a风吹屁屁冷a 发表于 2012-3-3 16:19
对不起 , 本人不认识什么陈天生 , 听你这样说 , 我也祝福他 ...
版主 `我想问你 , 多少位赤壁做贡献的 ...
下面是我百度搜索出来的1999年中新网关于陈天生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陈天生确实是个精明的人,但关于他对赤壁作了什么贡献未见只言片语。有些人所称陈天生自掏腰包2000万筹建赤壁长江大桥的事,本人也深表怀疑,桥的影子都见不到,这么多钱用在了哪里?他陈天生倒底有多少钱?
下面是中新网的文章:激情儒商陈天生
图:张向东 文:袁拥学 萧广平
十三年前,北京肥力高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天生因获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而开始在商界名声大震。而今,四十五岁的陈天生仍喜欢着一身中山装,穿一双老式布鞋,人们很难把他与一个从商十几年的大老板的形象联系起来。
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陈天生,做过大学教师,办过科普刊物,当过《光明日报》记者,此後「下海」从商,至今已有十五个春秋。
屡败屡战:奋力商海不回头
陈天生大学毕业留校,因才华出众,调至《光明日报》任记者,又因笔触过於锋利而重执教鞭。偶然的机会,湖北省科协邀他承包《科学与人》杂志,一年的时间,他不仅还清旧债,还创办了发行量高达百万份的《少年科学报》,并投资文卫事业,赚了800万元。这是1984年,改革之潮初涌的年代,「陈天生效应」一时轰动全国。31岁的陈天生一下被推上人生的顶峰:被中央领导誉为改革的先行者,名字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他的激情释放出来,提出了承包一个县或中心城市办内地特区的「狂想」,并与几位同仁27天创办起「湖北经济管理大学」。他的办学宗旨「经济就发财,管理就是做官,将学校办成企业界的黄埔一期」受到了批评,中央与省两级调查组前来,虽不了了之,却给他火热的激情泼上冰水。怀揣50元钱,他南赴广州「下海」了。此後商海四次沉浮,此时轰轰烈烈,彼时又烟销支散,却从不失凌云之志,诚如他後来写的一首诗「忽东忽西志难酬,十年迷茫方醒悟。一刀斩断功名念,奋力商海不回头。」
许多现今成就??然的老板当初都曾在陈天生手下干过。陈天生称他这些年一直没能踏踏实实赚钱。他说,在经商方面,我可能不是一个成功者,但是失败的教训,也是一种经验,而且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为重要。
空隙效应:投身「肥力高」事业
农民的儿子陈天生终於将目光投向了农业。他决定将自己的下半生转向早已开发、并已建厂投产「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而这本是陈天生事业中的一个小分支。
陈天生早在1989年用百万元买断了一项人工固氮根瘤菌的成果,经过不断综合、消化,最终研制出具有增产效应与环境效应的「肥力高」生物固氮菌肥。
「肥力高」大面积的示范、试验从没有停止过,而且上亿亩土地上的百馀种作物均因此而增产增收。陈天生重新审视这一极具潜力的品牌时,他的激情再次爆发了。
「空隙效应」,是陈天生回到农业领域大干一场的一个直接原因。他说,中国有12亿人囗,世界有50多亿人囗,中国人把嘴张开,就是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大坑;全世界的人都把嘴张开,这个坑有近10平方公里大,每天、每月、每年该填进多少粮食?基於此,全世界都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奇怪的是,第一产业却是一个最不受重视的产业。那些工商业巨头对农业投资尤其吝啬。世界上灿若星晨的名牌产品中,有几个农业产品?农业的极端重要性与人们对它的极端排斥性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反差就是空隙,空隙就是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陈天生是充满自信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度更高。惟其如此,陈天生将「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推向大市场的劲头更大,也更急迫。
儒商重智:剖析「『肥力高』现象」
从「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正式推向全国市场仅20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就有280多个单位签订建厂合同,而且近半数已投产,以各种方式叁与「肥力高」推广工作的人数上百万。公司总部在没有一个销售人员的情况下,将「肥力高」推向了全国,推向了美欧30多个国家,且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也没有向银行贷一分钱。这种神奇的推广事迹和卓着的推广效果被称之为「『肥力高』现象」。
「『肥力高』现象」是得益於陈天生创造的组织经营法,即由总部控制菌种,并以此为手段,对生产厂家进行质量、价格、市场的监控,由生产厂家发展经销商。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推广网络。这样,从公司总部生产厂━━多级推广网━━用户,就形成了一个由多级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一个利益共同体。
他说,聪明的企业家,不仅要自建组织,还应当善於「借」和「联」,利用各种系统与力量,来延伸、放大自己的能量,他还说,这两个字是他读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心得。
我还有个疑问,关于陈天生的肥力高,如果真象文章所说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他不直接在赤壁投资建厂,这样既可提供就业岗位又可增加税收,才是真正造福赤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