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赤壁市车埠镇,说起做农机服务、大米加工的祝移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7年,他由一台独脚轮式的耕整机起家,到2009年与哥哥祝江林一起创办“华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拥有234台(套)农机具,社员233人,年作业收入达到2663万元,真正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儿时的祝移婆,家里种有十亩地。父母经常在田地里劳作一天后,回家累得不想动。那时,祝移婆便渴望能有机器替代人工劳作。甚至有一次,他因为帮母亲挑水稻回家,累得眼泪“刷刷”流。 高中毕业后,祝移婆曾试着跳出农门,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生意没办法持续。细心的他发现因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农业生产基本上由老人和妇女承担。他想,如果有一个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专门为乡亲们提供农机服务,既能直接带动大伙增收,还能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2008年,他和大哥祝江林以每年5万多元的租金承包下本村500多亩水田。不忘农机梦的他,首先买回两台联合收割机。年底,祝移婆尝到了农机耕作的甜头,收获了35万公斤粮食,净赚了4万多元。 第二年,祝移婆便将承包面积扩大到1000亩,承包地从本镇扩大到全市,并开办了大米加工厂。又在市农机局的支持下,联合本村和邻村的10个农机经营者,成立全市第一个民营农业机械合作组织——赤壁市华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大哥祝江林任理事长,他自己担任副理事长。 合作社从耕整、插秧、收割到运输等农业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村民只要一个电话,社员们就帮他们把稻谷收割并运送到家。当年,华军农机服务合作社就被推荐为国家农业部农机经营合作组织100家联合点,填补了赤壁市空白。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祝移婆不断加强合作社成员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服务与共享市场信息,实行作业统一指挥、质量统一验收、收费统一标准、油料统一供应、设备统一维修等“五统一”。 车埠镇勤俭村的祝西平,2009年购置了一台拖拉机,单独开展农机服务,年收入不到2万元。2010年,他加入华军农机合作社,当年就实现收入5.6万元。 祝移婆还积极配合政府农机部门推广农业新技术。2011年,车埠镇被确定为市级水稻机插秧示范乡镇后,祝移婆耐心向群众宣传、讲解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带领农机手用合作社的插秧机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