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父母那辈人过端午节,传统的东西都不会少,皮蛋、咸蛋、粽子、酒糟、绿豆糕……什么好吃的都会提前准备着,粽子还要包几百个,这家送20个,那家送30个,有些不会包粽子的亲戚还会提前找我妈预订。
而我们这代人,有了父母的操劳,过节都是坐享其成的。
说起我小时候过端午,老妈经常会提前一个月准备皮蛋和盐蛋,那时都是把鸭蛋拿到一条龙那边,用别人店里调好配方的泥巴,把鸭蛋放到里面滚一滚,皮蛋是裹上带谷壳的泥巴,咸蛋是裹上细腻的红泥巴,一个个裹好泥巴拿回家密封好,等时间到了就可以开吃,我们姐妹几个往往等不到过节就会先偷吃,有一年准备好的皮蛋在节前就被我们偷吃光了,害得老妈又临时补做,现在回想起来,幼年对于端午节的感觉居然就只剩下偷吃皮蛋的记忆了,经常被人说智商是硬伤,看来确实是小时候皮蛋吃多了的原因。咸蛋因为要煮熟才能吃,所以没有提前偷吃过,都是眼巴巴的等到快过节才能吃上。老妈一次煮几十个,然后编几个网兜给我们装蛋,那时觉得蛋兜挂在脖子上,好像很拉风,带鸭蛋皮蛋去学校都不是为了吃的,是为了显摆和撞蛋,小时候真是玩什么东西都能找到乐趣。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幼年记忆为什么没粽子?怎么会没粽子?我想了又想,还是对粽子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十几岁上中专时,有次过端午节,老妈包了粽子让我带学校去吃,30个粽子,拿去被同学一抢而空,自己都没吃,想来自己对粽子确实不感兴趣。
今年端午节,老妈又早早就准备包粽子,我觉得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学过一两次包得不好看就放弃了。老妈包的粽子很好看,还分咸和甜的不同口味,咸的是腊肉馅,甜的是葡萄干和蜜枣馅,为了区分,咸的就是包的瘦长型,像个冰激凌,下面的角是长长的尖尖的,甜的就是包的矮胖型,上面的三个角面积比较大,下面的尖角比较短,吃的时候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因为想到论坛发贴,跟老妈说包粽子时叫我来拍照,结果还是说晚了,之前包的葡萄干、蜜枣的没拍到,只拍到包腊肉粽子的。
泡好的糯米和腊肉丁混合在一起
洗干净修剪过两头尖角的粽叶
卷好粽叶,填上糯米,要压紧,不然煮好的粽子糯米会粘粽叶
老妈包粽子的速度太快,只能拍到系好绳子的
一根绳子可以系一串粽子
煮熟的粽子,基本都是当零食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