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抑或现在,我对家乡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整体感觉平淡,记忆似乎缺少清晰度,一直模模糊糊。
或许起因是源于小时候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父辈们为了一家七口人的口粮,在农村整日忙作于生产队的田地里,平时多赚些工分,积累起来,年终好解决一家人一年不挨饿的窘困,饥饿的压力远比节日贫瘠的紧迫,不仅我家,我想大多数人家也是如此,端午节过得很随意,每逢节日象征性的表示一下,弄点比平时好吃的,意思意思,如此这般罢了,像我父母一样好多人一边从简打发节日,一边主要还忙到田畈去栽秧薅田。
那时端午节,没有龙舟赛,没听说过栀子花,好像包粽子也是岶来品,不兴,好多习俗免了,从简【除了挂艾叶,吃包子】。在今天看来,过端午节不包粽子,这一端午主打美食省略了,仿佛失去节日真正意义上的味道。我对端午节没有什么强烈的期望,虽然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大众化也包包粽子,闻着粽叶香,吃着粽子爽,但节日的气氛依旧淡薄,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特别是端午节所蕴涵的中国传统习俗被人们淡化,被现代物欲排挤,好像人变得飘浮,躁动,人的本失了,根也忘了。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