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到了农村的第一年(1968年),我就参加生产队的捕鱼作业。
我们生产队滨临鲁湖,这里可以通往西凉湖。当年在向阳湖建五七干校,出义务工进行围湖垦田,有一位知青由于犯重感冒,就用船通过西凉湖到鲁湖,送回到生产队。
鲁湖的物产丰富,里面有大量的鱼类,还有菱角和湖藕。我们到了冬天,就下湖打渔。我们是两条船一起作业,用的是围网。
这年的冬天很冷,我刚从广州过来,不知道冷。穿的比较单薄,脸上涂抹凡士林防冻,前面围上一块橡胶围腰,脚上穿上很厚实的防水靴,好像是很厚的帆布用桐油浸泡过的,底是很厚的牛皮,如今已经内难以寻觅。
一条船三个人,一个划船,两个拉网。首先是放网,将一条围网两条船同时放下,让后反向划出,最后成一个弧形,然后用木棒敲击船帮,将鱼往里面赶,接着将船合拢一起拉网。
拉网的时候,在外面的那个人要快,里面的要稍慢,拉网越快越好,不然鱼就要跑掉。
拉完一次后,人是很累的,休息一会又要接着干。一般拉个三网,就到了中午,这时候到湖边的一个窝棚里面做午饭吃。
我们自己带去了柴火,里面有一口锅,有砖砌的炉灶,很简易的,就是几块砖搭起来的。中午就是煮饭,吃鱼。
煎鱼的时候不需要放菜油,用的是鱼油 ,只放一点盐和生姜就可以。一般我们吃生鱼,当时是最便宜的,两毛五一斤,最贵的是桂花鱼,也就五毛钱一斤,好鱼我们也吃。
吃完饭后,继续作业,一直到快要天黑才回去。
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捕捞两百多斤,有时候也有少的时候 ,也就几十斤。
回到生产队后,到第二天就派人到金水闸去出售,两个人去,一人挑一担,我去过一次,那是比较小的鱼,卖两毛五一斤,由于买的人多,很快就会卖完。然后我们就到闸门边,在一个有两层楼的 餐馆过早,一个汤一个荤菜。当时将所卖出的钱清点,好回去交给对生产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