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村夫遥星 于 2013-12-21 11:14 编辑
六八年十一月份到了湖北省武昌县贺岭公社插队,当时农村没有电力照明,只有公社的广播,报纸很难看到。
我们到了后,一群热血青年想为农民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办起夜校,给大部分不认识字的社员扫盲,我们点起马灯,开始来参加的社员有三十多人,也是一种好奇。夜校办了半个多月,由于天气冷,来的人越来也少,最后办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我们的信息来源通过半导体收音机来了解,公社的广播,每天的播音时间很短,所以我们只好通过收音机来了解。当时除了收听国内的广播外,还听外电,那个地方由于地理环境好,听得很清晰,没有什么干扰。
我们还结识了到当地下放的武汉知青,他们带来了手摇留声机,我们也会到他们那里听唱片。主要听贝多芬的交响乐,还有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
我们还带来了大量的书籍,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图书室。由于我们在煤油灯下看书,比较吃力,所以大部分时间是白天空闲的时候看书,晚上背唐诗宋词,再就是相互谈心和听广播。在那个时候我们听到了电子音乐和时代曲(就是现在的流行曲)。
那个时候,各个生产大队还会有电影放映队来巡回放电影,不管多远,只要听说有电影,就会去看。所以在农村我们经常走夜路,慢慢就知道怎么走,黑泥白路亮水氹,这就是走路的要领。
我们在农村,也会有武汉的朋友过来看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萌与她的男朋友过来,他们还带了照相机过来,我们的照片就是用他们的相机拍的。鲁萌的舞蹈跳得很好,身段十分好。她的到来,不但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让社员大开眼界。鲁萌后来进了华中师范大学,当了一名教授,可惜病魔缠身,英年早逝。
在那个年代,我们还排练节目,参加全镇的演出,在金口镇的礼堂和金水农校演出过。
现在回忆起那个年代,我们的文化生活也是很充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