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农业如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刮台风的时候,猪都会飞上天!最近国内很火的2个主题,国家政策极力支持的农业(现状是落后),和发展迅猛的电商,如何让农业插上移动互联网(电商)的翅膀,今年极其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潘苹、柳桃、储橙这3个世人皆知迅速走红的水果品牌。(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商)将成为国家战略性的课题,作为赤壁热线聚焦三农的版主,本人也非常关注,在此和大家探讨分享:

     今年互联网界最热的词语之一莫过于“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电商之所热,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未来。去年咱们的GDP是52万亿,作为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产值是11万亿(包含农产品的生产和实体流通等),但农产品的网购渗透率仅仅2%左右,相比服装、3C数码、化妆品等都快20了,各位观众可以展开你的想象。

      对比下国际发达农业国和我国农业对比的差距,就知道我国农业的提升空间很大,前景很好:


      我国南北纵跨5500公里,跨越了50个维度,你见过的没见过的农产品,咱大中国都能生产,只是很多时候生产出来卖不掉从而烂在地里,因此微博上经常出现一个词叫“滞销”,与“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里人花高价钱却买不到好东西。


      美帝的现状是2%(600万人)的农民养活了本国3亿人口,人家更牛的是所产粮食还吃不完,还有富余的可以出口赚钞票,而我们14亿人口,背后是9亿农民的辛勤耕耘,虽然9亿当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了农民工,但他们依然带着农民这顶帽子。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水果 于 2013-12-29 08:40 编辑

    传统农业的一个怪象和三个困局

   有一个怪现象:越是偏远的地方,环境越好,产品质量越有保障,但恰恰越便宜,农民因此越穷;而,越是在大城市,环境越糟糕,产品越贵,但恰恰没有很好的质量保障。

  通俗总结农产品在流通上存在三个困局:

其一,你不知道;

其二,你知道,但吃不到;

其三,你知道,能吃到,但不敢吃;

由这三点,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互联网在流通领域改造传统农业的价值:

    第一,创造新的流通方式

    这里强调的是“流通方式“,源于我认为农产品借助互联网整合流通的方式主要有两个:

    其一,农产品商务流通电子化

    当今,通过网络卖农产品的多数是小规模经营者,多数也是在淘宝开个C店。开淘宝C店的卖家多数是通过熟人圈推销产品,场景一般如下:

    “听朋友说你的产品不错,推荐我来买些尝尝……”

    “朋友真给力,谢谢亲支持,请到淘宝支付哦……”

     “支付好了,请快点发货啊……”
   
     “放心吧,亲!另外,收到货后别忘了给个好评呀,啵……”

      另外一种经营者连C店都没有,通过微信和微博进行叫卖,通过微信和微博私信进行售前沟通,成交后直接银行转账支付,支付后用快递发货,交易完毕。

      这类经营者和”电子商务“没有太多关系,他们都是个人或夫妻店,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没有营销三板斧,他们借助互联网和消费者产生关系,然后把现实中的推销和交易环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是线下商务部分环节的电子化,主要靠的还是传统手段。

      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成功,在微博里一个月卖1万枚鸡蛋,在微信里一个月卖5万块酒,结合微博和微信卖几十万块的苹果,我身边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他们最大的投入成本就是“时间“。

     以上便是我理解的“农产品商务流通的电子化”。

     其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化流通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各大平台电商、B2C企业、专业TP商等,这类企业通常高举高打,以跑销量抢市场为主要目的。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部门齐全、分工明细,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专业的采购部门,专业的营销部门等,企业背后通常会有一位强大的爹爹坐庄,比如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沱沱工社等。

     最近,微信也推出了微商城服务,互联网本身在不断变化,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等为新农人们不断创造更多的售卖机会,为农产品的流通创造了更多想象空间。

    第二,创造新的营销入口

    今年有三个果子被人传颂:褚橙、柳桃、潘果。

      各位观众从哪里知道这仨果子的?毫无疑问是网上(微博为主)。

      我姑且把以上现象叫“果子现象”,这里先从两个方面思考国内农产品的现状:

       其一,农产品缺少品牌化

      各位观众,你现在能马上反应出五个国内的农产品品牌吗?阳澄湖大闸蟹不是,赣南脐橙不是,新疆大枣不是,因为都是地域特征的品牌,不是独立的企业品牌。

      我们前面还在吹嘘“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遗憾的是我们的农产品还处在售卖原材料的阶段,没有品牌、没有包装、没有分级,能跑量但卖不出价,生产者不懂品牌,就是懂也办不到。

      其二,农产品附加值低

      各种观众,有没有见过谁家的大米在央视打广告?哪个品牌的香蕉在央视砸广告?没有,原因是没钱烧。

      白酒、保健品、化妆品等是我们见到最多的广告,白酒毛利80%以上,卖100赚80,一件ZARA的衣服动辄千元,成本不过一两百,一个爱马仕包包10万块,成本不过两千块,这些产品有足够的溢价能力,才可能赚得衣钵满满去烧广告。

     哪天市场上的大米卖20块一斤,估计你要骂娘了,香蕉10块钱一根,苹果10块钱一个,你吃的起吗?农产品有天然的价格上限,没有足够的溢价能力,决定了其盈利能力不够强。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果子现象,再看我们身边农人们为何善用各类社会化媒体及电子商务渠道,主要源于两个特性:

      其一,营销成本低

     各类社会化媒体及通讯工具为农人们提供便利的营销入口,微博、微信、QQ及SNS等都是免费的资源,他们多花点时间、多用些心思、多搭配些手段,就可以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以此推销产品便得心应手。

     其二,农产品的故事性强

     几乎每种农产品都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同样孕育一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条件、人文背景、城市文化、产品知识、历史典故等都可以把农产品包装的独一无二,结合社会化媒体的SNS特性,很容易在圈子内形成病毒传播。

     农产品的品牌化是必经之路,而品牌营销更离不开各种新媒体,“褚橙、柳桃、潘果”无不都是借助微博、微信形成病毒传播的成功案例,可以预见今后会有更多人为家乡或特色农产品代言,社会化媒体成立农产品营销的新战场。

    “果子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农产品营销不一定投入很多资本,可以巧借社会化媒体资源,从营销手段上另辟蹊径,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创造透明供应链体系

      今天网上或超市购买的生鲜食品,有不少外包装上贴有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可以看到这个产品的追溯信息,哪里耕种、何时采摘、谁来采摘、保质日期甚至成分等一应俱全。

    “二维码”也就在这两年被大众使用,这是在食品领域延伸出来的“追溯系统“,目的是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品信誉问题,咱们的消费者已经被“食物投毒”吓怕了,因此我们需要重塑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心,追溯系统便是实现信息透明的重要手段,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

     但,它还不足以支撑起“透明供应链体系”,也不能消除消费者的担忧,比如“谁能告诉消费者,扫描出来的信息是100%真的?”

     企业是信息的生产和和传播者,虽然我们不能把企业想的太坏,但没有第三方的监督、约束,并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最怕的后果就是大家滥用这个技术,又形成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到时有追溯系统又何用?!

     因此,在“透明供应链体系”中,追溯系统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我们还需要产业环境,还需要多方协同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透明信誉体系。

     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追溯、认证机构、质检机构等多方数据资源,给“透明供应链”创造了想象空间。

     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代表了新农业中的“新流通+新营销+新信誉”,也是传统农业遇到互联网后可预见的未来,谁能解决便是下一家伟大的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2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好建议    支持一个     为了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29 10:4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29 11:5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老同学,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51 | 只看该作者
    农产品和互联网电商对接容易,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如何解决?马云牵头的“菜鸟网”物流骨干网络的搭建对以后农产品的销售会有很大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学同学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22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