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大天行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嘉鱼] 万历御赐明代兵部尚书,少保方逢时《爷爷是赤壁人》:“尽忠”木匾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36 | 只看该作者
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神宗,1563~1620年)从小喜好书法,并且功底很好。他最先学习赵孟頫的字,后又练章草,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米芾等书法名家的字均是他临摹和学习的对象。

  万历皇帝的字不仅在国内享有“九五之尊”,在国外也受到追捧。那时,与明朝关系最密切的是朝鲜,在慕华、事大和“感恩”心理的影响下,朝鲜君臣一直对万历皇帝心怀尊崇。即使明清易代之后,他们也始终抱着“尊周思明”的理念,竭尽全力地收罗明代遗物。

  朝鲜君臣对万历皇帝作品的重视,达到了宁可其是假,也不可使一个“漏网”的境地。据朝鲜《承政院日记》记载,1723年朝鲜大臣李正臣奏报称:译官李德起进呈了万历皇帝的御笔簇子。不过,由于在先王朝曾有人进呈万历皇帝御笔,后发现那些御笔都是摹本,所以其后鲜有人再进呈。然而,李正臣称:“今此御笔,既非摹本,所着御宝,且是神宗年号,若是真迹,则无端退却,恐似未安,何以为之?”朝鲜景宗国王最终允许他捧入一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朝鲜纯祖时期的大臣南公辙曾经观赏过万历皇帝所书“龙”字一幅,他在所着《金陵集》中这样描绘这幅“龙”字的来龙去脉:“明神宗皇帝御书‘龙’字,流出朝鲜,卿士大夫好事者争相摹刻,以藏于家。陪臣公辙亦得览观焉。”争相观看、争相摹刻,朝鲜士大夫高涨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南公辙描述了他看到的书法样貌:“轴下方书‘中极殿大学士臣张居正’云云,其下皆残缺不见。”这幅字已经残缺了,南公辙觉得甚为可惜,但又因为发现字轴上有张居正的落款,便觉甚为可疑。南公辙开始搜索自己阅读《明史》等着作得来的信息:神宗甚爱书法,尤其喜欢颜真卿所书《孝经》,不仅经常摹写,而且命辅臣张居正装潢题识后,藏于大内。于是,南公辙感慨:“岂居正尝与翰墨清燕,而‘龙’字亦有其欸识耶!是未可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39 | 只看该作者
在朝鲜国王和大臣心中,万历皇帝当年出兵击退了日军丰臣秀吉的侵略,是朝鲜“再造藩邦”的救世主,对他的字无论怎样热捧都不为过。然而,上面有张居正的笔迹,那问题可就大不一样了。南公辙怀疑,要么这幅字并非万历皇帝亲笔,要么张居正就是在僭越。看来,朝鲜人虽爱书法,但对“君君臣臣”的问题可是毫不含糊的。

      朝鲜君臣对万历皇帝的崇敬,上升到极致,最后就是朝鲜肃宗时建立了专门供奉神宗牌位的“大报坛”。该坛规格颇高,朝鲜君臣每每亲往祭祀,典礼隆重。“大报坛”中有一“敬奉阁”,专门收藏明朝赐给朝鲜的蟒衣宝章、御笔御画等遗物。据《李朝正祖实录》记载,阁中小柜收藏有明太祖御笔幛子、明宣宗御笔幛子等物。朝鲜君臣如此大费周折地搜求明帝遗物,想必其中万历皇帝御笔也必不可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朝鲜官方如此重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的明帝御笔,民间士人也不甘下风。朝鲜显宗十二年(1671年),使臣闵鼎重出使北京,购得崇祯帝的御笔“非礼不动”四字,出示给大儒宋时烈。宋时烈竟“每奉玩泣血”,最后他们二人合力将这四字摹刻在了华阳洞的瞻星台。以后,华阳洞也成了朝鲜代代崇敬万历帝、崇祯帝的一处重要场所,至今遗迹犹存。

      我们知道,清代立国以后,禁规森严,典籍、文物等一般都是禁止运出国门的,对涉及前明的遗物更是百般勘查。但朝鲜使臣不顾禁令,仍源源不断地运回各种汉籍与文物,那种“尊王攘夷”的心态表露无遗。这个过程之中,作为明朝象征的皇帝书法,自然也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可以看到,此处的万历皇帝书法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物,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载体,被朝鲜君臣通过购买、摹刻、供奉、设立祭坛等方式,将“思明”情绪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朝鲜君臣对万历皇帝书法的追捧,实质上是寄托了他们对华夷大义的执着,彰显了以“小中华”而居正统的心态。http://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5926709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2:1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其实是非常重视方逢时的,大学里面有很多课题是研究明代中国征服蒙古,使中国领土扩充的史实,这个事情就是方逢时促成的”俺答封贡“、方逢时和高拱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方逢时。对于中国的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2:17 | 只看该作者
方逢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将一个盘踞在潮州和惠州十多年,人数上万的倭寇剿灭。兵法云:上上之兵,以不战屈人之兵。就是说最上乘的兵法是不需要战争获得别人的屈服。方逢时成功的与从明朝建立以来就与明朝争战没有停止的元朝后裔蒙古俺答化敌为友,不仅仅使俺答臣服明朝,而且方逢时向朝庭提出的让俺答的王位可以世代沿袭受封。使蒙古从明朝直到现在都成为中国的版图、意义之大,影响之深远,恐怕超过了战争。所以方逢时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政治才能可能更胜一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0:40 | 只看该作者
俺答封贡后,蒙汉一家。据万历《宣府镇志》记载,张家口一带居然“南京的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的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蒙古族非但“孳牧渐多”,而且逐渐改变单一畜牧经济结构,“其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豆有黍”,瓜、瓠、茄、芥、葱、韭之类,“种种俱备”(《宝颜堂秘籍・夷俗记》)。经蒙汉居民共同努力,塞外古丰州还屹立起一座归化新城(今呼和浩特市),垦田万顷,连村数百,“城郭宫室布满丰州川”(《明穆宗实录》卷23)。隆万年间之所以呈现汉蒙互市“华夷兼利”的局面,显然与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密不可分。张居正深谙长城边防与和平交往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在达成“隆庆和议”之后,他仍再三强调“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岂以虏之贡不贡而加损乎!”并特命宣大总督王崇古“教督诸臣,比常倍加防守”,把“城堡及时修并,边境之险渐次可复”列为“所当修备”的“四要”之首(《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明史・方逢时传》所载“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便真实体现了长城边防与屯田实边、交通网道、互市贸易之间环环相扣内在关联的辩证关系。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熏染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15 12:53 编辑

方逢时累疏致仕,万历御赐“尽忠”二字。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历经要职,亲历“俺答封贡,并在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史界却几乎为空白。众多研究者在研究“俺答封贡’’时,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中央决策人物如高拱、张居正亦或隆庆帝身上;在提到地方执行时,更多的集中于宣大总督王崇古,对于时任巡抚的方逢时往往只是一笔提过。笔者以为这与方逢时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俺答封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为了促成这个事情,他甚至差一点被处死,幸亏高拱也是有识之士,才有了俺答封贡,边界的稳定。才促使国家有精力发展经济,甚至军事上有实力,帮助朝鲜彻底打败日本。张居正的经济改革和方逢时的收复蒙古,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和作用。http://www.docin.com/p-72117379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15 12:00 编辑


方逢时在俺答封贡事件中是第一个捕捉历史机遇的人。方逢时(1523—1596年),字行之,号金湖。 嘉鱼(今属湖)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 历任宜兴知县、 户部主事、 宁国知府、工部郎中、兵备副使等。 隆庆初,改任宣府口北道,加右参政。 旋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辽东。 隆庆四年(1570)正月移任巡抚大同。
        方逢时与王崇古共决大计,以通贡市与俺答约和,建立了边境安宁。 王崇古被召回北京后, 方逢时接替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王崇古与方逢时两人见识相同,事业首尾共济,边境互市顺利发展。 面对有人对互市的异议, 方逢时用发展的现实作解说。恢复贡市以来“九边生齿日繁, 守备日固, 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财货之费,有市本,有抚赏,计三镇岁费二十七万,较之向时户部客饷七十余万,太仆马价十数万,十才二三耳。而民间耕获之入, 市贾之利不与焉。所省甚多,何有耗费。……御戎无上策。征战祸也,和亲辱也,赂遗耻心。 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无征战矣。 ”在当时和后世有重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方逢时不仅仅是收复蒙古,在稳定蒙古上也是很有一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10-18 16:5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们赤壁的孙子到了甲鱼,都变得有出息了!

赤壁的孙子!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6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