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根本就不是个事,可对于出生在毛时代的人来说就特别有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五个,住的是低矮破旧的砖瓦房,基本上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红薯丝饭。记得每次吃饭,父亲总是端着一大碗红薯丝饭,内有少许白米饭,我是家里的老幺,父亲每次用筷子把自己碗里仅有的一点白米饭扒到我碗里,让我吃。他自己则狼吞虎咽地吃着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喜欢吃的红薯丝。
记忆中,吃肉是和过年联系的,因为小,就盼着过年。6岁那年的腊月某一天,大雪纷飞,那时候的天气格外冷,父亲冒着刺骨的寒风,走了几里山路,在公社买回了几斤猪板油,因为家里穷,平时很少吃肉,一家人肚子里都缺油水,所以别人家买肉,父亲就买猪板油。
母亲把猪板油切成方小块,放进吊锅,加点井水,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像煮肉那样,把板油煮熟,然后等炸干。我们几兄弟一个个眼睛瞪得像小灯笼,口水抑不住下流,恨不得把猪板油生吃几块。我们拼命往火炉里加柴,直烧到锅里丝丝作响,青烟直冒,母亲一看差不多了,然后把炸干的油渣捞出来,撒上一点盐,终于可以吃了。又香又脆的油渣太有诱惑力了,我拼命地吃,吃得很狼狈,恨不得一口把所有炸干的油渣吃到胃里,然后像牛一样慢慢反刍。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吃肉”。
那个时候是个全民贫困时代,没有富裕一说。想像现在这样扯开肚子尽兴地吃一顿肉简直是奢望。记得隔壁邻居大伯子女多,家里穷,生活特别困难。但他又是个十分爱面子的人,每次出门,就用一小块藏在身上好几个月的腊猪油擦一擦嘴,嘴上就油光光的,这样出门以后,嘴上有油了,别人还以为他刚刚吃了肉,他的心里就美滋滋的了,充满了骄傲。在那个时代,能够吃肉是一个特别有面子的事,代表着富裕和地位。
现在生活好了,吃肉就成了一个简单的事情,许多人为了养生,害怕摄取过多脂肪,害怕胆固醇,甚至已经不大吃肉,改为吃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