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赤壁《随阳茅坪花鼓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0:57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茅坪花鼓戏(又名皮箩腔),是赤壁市唯一的地方戏曲。该剧的形成,是由随阳山歌加上外来剧种演变而成。这一古老而艳丽的艺术之花,盛开在赤壁市山乡田野的万花丛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曾经一曲以随阳山歌为题材的《桔园新歌》上中央电视台,不能说这不是一大震撼!据随阳茅坪花鼓剧团的老艺人陈正明八十年代所述,茅坪花鼓戏在他曾祖父健在时,在当地已经盛行。

    茅坪花鼓鼓戏,相传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赤壁市官塘驿镇的随阳山区茅坪等地。该剧具体创立年代,究竟在何时,尚无文献可鉴。但关键一点,从时间延伸来推测,《皮箩腔》可以从乾隆、康熙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不无道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坪村的陈正明以及当地剧团艺人,将《皮箩腔》由板式、锣鼓加伴唱形式,加进了弦乐伴奏,并且废止《皮箩腔》之说,正式定名为随阳茅坪花鼓戏。

    茅坪花鼓戏的声膣与板式,十分注重人物与剧情变化之间的规律,生旦净末丒,行当样样有。演唱时,到拖腔之处,众人伴唱,再加上锣鼓伴奏,弦乐、唢呐伴奏,其旋律美、优而雅,演唱风格刚劲、饱满酣畅,女嗓音委婉多变,男嗓音高亢清俊,行腔、伴唱起伏跌宕;仪态婀娜端庄,具有浓厚古朴的乡土味,让你品味到乡土戏曲音乐的精粹,触摸历史的光环。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6-4-25 12:48 | 只看该作者
传承赤壁地方戏者应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4-25 20:3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随阳人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4-25 20:3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随阳人顶起,游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4-26 11:5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现后继无人了,望政府主管部门多加扶持,让这个古老地方戏种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26 12:17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陈正明老叔已作古多年了,不过他老人家两个儿子不错,成了随阳茅坪花鼓戏的台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4:1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对!随阳茅坪花鼓戏,是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陈正明师傅传承的茅坪花鼓戏有他两个儿子担纲,说明后继有人。代代相延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4:1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对!随阳茅坪花鼓戏,是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陈正明师傅传承的茅坪花鼓戏有他两个儿子担纲,说明后继有人。代代相延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4:50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陈正明的大儿子顺理成章,应该是随阳茅坪花鼓戏的传承人,无存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5:0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茅坪花鼓戏是赤壁市唯独一个地方剧种,望政府主管部应引起高度重视,抢救性的保护,增加投入,不能让其自生自灭,愧对祖l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13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