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xiaomaiyum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两室一厅带院子售价5.4万元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茄子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0:24 | 只看该作者
pfth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4
这是有关桃花坪社区近期的三年规划帖子链接,摘要简介如下:
1、社区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0.5公里,居民4470户、12500人,老人超过半数;
2、区内规模企业4家、微小企业13家,技校、中学、小学各一所,托儿所、幼儿园2所;
3、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中心公园、文体活动中心为支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把桃花坪社区打造成集养老休闲、健身娱乐、文化活动、医养结合为一体的居家养老示范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0:53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坪运动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0:56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坪竹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06 | 只看该作者
位于桃花坪的游泳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11 | 只看该作者
决定重回离别十几年的蒲纺看看,就如同去邂逅一位昔日恋人,心情是充满激动的。是的,蒲纺于我,或者于许多与蒲纺一起度过辉煌岁月的人来说,就像是曾经经历过的一场没有爱够就戛然而止的恋情。我们都是不得已离开,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蒲纺在我心中,就像是一位旧恋人,只能用来怀念了。我想,每一个蒲纺人,都有着自己殊途同归的蒲纺怀旧情结吧。这种情结,只有蒲纺人能懂。

当走进蒲纺的那刻,我便恍然有种进行时光穿越的感觉。十里纺城,那每一个熟悉的地方,那曾经踏过的足迹,无不让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这就是离开后让我时常魂牵梦萦的地方啊。我生活在这里时,它正繁华着,辉煌着,让我骄傲着;我离开这里时,它正痛苦着,挣扎着,让我心疼着;而如今我看到的蒲纺,正探索着,改变着,让我欣慰着。

如今的纺城,有着很大的改变,我能感受到一股蒲纺精神。蒲纺并没有死,它在顽强地活着,只是换了一种活法。但还是为这种萧条冷清感到失落,它无论怎样改变和重生,都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模样,再也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厂房依旧,道路依旧,青山绿水依旧,但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再也看不到曾经灯光彻夜通明,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火车飞驰,卡车穿梭的繁忙景象;再也听不到曾经广播里响彻厂区每个角落的军号声;再也看不到每天下班时,从每个厂里蜂拥而出的职工,还有那些厂区班车、学生班车……

我是80年代初到蒲纺的,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幼年、童年和青春年代,那里留下我人生最真最纯最美的回忆。我对蒲纺的历史背景了解得并不多,但我的父亲参与了蒲纺的建厂工程,时常听他讲一些蒲纺的历程。我不得不以自豪的心情介绍一下曾经的蒲纺。

蒲纺,是个厂名,同时也是个地名,虽然只是一个山区小镇,但它却从最初的荒无人烟,建成到一个热闹非凡的“十里纺城”,成为鄂南山区一颗闪耀的明珠。1969年,按照“靠山、近水、扎大营”的指导思想,总后将全军最大的被装生产基地选址于此,工程代号为二三四八工程。1975年正式移交湖北省,是全省最大纺织联合企业,曾多次跻身全国企业500强。

我的父亲就是1970年初退伍转业后来到蒲纺的。据说,那时总后在全国各地的军工企业中抽调了许多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支援三线建设,征调大批复转军人、各大城市大中专毕业生、下乡知青组成了三线建设大军。他们搭起简陋的工棚,开山劈岭、搬石头、卸水泥、挖河沙、扛木头,以狂热式的热情投入到紧张艰苦的建厂工程,并按照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建设现代化的厂房。到1973年底,纺织厂、丝织厂、针织厂、机械厂(后转产为印染厂)、被服厂相继投产。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父亲那一代人足以写成一部书了吧。

蒲纺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那时就拥有着3平方公里的厂区面积,15000余名职工,连同家属共3万多人。80、90年代初的鼎盛时期,蒲纺已经拥有着四通八达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排排整齐的职工单元楼,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拥有着专用的运输铁路专线,自备电厂,纺织、针织、丝织、印染、服装等一全套团县级分厂,每个分厂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医院,学校有着与当时许多地方不能比拟的优待;拥有着闭路电视、蒲纺台、全国发行的《蒲纺报》、自己的文工团;拥有着灯光球场、俱乐部、歌舞厅、电影院等。在物资紧缺的年代,蒲纺的鸡鸭鱼肉菜等各种物资应有尽有,并在节假日当福利发放给职工,那时蒲纺的生活条件令城里的人都羡慕不已。

然而,90年代末,蒲纺受大环境的影响,陷入“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的困境。2004年蒲纺全面改制,我父母亲也于那年离开蒲纺,回到了乡下老家。我没有看到蒲纺痛苦挣扎的过程,只是陆续听说,蒲纺倒闭后,许多下岗职工生活困难,每日只能吃咸菜稀饭,许多下岗职工因过度痛苦患精神病。于是,蒲纺的下岗工人都只能外出打工求生,退休工人们也陆续回到自己的老家,而我们这些年轻人,就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蒲纺已经成为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并建成蒲纺新城,我相信,蒲纺会越来越好。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仍然保留着过去的蒲纺,再次站在蒲纺的土地上,感觉恍如隔世。

过去,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蒲纺;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蒲纺人。散居在各地的蒲纺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是蒲纺精神的体现和代表,蒲纺的精神不会死。

对蒲纺的感情,溢于言表,蒲纺也是一部读不完写不完的书,匆匆收笔,还是分享一下蒲纺最新的照片吧。

蒲纺总厂办公楼。谁想到这办公楼里曾经坐着的是正厅级的干部呢。

当年我们的运动场。开运动会,上体育课的地方。如今已铺上了橡胶跑道,好气派和壮观啊。记得以前开运动会的时候,我参加的是鲜花队,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不时挥着鲜花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孩子们的衣服挂在铁架上,在运动场上疯着,跑着,嬉闹着,一如当年在运动场上的我们。

足球场后面满山郁郁葱葱的竹子,还是壮观,养眼。

我们的蒲纺一中。那时候的高中也在这里,如今已经没有高中部了。

我们的蒲纺一小。当年叫蒲纺第一子弟小学,门口挂的是”请说普通话“的牌子。

这是通往学校的路。

从学校出来的路,那时路两边都是卖零食小吃的地摊。好想念当年的酸梅粉和搅糖,五分钱一支的才冰棒,两毛钱一支的娃娃头雪糕……

我们的游泳池。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游泳,我差点被淹了,被呛了好几口水,不知被谁救起来的,到现在也学不会游泳。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 赤币 +100 收起 理由
Yiwang + 50 赞一个!
maxxford + 2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5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31 | 只看该作者
耐心等待真实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2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顶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2:54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坪还有一个好处!无论多大的洪水桃花坪都不会淹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5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