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虎 于 2016-11-10 08:15 编辑
李万明散文集《闯深圳》第47篇:孤独的孩子
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家庭关系的结构、衍生出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而且还改变了孩子们的心路历程、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人生。 (一) 独生子女的出现是在我国1980年全面实行一胎政策之后。这一政策实施的36年间,出现了多少独生子女我不知道,但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造成家庭关系的改变和孩子心理的改变,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他(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6比1的家庭结构比例,使独生子女在家庭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尊贵,聚万千溺爱于一身。从此,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太上皇生活。骄横、任性、自私、脆弱、目无尊长、老子天下第一等等成了他们的专利,顺理成章地成了在家庭中说一不二的人。这样,大大膨胀了他们的欲望,忘却了他们的责任。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尊老爱幼、孝道为先的民族。增广贤文、教子经、女儿经等圣贤书,一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指导着我们的言行。然而今天,由于独生子女的金贵,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正带头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许多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优良传统本末倒置,任由贪婪膨胀,放任自私横行。他们每天众星捧月还觉孤寂无聊,每天山珍海味还感索然无味。
其次,发生改变的是他(她)们无瑕的天性。喜欢群居是人类的共性,尤其是孩子们。他们一方面喜欢得到大人的呵护与关爱,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同龄伙伴中展现自己的童真,收获自己的童趣。现在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彼此都被大人们画地为牢地限制了活动范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大大缩小,与小伙伴们一起交流、玩耍的机会就明显减少。久而久之,孩子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他们由表面的孤单渐渐演变成心灵的寂寞,尤其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开始慢慢自闭,逆反心理加重、周期延长,导致一系列心理亚健康,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走向、价值观取向、综合才能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打工族涌入城市,只有少部分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大部分孩子则长期留在老家,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的影响,将长期存留在孩子的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
在深圳打工族中,一部分孩子跟随自己的父母到深圳上学,由于是外籍户口,他们无法走进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公立学校去读书,只能到私立学校或打工族学校里去上学。这一巨大的差距,无形地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投上抹不去的阴影,让他们从小就背负起低人一等的侮辱。这些打工族的孩子们,就算到了父母身边,由于父母忙,平日里也难得见到父母的面,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都是独自一人上学放学,有些孩子甚至还要自己做饭,就别说受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了。他们中大多数孩子读完小学后,还得与父母分别,回到老家上学。因为他们是外籍学生,他们没资格在广东参加高考,就算初中继续留在广东读,也只能算是借读生,每年还得多交一万元的借读费。一到高中,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的户口买成广东户口,就可以继续留在广东,没条件的就只得别无选择地回到老家。
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受父母在外条件的限制,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天各一方,有的一年能相聚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才能见上父母一面。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相聚、团圆、欢笑、关爱总是短暂的,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是漫长的等待、期盼、遥望和相逢的梦境。有些年龄小的孩子,当再次见到亲生父母时,却怯懦地躲在一旁,用一双陌生的眼睛打量着自己的血肉骨亲,怯生生地把自己的父母当成他人。孤独,成了驱不散的长夜;盼望,成了没完没了的山路。在他们心里,从小就装着对远方的思念,从小就品尝着分离的酸楚。
我可怜的孩子们,一部分是因为失去天性而孤独,一部分是失去关爱而孤独。他们虽说在物质上有着天壤之别,可他们同样少了几分童真,少了几分童趣;多了一分孤独,多了一分扭曲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