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今日食话】每天都吃鸡蛋,你却不懂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万oo 于 2017-10-19 14:59 编辑
每天都吃鸡蛋,你却不懂它


我总觉得,鸡蛋是世界上最省心的一种食材。

它可以跟各种食物完美搭配,平凡如泡面,卧一个煎蛋上去就可以瞬间提高逼格;高贵如鱼子酱,端坐在溏心蛋上也不会辱没了它的身份。作为配菜,鸡蛋永远安分守己,决不喧宾夺主,但作为主角撑起一道菜时,它又气场全开,蒸、煮、煎、炒、烤样样美味,一点不会露怯。

对于苦逼的上班族而言,鸡蛋更是最能慰藉肠胃的存在。加班到深夜,饥肠辘辘地回家,只要想到冰箱里还有几个鸡蛋,就有了安全感。热一热平底锅,打一个鸡蛋下去,看蛋白在锅里滋滋作响,边缘微微焦黄卷起,蛋黄则饱满圆润,自带特效金光闪闪,热腾腾的香气毫不吝啬地漫溢开来,那一刻的满足感,简直足以让人原谅世界上的所有苦难。
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鸡蛋这种可爱又迷人的小东西。太长懒看的宝宝可以直接看这里哦:


01|人类吃鸡蛋有多久了?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吃鸡蛋了

02| 我们为什么要吃鸡蛋?

它不仅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
还能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03|蛋黄里的胆固醇,真的那么可怕吗?

别担心,鸡蛋所含的胆固醇没那么容易让你得心脏病

04|如何买到一颗营养又好吃的鸡蛋?

蛋黄不易晃动,表面有雾感,
气室较小的鸡蛋更新鲜噢

05|如何优雅地吃掉一颗鸡蛋?

用蛋杯吃水煮蛋,可是欧洲贵族的必备技能


1.人类吃鸡蛋有多久了?

蛋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类自诞生起,就开始掏鸟窝、偷鸟蛋来充饥了。作为食物,蛋的最大优点在于没有腿,不会到处乱跑,因此人们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捕打猎。而且蛋比肉耐存放得多,又比蔬菜野果更能填饱肚子,对于远古人类而言,实在是大自然的完美恩赐。
后来,某些懒癌患者为了免除四处掏鸟窝的烦恼,干脆把野鸡抓来养着下蛋。达尔文认为,家鸡起源于四千多年前印度北部的红原鸡,而2014年,中国河北出土了一万多年前的鸡骨残骸,也有不少人据此认为,家鸡的驯养起源地实际上在中国。

古代人并不明白为什么鸡蛋能孵出小鸡,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因此,古往今来,鸡蛋被赋予了各种各样与生命有关的崇高意义。庆祝基督重生的复活节家宴上,一定要有鸡蛋,代表复活与永生。有些人认为吃鸡蛋有助于生育,有些人希望通过吃鸡蛋来获得魔法能力,北欧地区甚至会把生鸡蛋涂抹在锄头上,希望让土地变得丰沃肥美,产出更多谷物和蔬菜。

2. 我们为什么要吃鸡蛋?

当然,你不能指望鸡蛋真的有什么超乎寻常的魔力,但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鸡蛋确实是非常优质的食物。
一枚50克的鸡蛋只含有70千卡左右的热量,却能提供6克优质蛋白,包含了全部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包括婴儿必需的组氨酸,很适合作为日常蛋白质来源。而且,蛋白质饱腹感很强,早餐加个蛋,也有助于控制你嘴馋吃零食的冲动。

此外,鸡蛋能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少数几种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之一,一个鸡蛋提供的维生素D大约占日需求量的10%。蛋黄还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素,是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有助于降低免疫介导的黄斑变性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风险。

3. 蛋黄里的胆固醇,真的那么可怕吗?
传说中,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颇高,吃多了会引发心脏病,吓得很多人看到蛋黄就绕道走。其实,这完全是不必要的担心。

首先,以往一般认为,一个鸡蛋中含有215毫克左右的胆固醇,但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20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如今的鸡蛋基本上只含有185毫克左右的胆固醇,并没有以往那么高。

第二,美国农业部在2015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已经撤销了胆固醇摄入限制。近年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人体自身合成,并受基因、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只会对血液胆固醇含量产生轻微影响,不会明显提升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第三,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提高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会降低这种风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DL-C含量,但同时也会提高HDL-C含量,进而维持两者比例稳定,因此不会提高心血管病风险。

第四,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不仅可以保护细胞抵抗自由基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衰老,更是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此外,叶黄素、维生素D等各种营养成分,大多都存在于蛋黄之中,直接把它丢掉,未免有些可惜。

目前学界对于每天该吃多少个鸡蛋,尚无定论,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两个鸡蛋,不会导致明显患病风险。当然,如果你是健身党,需要吃大量鸡蛋来补充蛋白质,那么还是把一部分蛋黄去掉更保险些不过,对于我等吃货党而言,吃鸡蛋只需要一个理由——蛋黄这么好吃,你怎么忍心不吃它呢?

4.如何买到一颗营养又好吃的鸡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无论颜色深浅、体型大小,鸡蛋的营养价值都不会有太大差别。许多人觉得雪白发亮的是万恶的“洋鸡蛋”,棕红色的才是朴实的“土鸡蛋”,其实并没有根据。蛋壳颜色主要由鸡的品种决定,例如常见的白来航鸡产的蛋多为白色,洛岛红鸡产的蛋多为棕色。当然,蛋壳颜色也受母鸡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一个鸡蛋好不好吃,新鲜度比蛋壳颜色什么的重要得多。如何判断鸡蛋新不新鲜呢?告你你们几个压箱底的小秘诀

1. 蛋黄两端各有一条系带,用以固定蛋黄。但保存时间越长,系带的弹性越弱,固定蛋黄的能力越差。因此,轻轻摇一摇鸡蛋,感觉不到蛋黄晃动的,一般比较新鲜。

2. 鸡蛋生下来后表面会有一层略微粗糙的外蛋壳膜,随着时间推移会消失。因此,蛋壳表面不太光滑,有雾感的,一般较新鲜。
3. 鸡蛋的大头一端有个气室,一方面为鸡蛋的热胀冷缩预留空间,另一方面为孵化小鸡提供空气。鸡蛋存放时间越长,水分蒸发越多,气室就越大。挑选鸡蛋时可以透光观察,气室越小的越新鲜。

4. 对于同一品种的鸡而言,年龄越大的母鸡,产的蛋越大,但是蛋壳一般较薄,不如年幼母鸡所产的蛋那么耐储存。因此,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蛋中,较小的蛋一般新鲜度更持久。

5. 如果想验证自己挑的鸡蛋够不够新鲜,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将鸡蛋浸入水里,沉底的一般是新鲜鸡蛋,而悬浮甚至浮在水面的,是存放过久的鸡蛋。另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打到盘中,蛋白摊开的面积小,蛋黄饱满鼓起的就是新鲜的好蛋。如果蛋黄蛋白都无精打采地铺成一滩,那么就说明你挑鸡蛋挑失手了,赶紧把企鹅君教的技巧再复习一遍吧(敲黑板)。
5. 如何优雅地吃掉一颗鸡蛋?

好不容易挑到一颗新鲜白嫩,形状完美的鸡蛋,究竟该怎么吃才算不负恩泽?鸡蛋的吃法千千万,有心要做,可以365天不重样。但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逼格越高,要论鸡蛋的优雅吃法,当仁不让的,还是最质朴的水煮蛋

原始人最早只能吃生鸡蛋,学会用火之后才开始把鸡蛋烤着吃。而人类掌握制陶术,做出陶罐后,就使水煮鸡蛋成为了可能。此后数千年间,煮鸡蛋一直占据着鸡蛋食谱的主流地位。

而为了吃水煮蛋,人们专门发明了蛋杯(Egg Cup)。蛋杯的雏形据说在史前时代就已出现,最早的图像见于公元3年的土耳其镶嵌画,其小巧的杯状弧度正好可以竖立放置一个鸡蛋。
蛋杯起初多为木质,从17世纪开始,银质和瓷质的精美蛋杯日渐风行,还配上专用的象牙小勺。无聊的欧洲贵族研究出了一丝不苟的食用方法:鸡蛋煮到溏心,趁温热上桌,食客一手握蛋杯,另一手持餐刀横劈蛋头,去掉顶盖后撒上调料,再用小勺挖着吃。相传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仅一刀便可精准地劈掉顶盖,引得人们纷纷效仿,蛋杯的销量也随之大增。当时的蛋杯还有各种尺寸,用来放鸡蛋、鹅蛋、火鸡蛋甚至天鹅蛋。
再后来,为了不辜负这么甜美的蛋黄,人们将烤吐司切条,蘸着半熟的蛋黄液食用。金黄焦脆的吐司条戳入鸡蛋,浓稠柔滑的蛋黄溢出来浸润吐司,这样对比鲜明的口感实在太过诱人,以至于水煮蛋和烤吐司条(Egg and Soldiers)成为了英式早餐中屹立不倒的经典搭配。
为了把水煮蛋吃出花来,商家还生产出了各种脑洞大开的奇异蛋杯,其中最可爱的是一种“士兵”蛋杯,为圆滚滚的鸡蛋穿上盔甲,戴上帽子,手里举着用来挖蛋黄的小勺,萌得让人简直不忍下口。

当然啦,鸡蛋的形态千变万化,优雅的吃法也不仅限于水煮蛋这一种。圆润饱满的煎蛋、嫩嫩的水波蛋、金黄喷香的炒蛋,既是清晨元气满满的早餐,更是深夜里温暖人心的美味料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9 15:3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0-20 08:3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0-22 10:17 | 只看该作者
好比你天天做爱,很多人不懂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0-22 10:2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爱吃蒸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0-22 10:30 | 只看该作者
zs869 发表于 2017-10-22 10:17
好比你天天做爱,很多人不懂爱....

你的这个比喻  给你点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12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