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万oo 于 2017-11-17 10:51 编辑
记得圈里曾经出现过一篇帖子,记录六七十年代的蒲圻,而现在,我们把这一场景记录下来或许再过一二十年拿出来又是翻天覆地的一番模样吧 跟随小编的镜头一起来逛逛这条最火爆的小吃街(请原谅一名吃货的心情,眼里除了吃还是吃)节假日的三国商业城一般都是摩肩接踵,尤其是国庆和春节期间,小编挑在不忙的工作日,小吃街的人不是很多,但平时吃的那些小吃一样不落的在这里等待着我们去品尝,小贩们的买卖声、锅灶间噼里啪啦的油炸声、空气中升腾着飘香味道...汇成了熟悉动听的“吃货协奏曲 ”。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商业城屹立不倒的毫无疑问就是这条吃货街,曾经只有几家小贩在这里卖着烧烤和各种粉面麻辣烫,而如今,人们对吃的追求越来越高,很多特色小吃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逢年过节回来挤爆它的正是那种怀念的味道。 这是我的最爱——洪湖大烧饼。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大烧饼一直保留着那份传统的味道,吃了好多年,每次去都要捧个场,偶尔深更半夜会突发奇想的回忆那个大烧饼咀嚼在口腔里的那个满足感。
满大街的烤红薯,行走的烤箱是不会被这个时代淘汰的
小吃摊贩们紧跟时代潮流,美团外卖、饿了么是这个时代的必备 这里曾经很辉煌,叫网吧一条街,后来变成美容一条街,如今成为小吃一条街,时代的需求造就了它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为了生存,父母辈年轻时大多都会外出打工,吃到各地好吃的小吃就会把这种美食带回家乡,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好比如今在赤壁吃到的陕西肉夹馍、广东肠粉、恩施小土豆、长沙臭豆腐、武汉豆皮、重庆麻辣烫等等这些味道已然成为赤壁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不再是“外地”。
(上海一口酥)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而我们叫它“缘分”。 这家的鸭血粉我从初中就开始吃,那时候感觉是巨辣,可是依旧会吃。那时候也只是个小摊,每次去都没有地方坐,生意好到爆,后来老板租下了后面的门店,再后来对面的店铺也租下来开了分店,在这个地方就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资深吃货每次都会带着三五成群的好友来捧场。
从小吃到大,谈不上是回忆,因为记忆没有断过
赤壁还真是个好地方,每年的水果真的是多到吃不完,这些大叔每天定时定点的在这里守候,春天的草莓,夏天的西瓜,秋天葡萄,橘子、橙子等等
这在古代可是皇家御食
虽然是几粒词米(马蹄),老奶奶削的干净摆的认真
各种鱿鱼干货,是最受我身边姐妹捧场的
大学的时候,有个美女学姐炸这个麻球炸到了足球那么大,结果她就成了那届美食大赛的冠军
这是印象中最早的两家小贩,炒花饭和烧烤
在我看来,赤壁人最神奇的就是会吃,每到这个季节,水果成堆,好比甘蔗,不仅甘蔗皮削得干干净净,卖家还把它切成一小节一小节,中间带节巴的地方不要,刚好一口一个,试问全国各地有几个地方会这样吃。不过说到甘蔗,这也是赤壁人民的福利,茶庵不仅生产茶叶,也是甘蔗的生产地,肥沃的水土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养的如此之好。
鸡柳这种小吃很常见,但似乎很多地方都没有,卖了很多年,依旧受男女老少的青睐
这家的鸡爪我们下午茶的时候吃的最多,味道很Q弹 随着淘宝电商的发展,这里告别了往日的喧嚣,曾经繁华的名牌服饰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盛行,一般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忠于实体店,所以寥寥无几。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但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有没有遗漏的,欢迎网友们进行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