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石街走过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木门已关,叫卖的吆喝已停 那轰隆隆的车声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印象中的石板街不只是羊楼洞,新店镇的明清石板街更为深刻。因为那片土地承载了我的成长记忆。从以前没有睁开眼就听到的吆喝声,叫卖声,砍价声到如今的鸦雀无声。仿佛看到了它渐渐衰老的面容。曾经这条街繁华的景象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它号称“小武汉”。 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早在明朝时期,这条街就已经铺成,要致富先修路。那个年代的主要运输渠道是水运,所有的码头都是重要的运输点。最近有位文化大咖说,新店是万里茶道的第一埠也是第一步。新店潘河的水运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湘鄂邻近的定湖、坦渡、赵李桥、羊楼洞、茶庵、益阳、余家桥等。远有通城、通山、崇阳、临湘、岳阳乃至江西的修水县都通过这条水运线路入长江。如此重要的运输码头当地的经济当然不会差,而连接湘鄂的万安桥正是商贸鼎盛的见证。
万安桥经历过无数风雨,修修补补多次,汛期也被洪水淹没过很多次,如今依旧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职责”,风吹不到,水冲不垮!
这座小镇依山傍水,背椅蒲首山,面临新溪河。盛产稻谷、茶叶、苎麻和鲜鱼,又可以称之为鱼米之乡。曾经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当时还没有公路)周边地区所有的山货都是经过新店镇水运至长江沿岸各县去销售,而像武汉和江北平原地区的工业品也是运至新店再销往各山地。因此,这里的运输业异常发达。每天来往河中的船只大大小小百余条,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可以与清明上河图的场景对比。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当时陆路运输有一种木制独轮车——线车,车轮周边钉上铁条,可运400多斤货物,那时新店镇各茶庄收购的茶叶用线车运往羊楼洞茶坊加工,而羊楼洞也从周边收购的茶叶加工好的成品再一起运至新店销往各地,它是羊楼洞茶叶的出口,也是它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我们说新店是万里茶道的水运源头。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羊楼洞和新店的石板街那么相似,记得有位新店的老乡曾经说过,新店石板街和羊楼洞石板街是一对双胞胎,他们极其相似且密不可分。也有人提出石板街到底是羊楼洞先建还是新店的新建?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知道,石板街的建成更有利于线车的运输,大大增加了两地的经济往来。
石板街内的房屋建设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石柱门框,条石门槛,可卸木门,室内天窗两斗,天井、房内木阵板,大量明清家用的石具,蕴含着身后的明清史文化。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口就有一块长长的石头摆在那里,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可惜后来街道改道被运走了。
时代变迁,如今新店古街已经日趋衰落,繁华景象一去不返,要说这原因,京广铁路开通,公路运输成为主要干道,汽车的兴盛代替了船只,赵李桥的地理位置代替了新店成为货物运资的又一周转站;而黄盖湖铁山嘴的发电站建成也堵死了潘河通往长江货物运输的渠道;旅游开发,万里茶道源头的包装和开发,尽管新店有万亩茶园的参与,但是新店古街并未参与其中。较长一段时间,新店古街居民没有保护文物意识,肆意翻新改建新房,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韵味。 青砖茶还在,苎麻也还在,但是新店古街昔日的繁华不在了,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消失了,年轻人也逐渐的消失了,这里剩下的是一些老人,不知道是替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感到高兴,还是替逐渐衰败的历史足迹感到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