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8月30日)下午3时许,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
另据微信公号“浙江发布”消息,2019年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市政府驻地为镇前路195号。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没有乡镇、街道
创设基层治理委员会
据悉,龙港撤镇设市改革的亮点和特色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
龙港将大幅度精简机构,考虑设置15个党政部门,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9个,比省内同类县市机构数量少约60%。
在这些“大部门”中,龙港将在全国率先创设基层治理委员会,负责片区管理机构基层治理平台人员的编制归属及派驻,统筹协调村居(社区)、基层治理平台的基层治理事务,增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龙港市将不设乡镇、街道,这在中国县级行政区域是独一无二的。”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王剑侯表示,龙港将划分9个片区,各个片区设立非独立法人、无固定编制的“一委一中心”作为基层治理平台,减少行政层级。
一委”即片区党工委,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对所在片区干部的管理考核,强化党的领导;“一中心”即基层治理中心,设基层党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事务、其他事项等“4+X”工作模块,实行经济建设职能上移,社会管理职能下沉,确保把基层事务管得更好。
全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是依靠持续的体制突围致富后的温州农民集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座农民城。
历史上的龙港原是苍南县方岩下村的渡头,因北依鳌江又地处苍南、平阳交界,1983年10月被批准建镇。
为吸引农民进城,龙港镇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以1984年中央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规定凡在龙港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镇,并率先尝试将土地有偿使用权向农民开放。1984年7月,《龙港对外开放的决定》发布,公布8条政策,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出钱谁盖房,鼓励进城,共同开发”。
1985年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龙港镇发动群众集资建镇》的报道,编者按称“龙港镇仅一年多就兴旺起来,这种建设速度实在令人振奋”。
资料显示,到1987年,龙港进城农民达6300多户,集资投入2亿多元,建成区102万平方米。
1993年,在104国道钱仓路口,龙港竖起了由时任国务委员王芳题写的“中国农民第一城”牌匾和雕塑。
苍南县政府官网资料显示,如今的龙港下辖14个社区、171个行政村、22个居民区,辖区面积183.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87万。
特大镇破“级”限的样本
2018年,龙港实现生产总值305亿元,财政总收入占苍南县的40%,达24.6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中,龙港列第17位。
龙港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但建制镇体制常使其受困于“小马拉大车”,为此进行过多次改革探索,进行“强镇扩权”。
几轮扩权一定程度上对龙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不稳定的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大镇发展自主权不足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上述报告指出,必须给予龙港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制度变革赋予其稳定的权力,“撤镇设市”是根本之路。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龙港被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的任务。
浙江大学陈建军教授表示,此撤镇设市后,龙港将获得独立的财政权、规划权,更大范围的执法权和更多用地指标,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了巨大的制度红利。
在我国,像龙港一样的特大镇还有很多。这些城镇大多拥有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聚集规模,已经具备了城市的体量和特征。
从各城镇的实践经验来看,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十分相似——机构设置和社会管理中只拥有镇一级的权限,政府服务体系没有与其规模相适应,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上都难以同步。体制机制的制约逐渐成为特大镇发展的“天花板”,“小马拉大车”“大脚穿小鞋”成为对这些地方发展处境最常见的形容。
而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城镇化率正在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迅速提高,但城市数量却几乎没有增长,小城市的数量反而在下降。“因为小城市长大了,但是新的小城市没有出现。”有专家称。
从镇到市,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是关键。
龙港撤镇设市,是特大镇破“级”限的一个样本。
来源:湖北日报综合(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发布、浙江日报、澎湃新闻)
编发:黄伟
微博:@湖北日报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