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其实还是次要的,如果能挣钱,很多人都不怕辛苦。
风险有没有呢?有,但其实并不算大,但说真话农业其实属于较低风险行业,只是盈利困难竟争激烈,生产周期较长。
农业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销售环节,我们的农民缺乏农产品交易大市场,我国目前的农业还停留在"小农经营模式",还是以小打小闹为主,农业期货市场与真正的广大农村脱勾,它们往往都在大城市,而农村地区,比如说我们的咸宁地区,交通是很发达的,但没有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交易大市场,我认为这个大市场应该是现实场地与网上交易相结合,公开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需求与市场的基本价格,进行期货与现货的适时交易,为订单农业提供便利。
以稻谷为例,大多数农民都在种植稻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实行的是统购统销,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基本上属于一种计划经济模式,并且农民种植稻谷的利润是很低的,因为大家都在种呀,你种我也种,利润哪里能高得了,农业与农产品其实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很多经济作物利润也是不错的,但是销售环节却要靠自已各显神通,慢慢去摸索,这其实是很浪费社会资源的。
农业的第二个困难就是扩张难,融资难,以我们村为例,我们村每户平均十几亩田地,二十几户人家,真正在种田的或以种田为主业的却只有五、六户人家,这些农户以很低的价格获得了或者说租得了其它农户的田地耕作,他们是非常排斥外来承包商的,这就导致意见很难统一,不利于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的扩大,也不利于现代农业对农村农田间的交通与水利等硬件升级要求。没有规模化,没有现代化,没有正规化,这样的农业依然没有摆脱小农经济模式,融资风险较高,当然就不容易了。
第三个困难,是正策上的困难,是人员方面的困难。目前国家对农村的正策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动,当然一直在跟进,比如说三权分立,集体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这个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很好,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户因为意见不统一带来的阻碍。我们家当年分山林的时候,这里分一小块那里分一小块,一共有7小块,平均一小块也就一到两亩的面积,如果当初能分到一起,那多好办事,但实际情况是以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愿意去管理这些碎片化的土地了。我觉得农村的正策步子可以再快一些,鼓励各村搞股份制,或者说合作社,说法不同而已,让能人来管理,把土地山林重新集中起来,从土地平整,交通水种等基本的硬件条件开始,本村户籍的人以自家土地入股分得股份,闲置劳力可以在自家股份公司打工,彻底颠覆传统农业模式,以订单农业结合大市场,由市场来决定该种什么,该干什么。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沿海地区大搞工业,大搞出口,带动广大内地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大流动带动了大基建,这种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受国际影响较大,广大内陆地地区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善,整体国民经济搞风险能力较弱。并且会导致扶贫工作不能彻底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