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聂市镇得名于三国赤壁之黄盖,又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镇聂市镇得名与东吴老将黄盖有关,又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

      聂市镇位于洞庭湖区临湘市北部,黄盖湖之南,聂市河之尾,东与羊楼司镇毗邻,距城区20公里,素有茶城之称。2015年源潭镇、乘风乡合并于聂市镇。作为行政区划的“聂市镇”今辖沿河、源潭、乘岭3社区和马垅、长源等14村。今“聂市镇”政府驻地位于源潭社区。

      三国时期,今聂市连同今黄盖湖、赤壁市(原蒲圻县)一带隶属东吴。赤壁大战之前,孙权为保江东,曾派黄盖老将在今黄盖湖练水军。深谋远虑、知人善任的孙权,在赤壁大战剑拔弩张之际,曾亲往今黄盖湖,考察黄盖操练水军,部署与刘备结盟,与曹操决一之死战。孙权途经今聂市到达今黄盖湖时,驻于当地的东吴将领和地方官绅曾聚集此处热情接驾。赤壁大战结束后,凯旋的孙权,对黄盖论功行赏,将黄盖操练水军的那个大湖,赐名黄盖湖;对热情接待过他车驾的小镇则赐名“接驾市”。从此,“接驾市”就成了今聂市的最早地名。后来,“接驾市”谐音为“聂家市”,民国年间以来简称“聂市”。从历史地理来看,古镇离赤壁大战战场不到20公里,与东吴操练水军的黄盖湖更是山水相连。孙权到黄盖湖视察水军,路过古镇作短暂停留,完全可能。


聂市镇全景(刘海金供图)

      今聂市镇域清代属杨林下里聂市团,民国初为聂市区,后与源潭合为二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置聂市镇,后又改为聂市乡。20世纪50年代,聂市镇古街曾名“排形村”。1956年建乡,1984年建为县属镇。2017年人口50470人。聂市镇地处滨湖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竹木,茶业尤为突出。古镇因茶而兴,因茶而荣。清代横贯欧亚大陆的茶马古道,聂市是重要的结点。

      宋代镇上士子张尚阳被选为驸马,曾助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自张氏起,古镇人文蔚起。至清代,有“五里三牌坊,两里三进士,隔河两驸马”之说。至民国年间,已具都市气派,为湘北一大繁华市镇。


聂市镇古建筑群

      因为茶业发达,经济活跃,居民大兴土木,楼台亭阁、寺庙庵堂栉比而起,逐渐形成了铺面相对集中,生意红火的古街市。至今古街格局清晰,古巷、豪宅大户,仍可见昔日风釆。镇街宽5米,原都平铺一种质地细密的青石,名蒲圻石。石下有下水道,依河而建,河岸青石护坡。民居多为三进或两进、上下两层砖石木构楼房。下层前店后宅,铺面设有柜台;中进后进有客厅、厢房、库房,每进均有石砌天井相隔。二层多为跑马楼,天井边有木栏或美人靠。有的厢房库房屋顶装有亮斗,可以为下层釆光。铺面都以铺板为门,傍晚闭市,一块块按编号装上;早晨开市,一块块取下按号存放。其他面均建封火墙,以青砖石料砌成。有的大门门框以青石雕凿,饰以蝙蝠、对联等,门板用五六寸厚木方料,有的板面以铁皮铆钉加固。富商大户占地多达十多亩,有房数十间,一色水磨青砖铺地,天晴不晒太阳,下雨不湿鞋袜。后院有花园,甚至有箭楼、马房、八角亭、绣楼等。

      富商姚宝善“同德元”号的堂屋中,四根合抱大河杉立柱,高近20米,分立四方。梁柱窗根均饰以精美雕刻,每组雕刻,都是一组戏剧故事,人物花卉,各放异彩。这座巨宅建成于清光绪年间,落成之日,“湖南才子”吴獬题联庆贺曰:
能光显,成四时,擎八柱,家声弹压,闾阎宽扑虹;

      要恢张,联万国,达九洲,商业飞腾,楼阁起连云。

      明清时聂市有“八景”,曰: 金竹晴岚、高桥烟雨、双洲明月、陡石清泉、康公古渡、九如斜阳、茶歌晓唱、渔舟夜游。“九如斜阳”是指镇北聂市河上的九如大桥。桥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为五搭石桥。民国十七年(1928),镇上开明绅士捐款1万银元,修成铁桥,并置桥田、桥屋,以收租维修铁桥。全镇石板路的修建,也是商会主持,富户捐修。


聂市老街上的十二生肖石雕

      聂市镇茶业源远流长,聂市、羊楼洞、羊楼司3地,系一个茶区,是中国砖茶的故乡。早在唐末五代,聂市输出的“湖茶”已闻名于世,并作贡茶曾随文成公入藏而销往吐蕃。聂市老街上遗留下来的晋商茶行,多呈前铺后宅格局,“复泰川记·贡砖”标贴、运送茶叶的鸡公车、制茶时发发酵及灭火用的铜杆水枪等文物,见证了当时茶市的繁盛。

      宋元明三代,官府实行“茶马政策”,以两湖茶与蒙古人进行茶交流。《晋商万里古茶路》一书载:“两湖茶场,主要指湖北省的羊楼洞、蒲圻和与其交界的湖南临湘县羊楼司、聂家市一带。”清康熙年间起,就开始压制砖茶。这种茶外形方整如砖,也叫青砖,大小规格多样。就在这时,横跨欧亚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兴起。这条“茶叶之路”,南起江南(武夷山、湖北、湖南茶区),越长城,穿蒙古,至恰克图“买卖城”交流,再由俄商转俄国及欧洲腹地,全程数万里。其时,中俄商人“彼以皮来,我以茶往”,交流十分活跃。聂市茶商凭借聂市河运的便利,由老街方志盛、方志昌、土地巷等11个河码头下河,经黄盖湖入长江,再经汉水至樊城老河口上岸,改用大车陆运,万匹骆驼和车辆,逶迤五六千里,北路运至外蒙古,西路运至新疆乌鲁木齐。清咸丰初年以来,大量晋商携巨资到羊楼司、聂家市开办茶庄,古镇迅速兴旺。同治元年(1862),临湘茶叶贸易量上升至4382吨,有茶庄40余家,其中白荆桥28家。民国二十一(1932)湖南建设厅《建设月刊》载:“聂家市年产红茶3万聂家市箱,黑茶6万箱。”其时全县有茶园约20万亩,茶庄36家,年交易额近60万银元。
中国近代名人容闳对聂市茶业做过专门调查。容闳1847年赴美留学,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回忆录《西学东渐记·第九章·产茶区域之初次调查》载:“两星期后,各收拾行装,准备归计。经汉囗后,又赴聂家市。聂家市属长沙,亦产茶区域也。”“予等勾留数日,遂重渡扬子冮,趋聂家市产黑茶之地。6月30日离汉囗,7月4日至聂家市及羊楼洞,于此二处,勾留月余,于黑茶之制造及装运出口方法,知之甚悉,其法简而易学。”

      因为茶叶贸易红火,带来了金融业的发达。早在清光绪年间,聂市便有了同德元、方志盛两家私人钱庄。随后出现江家钱庄,均发行本票。持本票可以到有关商店兑换银元铜元,随到随兑,恪守信用。同德元、方志盛的本票,不仅本地流通,长沙、益阳、岳阳及湖北洪湖、通城、崇阳等地,都通行无阻。



清代聂市永巨茶行压造茶砖的模板,右上为蒙文

      1984年,聂市镇兴办起青砖茶厂,恢复传统商品生产。以老字号有“永巨”字样的老模具制出了第一批茶砖“好湘茶”。永巨茶厂现在年产茶达万余吨,畅销中国西北及蒙古、俄罗斯各地,“永巨”“洞庭”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聂市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有的甚至为本地独有,以后影响到湘北和整个湖南。聂市镇地处茶乡,镇上居民多为茶商、茶工和拣茶女,每日为制茶、卖茶而忙碌。谚云“此邦儿女无多事,强半生涯是拣茶”。在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茶诗、茶歌、茶联特别普及,到处茶歌悠悠,“是谁新制拣茶曲,比较艳词更好听”。节日喜庆产生的吹打乐《十样锦》,清早期由江西、汉口茶商、茶工传进并改造而成,由10种民间打击乐器组成,由《进城》《白牡丹》《瓜子仁》3种曲牌组合,节奏热烈活泼,优美动听,形成独特的文学现象。

      2009年,聂市镇公布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升格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撰稿 陈先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5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