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6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又是一年春好处,又想起了儿时采茶的欢乐。(赤壁茶史及图片更新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5: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茶是故乡浓 于 2010-4-15 18:32 编辑

记得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赤壁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期都在每年这个时节要上茶场采茶,搞勤工俭学,交了钱的同学就能以钱代劳。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的学校还有没有这样的规定!
      虽说对当时学校强加的采茶任务很抵制,但是却很享受在茶山上采茶的乐趣。坛子里的坛友有没有同样的体会呀?
      记得当时四、五月份学校都要组织半个月时间采茶。一帮同学就在茶山上到处找乐子,几个没事的同学不愿自己采就聚在一起猜拳赌茶。山上追野兔,茶山下搞黄鳝,挖野菜……。想到这些还是蛮过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26 收起 理由
长空来风 + 2 美好的回忆,生动的话题。
牛歌 + 12 精彩回忆。
见羽微澜 + 12 欢迎新同学~支持个先~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人也是个爱茶的人,最近经常有机会去八王庙、万亩茶园和羊楼洞,看到新茶都出来了,让我想起了我们赤壁茶叶当年的辉煌,约了几个友人一起商量,想把赤壁茶叶的历史和现况做个比较详细的整理,跟坛子里的网友一起共享下。去年年底的时候看了中央台播放的走西口,无意中在百度里查了下山西的晋商,在搜集了些晋商的发展经历中,无意发现了我们蒲圻羊楼洞的茶叶一些历史过程,八千里茶马古道堪比丝绸之路的贸易之道,历经了数百年,期间繁荣了200多年,其后几乎湮灭了近100年。
3
发表于 2010-4-14 15:59 | 只看该作者
老是对着电脑,现在是准备“学”喝茶了。。多介绍点~~
4
发表于 2010-4-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老是对着电脑,现在是准备“学”喝茶了。。多介绍点~~
见羽微澜 发表于 2010-4-14 15:59



    春暖花开,同学出山,我顶帖,可以去喝茶钓鱼那里坐下哦!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见羽微澜


    正准备长篇幅的介绍呢!欢迎关注!回头给大家发些片片!
6
发表于 2010-4-14 16:0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是念小学六年级时候,全校出动,和一群同学采茶还是很有乐趣的
但不好的回忆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被学校强制性交钱补偿[em42]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6:1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是念小学六年级时候,全校出动,和一群同学采茶还是很有乐趣的
但不好的回忆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被学校 ...
Yiwang 发表于 2010-4-14 16:09



    有同样的遭遇!而且这种遭遇持续了好多年。
8
发表于 2010-4-14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想起勤工俭学,还是蛮有意思的,几个班一起往茶山走,一路玩玩打打,去茶山松土、施肥、除草、采摘一条龙服务。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想起勤工俭学,还是蛮有意思的,几个班一起往茶山走,一路玩玩打打,去茶山松土、施肥、除草、采摘一条龙 ...
川松品茗 发表于 2010-4-14 16:13



    如果在同一个茶山上遇到别的学校的男生在一起摘茶,经常有事没事还会打些小架。打架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10
发表于 2010-4-14 16:30 | 只看该作者
[em51]不对,记错了,好像是小学四年级吧,也不算全校出动,就二年级到四年级,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六年级的学生要升学所以都没参加!然后早上很早很早就起床去学校报到,然后记得排队,一个班连着一个班的走,从蒲纺六米桥走去那个那个什么茶山,走铁路,过田地,长长的柏油马路,觉得走了很久很久才到达目的地,大片大片的茶山!
茶地里还有很大的红红的果实,同学们说可以吃,可以解渴,我们就试着吃了些,淡淡的甜味,水分并不多,没有那个“抛儿”好吃,但并不是“乌抛”,无毒,至少我们当时吃了都没事,哈哈!嘴馋呢……
据老师说,我们再往前走远点就是八王庙了,说给大人们听似乎又不对,说我们不可能走那么远,至今我还是没搞清~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2-23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