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寻觅感动 于 2010-5-16 22:59 编辑
带儿子读经典的想法和做法是这六年来自己一直慢慢摸索着的。如同在茫茫的黑夜里前行,深陷重重黑暗和迷雾之中。好在,始终有一种信仰,如远处不灭的灯火,让我有勇气朝着光明不断前进。 我的信仰就是,经典就是抚慰我们心灵的良药。经典是要我们获得服良药式的快乐。 我小时候只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年少无知的我,无从体味到经典带给我的知性和快乐。及年长,随着阅历的增长,内心的不断反省,以及内心迷茫时对解惑指引的渴望,我开始阅读经典。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觉得经典就是圣 贤 说出了每个人的心里话。只是我没有水平组织好语言讲出来,但是 圣 贤 做到了。于是我在阅读经典中得到了智慧的指引,心理上的认同,不再感到没有方向,没有办法。这就是经典带给我的力量。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至于像我一样对经典接触得太晚,领悟得太迟,于是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带他开始读经典。
当时由于自己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刻的认识到经典带给人的好处,只是抱着让儿子能口齿清楚的说好话,顺带能认几个字,就可以的想法来施行的。每天带着儿子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几句《三字经》。磕磕绊绊、断断续续中,一本《三字经》读了近三年,直到他上小学,才算基本读熟。其间他的认字水平倒是得到了提高,能够自己阅读《丁丁历险记》的图画本,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带上一本去看。同时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这一段他最有兴趣,背得最熟。因此,抱着一本少儿版的《上下五千年》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几遍,没事就给我讲上面的历史故事。那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对历史朝代也搞清楚了。再看书的时候,就不会对着历史朝代顺序而头痛了,认认真真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以前最讨厌的就是历史,也懂得了从历史中“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从儿子上一年级开始,为了培养他的语感,带他开始读《笠翁对韵》,每个星期一页,每天做完功课以后读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很多次他读得心不在焉,我都咬牙坚持,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就这样扭扭捏捏的把一本《笠翁对韵》读完了。
一年级暑假,开始接触《千字文》。开始也只是,每天熟读一小段,要能基本上背诵下来。这样一个暑假读完了《千字文》。可能大概的收获就在于,混熟了一千个字,至少开始接近一般人大约也就认识一千五百个字这样的水平。读完《千字文》以后,随着我自己对《千字文》的深入了解,我觉得还有后续工作要做。那就是不能只是认字,应该还能默写,也就是掌握字形;然后,还要能逐字逐句的解释,掌握字义。这样才是把《千字文》吃透了。为古文阅读打下一定的基础。于是接下来,我利用零散的周末或者假期,让儿子抄写《千字文》,让他能够掌握这近一千个字的写法,达到音和形的认识统一。我想等到暑假,再读一遍《千字文》,开始释义,完成汉字音、形、义的完全认识。
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弟子规》,希望通过《弟子规》的学习,让他明白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和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这样平日里他的一些行为或者认识出现偏差,我就用《弟子规》里的句子来进行纠正,他由于自己也读了《弟子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此能够很快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偏颇之处,从而进行改正。从中,我自己也明白了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既要读书“致知”,也要“实行”——用到生活学习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读经典的意义之所在。在这期间,儿子对下国际象棋产生了兴趣,这样,读经典在他身上就凸显出优势来,他可以一个人安静的看棋谱书研究棋谱一两个小时。在很多小孩子看了很枯燥的书,他能看进去,我想这一部分要归功于读经典培养出来的较强的阅读能力。
然后,开始读《论语》。每天朗读、背诵两小段或者一小段,两个人一起配合读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初步估计,读完一本《论语》大约要花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目前,儿子已经基本习惯了这样的阅读方式。
通过这些年陪儿子读经典,其间付出了很多辛苦曲折,也收获了欢乐笑声,自己整个人看问题也变得通透起来。
个人认为带孩子读经,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身作则。自己带着孩子一起读,不能扔给他一本书,让他自己读。小孩子没有那么好的定力,他做不到,这样时间精力花费了,效果不好。要带着孩子大声朗读。读着读着,就会读出感情,就会有阴阳顿挫出来。
二、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只要抽出二十分钟的时间。晚上十分钟,早上十分钟,累积起来的效果确是你想不到的惊人。
三、有计划,有方法。首先给自己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每天读什么,每个月读什么,每个学期读什么,每个假期读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怎么读?第一天读,大声朗读至少十遍以上,让孩子能够很流利。三天以后小复习,能够背熟,七天以后大复习,要求不假思索的背熟。
最后,有一种心态一定要保持,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太急于让孩子明晓经典里的义理,义理的通晓,是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的。12岁之前的孩子,就是让他读熟经典,至于通晓和运用,则是在以后漫漫长路不断向上的学、问的事儿,不必要操之过急。
有缘人能从中受益,则吾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