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春兰锦 发表于 2011-10-17 22:45

关爱我们的留守学生

关爱我们的留守学生说实在的,每年的九月,望着新进学生们那一张张充满新奇与渴盼的脸,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担心,这些孩子们从小学毕业来到初中,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能适应吗?这种感觉和我送女儿去幼儿园、去上学前班的感觉一样,我总是担心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事实证明我是瞎担心,女儿在学校如鱼得水,每天回家还能和我说说学校的趣事;我的学生们也很快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快乐而充实。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是快乐的,有时他们也会跟我撒撒娇,也会跟我说说悄悄话,甚至在我没注意的时候,塞一块绿豆饼到我的嘴里,让甜甜的滋味可以回味很久很久。       上个星期六学校组织老师们到学生家里家访,我注意到我手中的名单,有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把他们留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很久才能回来一次。这些留守学生在家没有父母的关爱,在性格上、学习上都有一些症结,他们更需要老师对他们加倍的关怀与爱护。第一站来到学生小燕家,家里只有奶奶和弟弟,小燕奶奶看到我们的到来特别激动,不停地说些感谢的话,小燕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还不错,属于中等成绩,但学习习惯还有待加强,奶奶说小燕的父母在外打工,她一个老人,还有一个小孙子要带,在家也管不了小燕什么,希望老师在学校对小燕严格要求。看着这个只有老小、缺少欢声笑语的家庭,我不禁有些心酸,孩子在家缺少父母关怀,在学校老师要加倍关怀才行。      小辉家是外公接待的我们,听老人介绍我们才知道,小辉的爸爸早就去世了,妈妈要工作,小辉一直由外公、外婆照顾。一开学我就发现小辉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十一、二岁的男孩精力应该都很充沛,都有些调皮,而他不是,在教室里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他都是安静的,甚至连眼神都是忧郁的,通过侧面了解,我只知道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想到他的身世这样可怜。我对老人说:“这样的孩子要多和他谈谈心,多与他交流,让他明白自己的身世改变不了,但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去争取。”小辉外公一提到小辉,就有些无可奈何,说:“这个孩子完全没有办法和他沟通,他不爱学习,你说他他就不理你,根本就不听我们的。”是啊,这一段时间据我观察,小辉上课从来不听讲,不看书、不看黑板、不看老师,就那么呆呆地坐在那里,他不关心任何事,好像什么都与他无关,只有在我主动跟他说话时才抬头看我一眼,这个忧郁的男孩,完全把自己放弃了,多么地可惜呀!和我同行的程老师对小辉外公说:“您的话他不听,就让他妈妈来跟他交流,不能让他这样继续下去,我们老师也会来帮助他。”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何尝不想大声喊、大声唱,把心结打开,他一定会重新阳光起来,作为教师,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小月是一名留守学生,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了婚,爸爸在外打工,她由奶奶带大。与其他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同,小月是阳光的,是优秀的,她自尊心强,有些争强好胜,敢拼敢做,对把自己一手养大的奶奶极为孝顺,是个懂事的女孩子。小月的奶奶很健谈,和我们在一起拉起了家常,从自己年经时的艰辛说到自己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一直说到现在的孙子、孙女,我很佩服这位老人,在这样一个外人觉得早已破碎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一个听话懂事、有上进心、孝顺老人的孩子,她是伟大的。小月没有母亲的爱,但有这样一位奶奶,她也是幸福的。和老人聊天时,小月和弟弟在一起做游戏,两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希望她这一生都是这样的快乐与幸福。       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家庭,在这些家庭背后,有欢乐、有悲伤,我们能做的,就是关爱我们的学生,让孩子们在学校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哭泣的陆水湖 发表于 2011-10-17 22:49

说的很实在``````现在只看到某些孩子的幸福,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并不属于富二带的范畴地```

寒春兰锦 发表于 2011-10-17 22:51

走进了留守学生的家庭,才知道他们的苦。

卧虎 发表于 2011-10-17 22:56

留守孩子在中国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深山老狼 发表于 2011-10-18 06:33

现在留守儿童也是社会的一大悲哀啊,现在老人的理念根本就教育不好孩子,孩子只会更加任性。

清凉的世界 发表于 2011-10-18 11:36

谢谢老师!

a清风w 发表于 2011-10-18 20:52

这些孩子确实是一块心病

安咀乡下的 发表于 2011-10-18 21:17

{:soso__2300866296681953845_3:}

防护林 发表于 2011-10-18 21:36

{:233:}{:233:}{:233:}

寒春兰锦 发表于 2011-10-18 22:02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怀,特别是初中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处在一个转变的阶段,需要父母细心的照顾。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爱我们的留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