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精妙
“三”的精妙 作者:冰山雪峰 编者按:有了“一”和“二”的积累,“三”变得“一览众山小”也好,“高处不胜寒”也罢,总之,是要有坚实的基础的。面对“人生有三种遗憾”,悟着“事不过三”。而《人生三论》中的“三”,当为“生活中为人处世之道的座右铭”。那么,“第三只眼”看世界,又将怎样呢?作者对“三”的探索,可谓之极,可谓全面。那么,穷其三以后呢?古来三为极数,意为言其大。物极必反,于这精妙之处,得悟一二,也就妙不可言了。 如果说人生是“一”的过程,“二”的含韵,那么这“三”就可以理解为在“二”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吧。就字形来讲,不妨用一个笑话来诠释一下“三”吧:“一”是人生打好基础的一笔,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你看一最长吧;“二”是刚刚新建的楼阁,所以便要收敛一点;“三”是在“二”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是不是很像攀援啊?还是小心翼翼地攀援吧!待攀到顶峰之时,或许可以一览众山小,或许会感到高处不胜寒。哈哈!笑谈了!俯瞰人间万象,笑看人间百态众生相,也许,人生就是非常经典的三部曲吧:懵懂的童年,奋斗的中年,垂暮的老年,也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吧。就像写文章时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很像是一部完整的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我已经不记得在哪里曾看到过这样的一种说辞,说是人生有三种遗憾,这三种遗憾分别叫做:完成心愿、不能完成心愿、没有心愿。
一个人在经过不懈的追求和艰苦的奋斗之后,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在完成了心愿之后定会长长地舒一口气,此时他的心里便会一下子失重,也许就没有力气再把自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回味奋斗的历程中的多番挣扎、努力,痛苦、不眠不休、夜以继日,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执着精神,双目因紧盯目标而发出兴奋的光彩。一旦目标达到,已是自己设立的人生巅峰,再继续前行,前面似乎已无路可寻,待欢心过后,大脑一片空白、情绪万般冷漠。如若要继续追寻下去,除非心愿未了。
永远无法完成心愿,也许是源于一个人自身有限的能力,或者是牵制于外界无法排除的干扰,或者是诸多的主客观原因而造成目标无法实现。也许,这是非常折磨人的一幕,眼看着只有一步之遥,几乎是唾手可及,终因其他原因而失之交臂。就是因为相距这么一点点,却又被无情地跌落回原点,实是让人可悲可叹,恍若蟾宫的吴刚伐桂般徒劳无益。也许有些人会把这份遗憾遗留人间独自逍遥,也许有些人会把这份遗憾携带阴间,即使连做鬼也念念不忘他在凡间还有未尽的事情没做妥当。
对比前两种遗憾,第三种没有心愿的人实属最可怜的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竟然不知道何去何从,仿佛生在人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吸引、引起诱惑,更没有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宛若行尸走肉般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所以说,失去总比没有更好,因为虽然失去了,那也能说明你曾经追求过、奋斗过,在你的人生轨迹上毕竟遗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即使是人间的爱情也是如此,拥有过总比没有要丰实许多。
如此看来这人生还真的没有绝对的完美,难道说综上所述只是简短的三点概论吗?难道说就没有任何弥补遗憾的办法吗?为什么还会把爱情也牵扯其中?哈哈!所有这些也许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而已,其实,再细细回味、仔细揣摩,也不无道理。恋爱那么酸酸甜甜,婚姻在锅碗瓢盆交响曲中总会磕磕绊绊,没了最初的酸涩的柠檬味。在漫长的生活磨合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相互的适应,在日复一日中的生活中爱情逐渐趋于平淡,从而也逐渐演化为习惯和亲情。再说适合现代社会潮流的情人吧,又是那么地纠结于恩恩怨怨之中。再说现代青年人的闪婚闪离,**之后又兼风雨飘摇,只把人折腾得筋疲力竭。如果说一个人一生中没有爱情没有婚姻吧,那还能叫什么人生呢?真可谓是实现目标也平淡,不能实现也平淡,没有就会更加平淡。之所以人生会有这样的三部曲,这也许是上帝在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时候,所使用的一着妙招吧!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会留有些缺憾才叫真正的完美。在创造这个缺憾的过程中总会有一波三折的生活过程,总会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所有这些就构成了平平仄仄的人生履历,因此就精彩了平平淡淡的生命旅程。
古人曰:凡事有再一再二,没再三再四。为什么会没有再三呢?或许这种人就是无可救药,屡教不改。哈哈!乱说的啊,千万别当真!在俺狭隘的思维中,俺认为是在某个阶段、或是某个范围、某个程度允许的情况下,也要理性地有所节制吧,要么怎么会说人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并且还要积极向上呢?人啊!不可以一味地放纵自己,不可以一味地迁就自己,不可以……生活的常识也是生活的积累吧。其实,有些时常触及的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还是要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的,不是吗?譬如说孩子过马路时,妈妈会再三叮嘱;譬如说孩子出远门时,父母会再三牵挂,譬如……这就是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吧。再譬如说领导对某事再三强调、三令五申;再譬如说领导接二连三地召开紧急会议,那一定是非同一般的事情,或者是将会有什么重大的举措需要协商、研究,要么怎么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呢?呵呵!没离题吧。
一曲《你就成了别人的小三》,道尽多少红尘恩怨?又有多少人卷入红尘中的爱恨情仇之中而不能自拔、感慨万千?然而道德不是虚无缥缈、更不是空中楼阁,尽管爱的痴情缠绵、爱的刻骨铭心,然而,最终还是以泪雨滂沱伴无眠而落幕。现实很残酷,也很无奈,情感虽然有时候很现实,但在道德面前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爱情终究也有先来后到,谁也不是谁的唯一,所以,人生还是适当地收敛些为好,后来者总不能把所有幸福都建立在前者的痛苦之上吧!功德是隐形的,道义是永恒的,这“三”还是不做的好。哈哈!嗟来之食,俺就顺便“盗用”一下吧!
曾经读过二月河的《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力,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人生三修练:看的透想得开,拿的起放的下,立得正行的直。
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人生三件事:孝老,行善,健身。
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
人生三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
人生三大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
人生三大憾事: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遇老师不学。
就这么短短的几个“三”,便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敲响了警钟,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警钟长鸣、持之以恒,还是把这些警句牢牢地收藏心中吧,时时拿出来晒晒,拿出来品尝、拿出来回味,有益身心、有补于事、和乐自己,快乐他人,何乐而不为呢?这些言辞精炼、言简意赅的经典名言是我们人生的指南,是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世之道的座右铭。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第三只眼”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真的受益匪浅。在这其中,既让我们学习到书本上难以寻觅的知识,也让我们深蕴为人处世之道,掌握生存的本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才会分辨得更加清晰,才能明辨是非、做好自我。就让我们看看小说《射雕英雄传》吧,杨康第一次遇到郭靖,是在念慈的比武招亲会上,杨康虽然搂了念慈,却因为他是大金国的太子当不受制裁。郭靖看不过找杨康理论,却被杨康打得鼻青脸肿,其实当初杨康比郭靖的武功高出很多,甚至让江南七怪都望而却步。可后来两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郭靖性格憨厚、天智愚钝,可他自强不息,前后拜过好几个师傅,通过勤学苦练,终于笨鸟先飞,而他却从未想过去打败谁而在武林称豪。杨康却迥然不同,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能够打败别人、独霸一方、江湖称雄。最终,也正应证了世人常说的那句话:善恶终有报。专横跋扈的杨康恶贯满盈,最后中毒而死,而质朴敦厚的郭靖却一步一个台阶,成了一代武林宗师。作为第三旁观者的我们,是否也会因此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想尽办法去贬低别人?还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修为?
在世界名著《红与黑》中,于连离家出走后,到了修道院,由于和院长关系特殊,遭到众人妒忌。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消除嫉妒的唯一办法:是把距离拉大到别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在尔虞我诈的修道院中,于连通过仔细琢磨,最后采取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不把别的学员当对手,相反对他们很友好,保持着和谐相处的关系。他每天强迫自己刻苦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机会来临时,他牢牢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最后妒忌他的人在现实面前只好默认。当然于连没有郭靖的本纯善良,他的目的是要打败所有人,他的做法是提高自己,搬起石头垫高自己的脚,认准方向认定目标,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一心一意,通过不懈的努力,当他再回首时,赫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顶峰。
尘世间许多事都是这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在很多时候,别把自己作为生活的主角,作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妨做一次旁观者,或许更能捷径人生的路,学到更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丰厚自己的人生阅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花花世界上,在物质和精神的诱惑面前,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心如止水,但在奋斗的过程中却要一步一步地垫高自己的脚。你说呢?没扯远吧!的确,“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更有其精妙独到之处。朋友!你若是有闲暇,不妨也来细究探索一番!
人生三论,也论得恰到好处的。
人可以做一,可以做三,切不可做二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