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飛 发表于 2014-1-27 22:46

他为赤壁文化奉献一生(陈天生)

本帖最后由 蟲蟲飛 于 2014-1-27 22:46 编辑

                      他为赤壁文化奉献一生                                             陈天生
    冯金平先生不幸离世。赤壁少了一位文史巨匠,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冯金平先生是赤壁的“活字典”。冯先生才华超群,学养深厚,文笔精炼。但他并没有致力于可成名成家的惊世之作,而是把毕生精力,用之于赤壁本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宣扬。他主编过《蒲圻志》,发表过上千篇文章,出版过大量著作。但他的著述,几乎都是赤壁的历史、掌故、习俗、传说。对赤壁本土文史的研究,无论是外地研究赤壁的学者,还是本地的文史爱好者,无出其右者。所以,冯先生有赤壁的“活字典”之称。我也写过数十篇有关赤壁的文章,其资料,大多源自于冯先生的著作。有时候,我要写某个地方的故事,总是找冯先生讨教。冯金平会把来龙去脉讲的十分详细和生动。其考据之详,记忆力之好,令我十分佩服。所以,我心悦诚服地称其为“冯老师”。    冯金平先生是赤壁的“活地图”。冯先生的文章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一件史实或掌故,不是来自于故纸堆,而是来自于他的走访。用他的话说,他的文章,不是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史料翔实,生动鲜活。数十年来,他跑遍了赤壁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他又有赤壁的“活地图”之称。三年前,我回到赤壁时,第一个就找冯先生。他不仅给我带了大量赤壁的文史资料,而且,还带我去考察葛仙山、幽兰山、圆通寺、竹山洞、尖峰山等等。每到一处,他都讲的绘声绘色,使我大长知识,大开眼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每一处名胜,能提出极有见地的开发方案。    冯金平先生是文武赤壁论战的主将和胜利者。半个世纪以来,到底哪里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冯先生依据赤壁的史料和出土文物,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七十多篇论文,有力地证明了今日的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他的论证,不仅说服了学术界,更为蒲圻更名为“赤壁”提供了有力论证。仅此一点,他就值得赤壁人民万世纪念!近几年来,冯先生身患绝症,体质日渐衰微。但他仍然心系赤壁文化。他又发起成立了葛洪文化研究会,为挖掘赤壁的养生文化而鞠躬尽瘁。就在前不久,他还邀请我参加第三届葛洪文化研讨会。只是我远在北京,没能赶上,致成终身遗恨。      可以说,冯金平先生是赤壁真正的“国宝”。他的离世,是赤壁文化界的重大损失。      冯金平先生笃信佛教,对赤壁的佛文化也作出过重要贡献。据说,冯金平先生离世后,一直张口睁目,直到作了佛事后,才突然闭目合口,面带微笑。“因果报应”,是佛理的核心内容。也许是因为冯先生将其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本土文化和佛文化,佛祖感其功德,使其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他能含笑而去。      他把智慧留给了赤壁。      他把微笑留给了人间。

雷之恋 发表于 2014-1-27 23:14

一个对赤壁文化有贡献的人士,可惜了。。。。

毋七零八散 发表于 2014-1-28 00:08

我认识冯先生,其貌也不扬,诚如先生言,赤壁通,无人出其右。或许有人,但不如先生名气。怎么说呢?死亡不死。

风之云彩 发表于 2014-1-28 00:38

沉痛哀悼----曾经的老邻居!{:259:}{:259:}{:259:}

风之云彩 发表于 2014-1-28 00:40

愿冯老安息!

村夫遥星 发表于 2014-1-28 06:05

很遗憾未曾与冯老先生交流过,圆通寺的主持明照法师称冯老先生为活菩萨。

裤子 发表于 2014-1-28 08:49

昨天去给冯老师上香磕头,内心无比遗憾,这是我们赤壁文化界无比的损失,老师一路走好!!!

清道夫 发表于 2014-1-28 09:01

赤壁失去了一位文化卫士,一位坚强的战士,同悲!

清道夫 发表于 2014-1-28 09:06

借用一副挽联来悼念冯老先生:斯人竟有斯疾,此憾永伴此生

浙江 发表于 2014-1-28 09:38

愿冯老先生一路走好!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他为赤壁文化奉献一生(陈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