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赤壁羊楼洞镇明清石板街的衰落(转)
(原作者:司马长空 )第一次看见这条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明清石板街时,我想起了鲁迅看到故土时,曾经用过的两个字——萧索。
2008年,中秋。
陪妹坨回到她老家赤壁——就是最近热播的发生赤壁大战的那个地方。
羊楼洞镇,离赤壁市约三四十公里,岳父在羊楼洞中学执教几十年,前几年退休后才搬到赤壁市。
妹坨是在羊楼洞镇长大,在那里,留下了她开心放肆的童年。
我不是赤壁人,但从这个中秋开始,我成了赤壁女婿。
从岳父的口中,我知道了羊楼洞镇曾经繁华一时:“四十二茶庄,七十二烟囱”,特别是那条著名的明清石板街,聚集着很多大户人家,风光得很。
而今,短短几年间,它确定无疑的迅速衰败下去了。
我没有见过它的绝代风华,我只见到它衰老的容颜。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那个同样萧索的山村。
岁月,最令人感动也最令人恐惧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动声色的改变着身边的一切,或是如同停滞般地一成不变。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曾经风华的小镇,还有多少正在逐渐老去、或是已经老去呢?
我没有岳父或是妹坨那样的感触万千,我毕竟是第一次看见它。
我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这荣华兴衰,去凭吊这绝代风华中所蕴含的一个个已经湮没的故事。
从赤壁市到羊楼洞镇,需先搭中巴到离赤壁二十多公里的赵李桥桥镇.
赵李桥镇商业街,灰尘漫天,热闹非凡.
羊楼沿镇离赵李桥镇八公里,只用搭乘三轮车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麻木",但又有点不一样,这种电麻木是竖着坐两排,最多时可坐6-8人.
从赵李桥到羊楼洞,每人两元.
赵李桥曾经有火车站,以前妹坨就是从这里搭火车去武汉念大学.
现在,火车站已经废弃了.
赵李桥的一个小档口,这里人喜欢在档口前打麻将或是斗地主,几乎每家都是如此.
武汉汉正街的批发商们也是如此,下午一收档,桌子一拖就开始在大街上打麻将,几十桌煞是壮观.
坐电麻木大概二三十分钟,就到了羊楼洞.
电麻木我也会开,但象他们那样开到发动机嘶吼着快要冒烟的程度,还真没有试过.
羊楼洞镇的主街,好象是叫"红领巾模范街".
街口等客的电麻木师傅,目光殷切.
街口的条幅:"热烈贺羊楼洞家乡网开通".
这好象是镇上的电信部门,也是我看到的最不牛B的电信部门.
看到一辆广州车牌的日产车,应该是回家探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