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辅导 发表于 2015-6-28 20:51

陪读”妈妈:“状元”女儿的培养之路

本帖最后由 一对一辅导 于 2015-6-28 21:57 编辑

陪读”妈妈:“状元”女儿的培养之路   http://suzhou.fang.com/v/SFVideo/VInfoDetail_cb6202c6fc5c4580926cdf8ff0901567.htm      苏州实验中学的王刘琴以406分的高分摘得了文科桂冠,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妈妈在背后的辛苦付出同样居功至伟。高考倒计时100天,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了王刘琴一家的备考状态。下午三点,是刘光萍为女儿制定的加餐时间。一碗香喷喷的甜点,可以给疲惫的王刘琴补充营养。春节期间,王刘琴每天看书14个小时,小小的书房,几乎寸步不离。而母亲刘光平,则是一个标准的“陪读妈妈”,完善的后勤保障,足够的心理支持,这一百多天,刘光平过得并不比女儿轻松。24日,当“苏州市高考文科状元”的这个头衔突如其来,一家人有惊喜,有自豪,更有感慨。和其他母亲不同,对于孩子的培养,刘光平一直是当做一项事业来经营。刘光平一家老家湖北,丈夫是一名转业军人,工作十分繁忙, 父母和公婆也都住在老家,没有时间帮忙带孩子。为了照顾女儿,刘光平在她三岁时就辞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从此以后,她的生活重心就全在女儿身上。王刘琴书房的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卡片,上面的诗词名句,都是她在初中时一字一句默写下来的。在母亲的影响下,王刘琴从小就喜欢读书,最喜欢的《红楼梦》,已经反复读了二十多遍,精彩的段落更是倒背如流。除了培养女儿读书的兴趣,刘光平还充当了女儿的家庭教师。因为上学时有过读师范的基础,刘光平一手包办了女儿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的学科辅导,哪门知识忘了,就自己先学会,再教给女儿。到高中时,刘光平知识储备已经跟不上女儿。此时,她就充当女儿的心理后盾,成绩有波动,情绪有起伏,刘光平都看在眼里,不过,她从来不会给女儿过多的压力。十几年的“陪读妈妈”生活,刘光萍也曾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希望她出去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刘光萍觉得,能把女儿教育成才,即使牺牲自己的事业,也是值得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陪读”妈妈:“状元”女儿的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