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少华 发表于 2016-1-20 10:32

又想起了老家的年





http://p.0715.cn/forum/201202/23/1334386xyx28o8x4xehx6x.jpg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曰,新年的脚步似乎越来越近,然而,长期生活在城市的现代人,已全然没有了要过年的兴奋及企盼。随着城市禁鞭的实施,传统中的年味正在逐年地消失,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而那渐渐远去的年代,也就成了一种永恒的记忆。每当夜深的时候,在老家过年的一幕一幕就闪现在脑海,挥之不去,好想好想记录下来,与现代都市人及老家所有在外工作的子孙共同勉怀与分享。
      那是一个渐渐远去,已经消失了的年代。
      古人云:过了腊八就是年。冬至过后,在老家就开始杀年猪了,谁家的男人能干,谁家的女人会持家,似乎在年猪上最能体现出来,最能分出高下。谁家的年猪最肥最大,谁家男人、女人、小孩就最开心,听到的恭维话也就最多,仿佛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实想起来也是,抛开功名利绿,人应该是容易满足的。在老家年猪是不卖的。整头的猪肉全部用盐淹制起来,十天后起缸,洗干净晒干后,一条一条地挂在墙上,任凭做饭、拷火时温度及烟火慢慢烘。这就叫烘腊肉。二十多天后,腊肉便烘好了,金黄金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浓浓的腊肉香。你只要闻一下,只怕口水就流了下来,想不吃都不行,真是挡不住的诱惑。在老家,自产的腊肉从年头吃到年尾,那可是普通人家待人接客一年的希望。
      转眼就到了小年(腊月二十四),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曰子。早早地大人们便把珍蒇了一年的牛皮鼓从屋楼上拿了下来,认真地清洗干净后交到孩子手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于是接年的鼓声便响了起来。于是一人打鼓百人应,鼓声很快就传遍老家,传遍大大小小村庄,。这接年的鼓声夹带着大山的回音,带着对新年的期待与企盼以及来年的祝福,很快就传遍了山野、宇间,传遍了华夏大地。比赛着打鼓,看谁的鼓声响,看那个村庄的鼓声整齐一致,看谁的鼓声能坚持到最后。这便是孩子们的乐园。尽情地敲吧,新年就是用鼓声接来的。接来了新年,也就接来了欢乐,接来了希望,接来了自已的长大。
      到了腊月二十八,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家家开始做过年的第一件准备工作一一打豆腐
      头天晚上便早早地用水泡上自家产的黄豆,天一亮,男人女人们就起来用石磨子磨豆浆,男人不紧不慢地用双手推看石磨,女人坐在旁边用小匙子往磨里喂着黄豆,磨豆浆是个技术活,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否则豆腐便不好吃。磨着磨着,男人便讲起了笑话,女人们便唱起了山歌,于是有了阵阵欢歌,阵阵笑语。不知不觉中已磨完了黄豆。接下来用布袋吊起来在大铁锅上过滤豆浆。豆浆流在大锅里,豆渣留在布袋中。此时女人们烧起了大火,烧开了豆浆。男人们把烧开的豆浆一小桶一桶倒进大木桶之中,称为对浆,在这个过程中,最最关健的是下石膏,石膏的份量决定着豆瘸的好坏。因此一般都是请家族中最有经验者下石膏,下好石膏,轻轻绞动片刻,就成了豆腐花。白白的豆腐花,透着清香扑面而来。闻着清香,便有女主人的叫唤声“快来吃豆腐佬喔”,于是老人来了,小孩子来了,左邻右舍来了,来人便是一碗,再放点糖,清香的、甜甜的豆腐佬吃得大家乐喝喝的。年真的到了。
      在人们的期盼中,年三十终于到了。这一天,无论你有多忙,无论你在那里,思家的脚步,回家的脚步是阻挡不住的。团年饭是神圣的。中午时分,家家都做好了年饭。在族中长者的带领下,所有男丁都集中在老家上祖屋,各家由各家主事人端着已摆放好在木条长盘中的祀品一一大大的猪首。在供台上依次上过香,燃起腊蚀后,鞭炮声就响了起来。在长者引领下,众人依次拜过列祖列宗,然后一齐走出大门,到外面不远处,在哪颗千年古树旁边的土地庙前,祀拜上天、土地,乞求诸神灵佐佑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和谐兴旺。在震耳的爆竹声中,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祀拜议式结束了。
      老家此时是最祥和的,家家都是欢歌笑语,到处都是温心的祝福,到处都是喜酒的碰杯声。品着自家酝制的米酒,尝着自家香香的猪首肉,一大家团聚在年三十,老的乐,少的乐,小孩子就更开心了。吃完年饭,小孩子们就换上了新衣,乐喝喝的去给长辈们拜年了。一句“健康长寿”,一句“恭喜发财”足以让长辈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便有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待小孩子们拜完年回来,你会发现,每个小家伙的荷色都是鼓鼓的,里面装满了糖果、饼干还有一毛二毛甚至是五毛的零花钱。难怪小家伙们乐此不倦。
      三十晚上是祥和的。三十晚上的火,月半夜的灯。入夜,天渐渐暗了下来,女人们早就将火塘中的火烧得旺旺,满屋子暖烘烘的,一家人围在火塘边,回忆着一年的经历,也讲述着外面世界的精彩,不时地讨论着来年规划。晚饭是传统的野藕煮腊肉猪脚。在不那么明亮的灯光下,喝着小酒,品尝着腊猪脚,讲着张飞、关羽、秦凉卖马的故事。小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老人们轮换着抱小孩直致三更后,这便是守岁。远处传来了爆竹声,这是新年到来信号,是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那一刻,家家的鞭炮都炸响起来,震耳的爆竹声久久在群山之间迥荡,在人们的期待与祝福声中,终于辞去了旧岁,迎来了又一个新春。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在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声中,老家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当新年的红曰跃上东山头,照曜大地的时候,人们感到新年的阳光格外地温暧,感到新年里充满了新的希望。你会发现,家家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老家的春联都是自编自创,写的都是自家的事,述的都是自已的情。“唯耕唯读做凯模    亦文亦武当人杰”“两个劳动模范      一对生产能手”等等致今都还记忆犹新。
      
      初一,在老家正式拜年便开始了。那个年代,拜年不需烟,也不提酒,礼品便是自家包的一小包点心及糖果,没有什么精美包装,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礼品,唯有一种真诚及纯补。带着笑容,带着祝福,带着孩子热热闹闹地走亲访友。这几天是老家客人高峰期,祖堂屋常常满坐。在老家,不管谁家的客人,家家都要招待,坐定后就不散席。待主家吃完后依次只换酒换菜,从正午一直到傍晚,没有一些酒量的还真吃不消。老家人不但纯补、好客,且人人好酒量。在这里喝一次酒,往往多少年不能忘怀。但是,有一点要告诉你,在老家做客坐的是八仙桌(既四方桌,而不用园桌),上席位及下席位是尊贵的客人与长辈们坐的,坐席时主家会指导坐席,你可不要随便坐呦。
      正月里玩龙灯是老家的重头戏。入夜,鼓声响起来,龙灯亮起来,龙头舞起来,一排排牛皮鼓敲的震天响,一阵阵爆竹炸响,长长的队伍,长长的龙,载着欢歌,载着笑语,载着祝福,载着希望玩转一个个小村庄,直至天明。当龙灯玩到你家时,大多会既兴喝上几句彩(高兴、吉祥的祝词),引来阵阵欢呼声。小孩子们纷纷上去摸龙须,大人讲可以避邪。起了新房、娶了新媳妇、新添了人丁的人家都要给龙头披红(用一尺红布糸在龙珠上),以求大富大贵,吉祥平安。闹新春,闹新年,闹出红红火火又一年。
      老家的年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吃了月半粑,各人种庄稼。老家的月半粑是用自家的糯米,用采自山上的巴叶包成,在木炭火上烤成蕉黄色,吃上一口便是满口的清香,让你回味无穷。
      年终于过完了,老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家善良、补实的人们幸勤地劳作,养育着自己及后人,一代又一代。大山见证着,千年老古树见证着。
      八零年后,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幸运的是,老家躲过了工业化污染一劫。而今,老家的山川依旧是那样秀美翠绿,小河的流水依旧是那样清沏透亮,只是再也没有了成群的喜鹊及八哥,再也没有了成群的野生鱼儿及小虾。再也没有了那纯补、浓浓的年味。
      别了,老家,别了,老家的年味。失去了的就成了永恒的怀念。深深地怀念老家,怀念老家的年。







赤壁人

Jerry_lujie 发表于 2016-1-20 11:05

每逢佳节备思亲!

DENGYING 发表于 2016-1-20 11:19

大连畈刘家那里,好熟悉的地方啊

叉必个人 发表于 2016-1-20 11:39

想起老家的房子啦

热线跟帖局局长 发表于 2016-1-20 12:23

老家的年味

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16-1-20 12:40

一篇好散文,欣赏。

张剑18 发表于 2016-1-20 12:51

这图好像随阳彭家。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

保时捷路虎 发表于 2016-1-20 13:39

月山魏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想起了老家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