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通城一16岁少年在锻炼时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0余名医护接力实施心肺复苏。最终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快来人,这里有人晕倒了” 当日下午3时6分,通城县人民医院“120”电话急促响起,通城一名16岁少年在锻炼时突然晕倒,意识丧失。
通城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组接到电话后立即前往,飞奔到达现场,经检查初步判断患者为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开通静脉通道,应用急救用药,返院途中一直不间断进行心外按压直至急诊科。全科室10余名医护人员协同抢救,建立双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除颤,一次,二次、三次、四次除颤,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5分钟、10分钟……
时间在按压中一分一秒过去,患者已抢救30分钟,心跳呼吸未能恢复,所有抢救人员大汗淋漓,现场气氛紧张、凝重……“患者有自主恢复了!”3时53分,护士长邬琴在给予胸外按压时,突然喊道,继而监护仪显示:心率42次/分,血压78/50mmhg,血氧饱和度86%,患者初步抢救成功,后转该院ICU继续治疗。
据了解,该患者是在跑步过程中突发的呼吸心跳骤停,据患者家属所述,该患者曾在小时候也发生过一次类似情况,但时间较短,症状较轻。
该院副主任医师叶志祥介绍,此次抢救成功,得益于院前、院内不间断的心肺复苏。他特别提醒,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若1分钟内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则对患者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倡导全民参与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
来源:香城都市报(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 吴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