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6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散文] 父亲的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姗姗不迟 于 2016-12-6 11:36 编辑

父亲的遗产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
    父亲教书育人近四十载,八十高龄辞世,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很少,但有两样“遗产”:一屋书、一个好名声。
    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祖父母靠一担箩筐从湖南迁居湖北,后来开杂货铺谋生,虽然置了一些田产,却因是迁移户、外姓人而备受歧视。在“承颜胝手足”的年代,父亲却没有一个亲生的兄弟姐妹,幼年又因家贫寄居在表亲家,尝尽了人情冷暖。父亲一生走自我奋斗的道路。他本来学业优良,高中跳远时摔伤了左手,被迫中断学业,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他文革被批斗过,下乡改造过,进城鏖战过,白天工作晚上点煤油灯自学,通过函授获得武大毕业证,从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成为中教高级、教导主任。他是多年的高三班主任,他教过的学生上了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父亲一生节俭,生活要求不高,吃饱穿暖就行,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的工资几乎都交给母亲养家,偶尔发点课时津贴就用来买书看了。父亲读书涉猎范围广,既有教辅资料、工具书,也有哲学经典、古诗词、中外名著等。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空间有限,父亲的书没地方放,就码在高高的水泥搁板上,用一块布帘遮住。有一年暑假,我和姐姐偷偷搭梯从里面翻小说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课本以外的文字,尽管我还是个小学生,不能完全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但还是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从此爱上了阅读。后来,随着教师住宿条件的改善,家里搬过几次。每次搬家,父亲都要优先安排搬书,再一本一本地把它们分门别类摆上书架。到父亲去世前,家里的一个三层大书架已经摆不下了,还单独辟出了一个小房间放书。父亲不仅爱读书,还擅于写作,年轻时就开始写剧本,其中有一个《班主任》,写的就是他熟悉的校园生活。退休后,他又迷上了写诗,他对古律诗、词曲都有过研究,并结合时事,写下了《底层》、《母亲》等五本诗册,但他不愿发表。父亲刚退休时,还每月去赤壁市老年大学讲一次课,参加过市老年诗词协会的工作。受父亲的影响,我的哥哥和一个姐姐走上了教育岗位,我也从事着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虽然我们做子女的没有大的作为,甚至文化底蕴、文字功底不及父亲的一半,但无声的熏陶印记是不可磨灭的。
    父亲为人师表,教学严谨,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严格,生活上却关怀备至。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节假日,家里的餐桌上就围满了素不相识的学生,我们兄妹四个非但不能上桌,还要帮忙端茶添碗。母亲没少抱怨:本来家里负担就重,手头又不宽裕,过节想改善下伙食,你们的父亲却总是喊一屋学生来吃饭,让自己的孩子拣别人的残羹冷炙。父亲每次都只当听过,到了时候还是一个学生也没少喊来。从教三十多年,父亲带过的学生一届又一届,受到他资助的贫困子弟也有无数。对湖南籍的学生,父亲更是有求必应,不但帮忙转学、节假日请到家里吃饭,还有些学生因为中途插班宿舍人满,父亲就在家里本来住不开的情况下,要我们三姐妹挤一张床,安排学生另外搭铺借宿。父亲爱生如子,却不求回报。有些学生家长逢年过节带着礼物登门感谢,父亲总是吩咐母亲置办好酒好菜招待,临走时客客气气地请他们把礼物提回去。有一年暑假,父亲胆结石发作,一名曾在我家借宿过的湖南籍学生找到家里,要他帮忙解决大专毕业分配问题。父亲正疼痛难忍,自顾不暇,无奈之下拒绝了学生的要求。这名学生在我家躺了两天后愤愤离去,后来还怪罪父亲不帮忙。父亲从别人口中听到这名学生的指责,非但不计较,还笑着说:年轻人,没受过挫折,难免发点牢骚。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父亲的热心快肠为不少人称道。我就业后,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父亲不同届别的学生,他们说起父亲都肃然起敬,称他是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还有几位主动提起曾蒙父亲关照,在我家“打过牙祭”。幼年时,我也曾对父亲这种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的做法颇有微辞,但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理解了父亲。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价值观来衡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遵从自己的本心,让真善美尽可能的多一些、久一些而已。
    父亲晚年受阿尔茨海默症折磨,沉疴病榻数载,到后来渐渐失语,临终时一句话也没有交待。他去世后,我想起他的一点一滴,才意识到他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遗产:一屋书,希望后人知书达理,勤奋上进;一个好名声,用自己的口碑言传身教,告诫儿孙踏实做事,低调做人。这笔财富足够我们安身立命,受益终生。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6-12-6 11:4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一屋书,希望后人知书达理,勤奋上进;一个好名声,用自己的口碑言传身教,告诫儿孙踏实做事,低调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6 13:3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6 13:48 | 只看该作者
师者之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6 14:3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6 17:1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这样的人民教师还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2-6 20:4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2-7 00:07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9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