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11|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甩多照片 甩多真相】热线编辑记录“热线吧话题——赤壁文化座谈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1: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烽火连篇 于 2012-6-27 11:18 编辑

高山流水觅知音 是谁触动了赤壁文化深处那根弦?
——“热线吧话题之赤壁文化座谈会”侧记

      年初的知书识礼·书香赤壁全民阅读活动犹在昨日,2012·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上一系列文化论坛活动余温尚在:在赤壁文化风一波一波吹拂着国人的时候,许多人不免要问什么是赤壁文化?尤其在党中央正式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赤壁市委、市政府把打造文化强市作为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重大内核的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挖掘赤壁文化的现实价值,归纳概括出一句、两句赤壁文化形象广告语,对提高城市品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这样的使命首先落到赤壁文化人的肩上。


       625日,晚,在赤壁市一个名为“热线吧”的类似茶馆的文化休闲区里,一改往日的平淡,聚集了小城的近10位“文化战士”。他们来自赤壁内外,身份和地位也迥异,既有声明显赫的国内文化名人,也有蜚声荆楚的地方文化界斗士,也有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甚至有不起眼的活跃于当地网络社区的热心网友。尽管“出身”不同,但他们却为了一桩心愿而殊途同归,凝聚一堂,那就是寻找赤壁文化深处的那根弦,定格1800年来影响这座城市演变的“正根红苗”。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40 收起 理由
赤壁双良家私 + 10 很给力!
白泥塘人 + 10 很给力!
╰☆曉妖精 + 10 支持山人观点。有争议才能进步~
牛歌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1:3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赤壁文化?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赤壁市政府招商顾问陈天生先生认为,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三国古战场所在的赤壁,那是一个智慧与奸诈并存、历史与地域交错的“小赤壁”;二是指我们现在所在的赤壁市,我们生存的城市,需要发展需要改革的城市,是“大赤壁”,主要蕴含着茶文化(尤其是砖茶文化)和养生文化(以晋代葛洪在葛仙山炼丹施医、养生修道形成的文化为代表)。



      湖北社会科学院赤壁研究所所长邓秀政先生认为赤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今智慧的结晶。广义上讲就是中华文化与楚文化的组成部分,核心内容就是古战场的战争文化,是集政治智慧、军事智慧、人生智慧于一体的文化,是内应外联的文化,是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敢于用才的文化。

      赤壁市旅游局党委书记、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负责人孙新平先生则旁征博引,将文化的表现及演进,从游牧文明讲到农业文明,从工业文明谈到第三产业、以及IT时代。接着,他指出了赤壁文化的四大元素:包容(英雄不问出处,举能纳贤的用人文化)、多元(魏蜀吴三国的不同关系)、竞争(赤壁之战前后三方产生的危机公关、纵横捭阖、此消彼长关系)、和谐(最终走向统一)。

      赤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世浩先生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我们赤壁经得起学术论证的只有赵李桥的砖茶,这是第一个文化优势。还有就是三国时期的军事遗址赤壁古战场、羊楼洞的茶马古道、新店的石板古街以及我们赤壁城区的古城墙。文化,在吴世浩看来,是人们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生活习惯,比如一些经得起风雨洗礼的历史大事件,人们自然而然就熟记于心了,形成了一种习惯。对赤壁文化,他认为还有有很多种,如脚盆鼓文化、舞龙灯等。


      赤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知名学者唐小平先生认为感觉赤壁文化的概念很杂、很冗乱,不好归纳的根本原因是逻辑概念没弄清楚。他认为要弄清赤壁文化的概念,首先要区分好三国文化、赤壁文化与三国赤壁文化的概念。他进一步指出这三个文化概念既有相互交叉、包容的地方,又有彼此独立、排斥的地方,建议进一步把思路理顺,萃取精髓。

      赤壁网友“卧龙赤壁”则提出了“另类”看法,他认为赤壁文化是一部火文化,是一种最原始的图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三国赤壁文化是传承“以小博大、以寡敌众、以弱斗强”的无畏无惧精神,开放与包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明精神以及勤勉敬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巧妙融合了军事文化、政治文化、职场文化与智慧文化的多元文化;茶文化、养生文化,可以同列为修为文化、提炼文化,是中医文化与道家文化的融合与延伸。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火的推手,所以火是赤壁最本质、最重要、最形象的文化符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烽火连篇 于 2012-6-27 02:39 编辑

      如何进一步挖掘赤壁文化的现实价值?专家学者认为文化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

      如何定位、界定赤壁文化这一概念,说白了就是要在科学“务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务实”,为赤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陈天生先生首先指出认为“文化不值钱”的误区,他觉得越是久远的东西越值钱,历史沉淀下来的很多东西往往就是财富。如果说搞旅游的人不懂文化,那是空谈。所以,他倡导文化人要首先做出表率,率先为文化事业做贡献。他着重谈了赤壁的茶文化与养生文化。谈到茶文化时,他对赤壁砖茶远远落后于其曾经的“学生”——云南普洱茶而耿耿于怀,建议政府采取强制等手段,把羊楼洞的茶楼、茶馆开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力争复兴茶马古道文化。谈到养生文化,他主张利用赤壁特有的地域优势与地理条件,建一个军事文化发展园地,再利用医疗保健业拉动赤壁旅游文化产业。


      唐小平先生认为文化力量是无穷的,他觉得赤壁市宁可三到五年不办旅游节,也要节省出资金请进国际顶端的策划大师为赤壁做一个好的整体的策划设计,因为赤壁市亟需一个科学的的连贯的理念。

      邓秀政先生力主在谋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时,结合赤壁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孙新平先生认为,随着现代信息业及IT时代的到来,成就了一个创造文化传奇,创造经济神话的时代,看看如今的福布斯,我们不难得知。在谈到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时,他直言不讳,表示之前一直不相信旅游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直到去过三亚、神农架之后,才发现,旅游真的可以带动地方经济效益。他建议要结合赤壁的实际情况,巧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进一步研究出台涉及人才、资金、项目及第三产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规划、培植文化产业、挖掘与弘扬赤壁文化方面,走出“三国鼎立”的发展模式,即以陆水湖、赤壁古战场、羊楼洞三个点为发展方向展开,做大做强赤壁市旅游产业并促进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尽快实施。

       赤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世浩先生主张赤壁文化的培植与开发。他指出赤壁市有观音寺,属密宗;圆通寺,属禅宗。而禅宗又能与赤壁的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一个禅茶文化。他建议考虑是否有必要适当地推崇一下国学及佛家文化以带动本土文化。

      赤壁市广电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今日赤壁》报主编姜洪建议进一步研究、挖掘赤壁文化,把赤壁文化同文化宣传、新型工业化及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促进赤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1:37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文化形象广告语花落谁家?“三国在这里定格,三峡从这里走来”被看好。

      浓缩的才是精华的,对于赤壁文化形象能用一两句广告语予以归纳概括,必将在对赤壁宣传、推广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世浩先生提出的广告语是:两千年风雨洗礼,三国赤壁古拙依然。

      赤壁市文体新局党委副书记刘松启则竭力推荐《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的一句话:三国在这里定格,三峡从这里走来!刘松启先生认为,赤壁是三国鼎立的奠定之地,陆水试验坝是三峡工程的试验坝,陆水景区是赤壁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之一,这些都是赤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做为赤壁文化形象的宣传语更为妥切。

      无独有偶,6月22日,《中华儿女》执行总编、赤壁籍作家余玮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名为《情归赤壁》的文章,文章里写到:而今的陆水,因拦坝蓄水而成大小珠玑烁玉盘的“千岛之湖”。这里水清、山幽、林绿、竹翠、鱼肥、岛秀;这里碧波浩淼,水天一色,山回水绕,倒影如镜,绮丽多姿。一岛一景,人随景移,鸟语花香。三峡自这里走来,游客在这里陶然。

      与会专家学者大多表示赞同,但建议对赤壁文化进行再理顺、再概括,从而提炼出能充分代表赤壁文化形象的宣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1:44 | 只看该作者
       举办方:希望通过定期举办类似的文化座谈会,起到沟通交流、凝聚共识的目的。
  
       赤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冯晓光主持座谈并做总结发言。他指出,赤壁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有三国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葛洪养生文化、温泉文化、佛教文化,也有商埠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正因为文化元素多而杂,所以谈起赤壁文化,作为赤壁人,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文化元素有机的融合,找出其中的脉络,找准能代表赤壁文化的主旋律。
      冯晓光认为,承载赤壁文化的这片土壤非常神奇。赤壁之战发生在赤壁,不是偶然的,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那场“赤壁之战”。赤壁的地势环境特色明显,东部山区,多为寺庙养生文化;西部平原河流,多为水陆商埠文化;南部盛产茶叶,主要是汤茶文化;北部有则主要是苎麻加工及农耕文化。应该说是:“东庙西埠,南茶北麻”的地域文化。

      冯晓光希望通过定期举办类似的文化座谈会,起到沟通交流、凝聚共识的目的,热忱欢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发表意见,特别是对“赤壁文化”形象宣传广告语提出独特的见解,以更好地定义赤壁文化,更好地提炼赤壁文化形象,更好地挖掘赤壁文化的现实价值,从而为赤壁的文化强市工作,为赤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撑。

    (赤壁热线编辑么么小妖、淇水悠悠、风过了无痕、烽火连篇联合采集)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发表意见,特别是对“赤壁文化”形象宣传广告语提出独特的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烽火连篇 于 2012-6-27 02:36 编辑


美女编辑么么小妖在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2:31 | 只看该作者


紧张忙碌的美女编辑滺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2:33 | 只看该作者


紧张笔录的热线编辑无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2:34 | 只看该作者


特邀热线资深网友因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27 04:20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 终于见到无痕的真面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2-23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