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顺时钟 于 2011-6-24 22:06 编辑
听君翻唱杨柳枝
——序罗胸怀诗集《行在边圻》
梁必文
近日,收到罗胸怀寄来的一叠诗稿,嘱予作序。因是家乡诗人之托,自觉有一份责任与义务,不便推辞。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胸怀就已出版过一本诗集《岁月的仁慈》。也许是曾经有过在空军服役的经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他忽然转入到长篇纪实文学的写作上,且连续出版了几本反映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书,并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好评。这次寄来的诗,大都是他近几年创作的,虽然读到的只是他即将要出版的诗集的一部分,但依然可以看出诗人在其创作道路上不断追求的轨迹。
如果说上世纪胸怀的诗还明显带有几分青年时代理想梦幻的色彩,抒情多于思考,诗思略嫌涩滞,而现在的诗则显然要自然质朴厚重得多,这也正是诗人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阅历丰富而日趋成熟的标志。纵观胸怀的诗,结构稳沉,意象丰富,语言洁净而富有张力。从题材上看,即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想起一次矿难》、《在废弃的桥梁上》、《旧屋》,也有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诘思,如《灯下读史》、《古战场》、《屈原》、《据说——给贝多芬》等。这类作品中,《挽歌》更具有代表性。诗人仿佛是站在新世纪这艘飞速前进的巨轮的船头,向已经远去的二十世纪作最后的回望与诀别:“战争已经远去/泪水在历史里哭泣/广场上响彻天空的声音/是节日礼炮燃放的欢庆//纪念碑在大地的一角/支撑起天空的空旷/鸽子盘旋俯冲/在目光里飞翔//百年的轮回/让眺望与苦难相连/让祖国和纪念相连/在往事的古井里掀起一片回声/……”战争、纪念碑,节日的礼炮和飞翔的鸽哨,一边是苦难的象征,一边是祥和的氛围,将这些看似简单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想起一次矿难》中,则反映出诗人对底层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矿工把染黑的汗水灌溉到煤里/让煤有了血液和火焰/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引发矿难的原因/但我知道矿上永远少了几个身影//……矿难之后,矿上悲伤的泪水/在煤块上摔得粉碎之后/矿工们还要下到矿井的深处/他们知道自己是矿上最后的煤。”读着这样的诗句,不能不为之感动。幸福中莫忘苦难,舒适中莫忘艰辛,富足中莫忘贫穷,这是高贵者的品质,更是诗人的良知。
人贵真实,诗贵真情,真情自然有好诗。就是一首关于地名更改的诗,也让我读出许多感慨:“家乡改名很多年了/我还是喜欢称它为蒲圻/赤壁这个地名虽好/很容易让人想起战争/想起生灵撕杀和刀光剑影”,这仿佛是道出了我的心声。蒲圻,我的家乡。那是我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甜蜜和生涩的记忆。现在,虽然离它远了,可每当心中默念起这个名字,脑海里便即刻浮现出碧波荡漾、蒲草萋萋的景色,那份澄澈与明亮,那份柔情与诗意。但是,无须怀疑,不论是蒲圻还是赤壁,不论地名更改与否,在我心中永远更改不了的,是家乡的山水、故乡的情意,是款款深情绕城而过的陆水河,那一抹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历史总是前人创造,是非攻过后人评说。亦如诗歌,千古传诵必是佳作。家乡山水隽秀,曾有诗乡之美誉,但愿胸怀在今后的创作中能更多地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内心真切的感受,与家乡诗人一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出新的篇章。我在异乡瞩目以望。
梁必文(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