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顺时钟 于 2011-6-24 22:42 编辑
潇洒俊逸 楚风楚诗
——罗胸怀论
邹建军罗胸怀的诗楚人楚风。楚,是一点可以爆燃的火星,是一段神秘的河流。楚是一种历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信念,是一股血脉。
楚野逆水而行
清秋楚楚
远远望去
荆泉深处
有村落人家
顺手采上朵野花
清馨里却是楚歌悠悠
两山之岬
一片云轻盈
近了
却是秀丽少女
楚腰楚楚
楚步妖娆
一群惊飞的鸟
从恬静里拍翅而翔
是飞不出这楚楚风情的
楚野逆水而行
清秋楚楚
诗所抒写的是楚地诗人对楚之清秋的印象。秋天的楚南自然是清新、忧郁的,如果只是绘几幅自然山水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却显得清浅一些。诗人将楚之心情化入一系列的物象。一是一朵野花里透出的不是清香,而是“楚歌悠悠”;二是那两山之山径上飘来的一朵“云”,近看却是“楚腰楚楚/楚步妖娆”的秀丽少女;三是那拍翅而飞的“鸟”,无论如何也飞不出“楚楚风情”。这三组景象是统一在楚南风光里,也是以丰富的情愫来渗透的。楚文化的艺术基因就渗透在楚国故地的山川风物之中,一切都是那么艺术地生长着。远古的楚国巫风很盛,楚人富于幻想,喜好浪漫情调,楚地的女子以细腰为美,楚歌以悠远为妙。这都在诗中得到丰沛的表现。诗人对此的感情在“楚野逆水而行/清秋楚楚”的反复咏叹中表现得相当含蕴而动人。
由此看来,罗胸怀的诗并非直接喊叫之作,也不是故作艰深之作,而是承续了传统诗歌讲究意象和温柔敦厚之美的。“几朵瘦香/在山里飘出沉沉的语言/思念如伤感的雨水/打湿了整个天空”。这是《乡村清明》里的诗句,由此我更加坚信自己的感觉。
意象的选择与表现表明诗人的素质和艺术水准。真正的诗人都知道,意象是诗歌躯体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意象的爆发力是诗美发现的凝聚。在罗胸怀的诗中可以发现洛夫式的诗美爆发意象。
少年无虑地走来
踢一颗进溅火花的石头
滚滚而去的却是垂落的
夕阳
《坡路》在乡村与乡村之间横着的是坡路,它对于树上飞来飞去的鸟儿来说是练飞的场所,你看那在枝上呢喃的青鸟正在叙说自己在空中俯冲的感受。而它对于少年来说更是无足挂齿的,于是他无忧无虑地小步走来,好像还在哼着小曲。整首诗的意境是优雅的,充满生机和乐观气息。诗美在最后一段爆发出来,少年所踢的并不是石头,而是一颗正在下山的“夕阳”。这极可能是意象叠加的手法,但表现出的却是少年的形象和气魄。
一条路是四蹄踏出的
无涯草原
马的长长的嘶鸣
一次次重重地坠落在草地
就是马缨花朵朵
《草原意象》中“马缨花”的意象就具有爆发的魄力。在草原,到处都有马缨花。这是自然的生长,而在诗人的想象中,它却是“马的长长的嘶鸣”。这种奇特的对接和想象给人的撞击是激烈的。
诗是感性的,同时也可以是理性的。好的诗决不只是那么一点感受。情感必须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才具有价值。罗胸怀认为:“诗应该是精神深处对事物作理性的体验。然后,接受纯粹的语言的表现”。他对事物都要作一番思考,于是他思索历史,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于是他倾听旧屋,他瞻望石头。在南京,他思考30万遇难同胞所打的巨大问号;在北京,他仰望被焚烧的宫殿之门;在长城,他望见历史之烟火;在赤壁,他观摩那涛声中的刀光剑影。世界上珍贵的东西就是生命,人对自身的尊重和珍惜,表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进步。青春、爱情、家园,是他诗歌的三重主题。但对于生命形式和生命内容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鸽坠之后
在阳台
我感到阳光瞬间水样四溅而逝
阳台暗淡许多
鸽通人性的目光
坠落中
被折成数段
鸽栖息时的歌之舞之
舞之歌之
没有了
缓缓地倒进了一片殷红
一只鸽子的坠落,在诗人看来却是生命的悲壮结局。显然,诗人写鸽子而又非写鸽子,最终是抒写自己心中如流水一般的生命意识。在鸽坠的后面,诗人又提出这么一些问题:鸽子为何会坠落?鸽和人生的关系?鸽子不可言喻的经历?人为什么而活着?诗中并没有直接的答案,然而却令人深沉味之。情绪并没有外露,一切都是感性的,然而这是出之于理性的感性,出之于思想的体验。一切都绾合于意象之中,在意象的多层次结构之中,在读者再创造的联想时空之中。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常务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执行主编,《中国诗歌》月刊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