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一个老三届在66—70年左右的所见所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08: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44b540102ey4t.html
一个老三届在66—70年左右的所见所闻
【知青岁月】图文编辑/默人   原作者::[url=]熊汉先生[/url]


       说来话长,无从下手,既然是老三届,就从知青岁月说起吧。不过这里既没有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也没有悲悲切切的小资伤痕,只有真真实实的历史写照:
[size=+0]       在下是66初中老三届,69年下乡,70年招工回城,对亲历两年的生产队及其前后左右的历史背景记忆犹新,虽我也懂各地天时地利人和不一样,但党的大政方针是一样。全国农村有先进与后进,有已解决[size=+0]温饱与正在解决
[size=+0]温饱的差距,但精神面貌应该是一样,应该与我记忆中的小队大同小异。
      此小队有三百多人,青年中有四个是大跃进后下马回乡的中专生,两个高中毕业,十几个初中毕业,壮年都识字,少年儿童都在中小学读书。人均正好一亩三分地,大都改成水田,水由水库通过渠道由公社统一供给。上级要求种两季水稻,但农民认为只要种好了一季,再因时、因地制宜的轮种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收获跟两季差不多,若全部种二季稻,季节肥料和劳力都跟不上。年均亩产稻谷900多斤,所产粮食三分之二卖给国家,三分之一留作口粮,即一个农业人口可提供两个非农业人口的粮食;若全国农村都如此,中国的粮食还真吃不完呢。社员每天分值八角三分,与工人的工资差不多,但生活费用 却少得多。
        家家户户一日三餐,有自留菜地和养猪养鸡,猪须一半卖给国家,自己才能吃一半,鸡与鸡蛋则吃卖自由。队里也种菜养猪,菜到镇交易所去卖,即类似现在的蔬果、猪崽市场,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当时没听过,直到批四人邦时才听说;猪则到农忙时杀给社员吃。还种油菜和少量棉花,可满足社员的食油和补充衣被的需要。因老人爱穿[size=+0]用棉花手工纺织的土布做中式衣服,比凭布票买得布便宜且保暖耐再配上裹头巾和布鞋,若拍民国戏无需化妆。除青年卖点成衣外,社员的衣服都是请裁缝带缝纫机到家里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个够,使有些人尤其是妇女的衣服较不合身,也不时尚。社员凭合作医疗证到镇卫生院免费看病,五保户的生老病死由小队包干。全队不存在
饱问题,吃穿与城里人各有千秋。
       刚下乡时,队里视知青是毛请来的客人,贫下中农轮流接我们吃饭,然后派大队长的老婆教我们做饭。我们四个知青,开始半年粮食由粮管所按每人45斤供应,费用 由国家拨到小队的每人430元安置费开支(相当一个学徒工的两年工资)。以后粮油就直接到保管室去领,多少没有限制,保管员记个帐到年底结算就是了。队里安排了一块菜田叫我们吃完以后自己种,并准备了一坛豆腐乳,一坛腌蒜苔,左邻右舍也经常送来腌菜;每次队里收菜时就送一些菜来,并说喜欢吃什么就自己到队里的菜田去砍。
      有人说大跃进后饿死几千万人,我在城里没见过也未听过,但有段时间确实有饥饿感,尤其是吃食堂的那阵子。那时粮食定量按现在人的食量是绰绰有余,但因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半斤油,黑市也物以稀为贵,一般人吃不起。因此男女老少因油水少而饭量大,吃了不经饿,吃了上顿盼下顿。有本身病弱的人,加上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或浮肿是有的,但这类人可吃“营养食堂”或另有营养品供应。副食最匮乏时,学校每天免票供应两分钱一个的面饼,六一儿童节供应一斤水果糖,可见国家对正长身体的未来花朵还是格外关心的。
      我见过农民卖发芽的花生和苕母子,说是该收获时因忙不过来,季节过了才挖出来就成这样子。公路两旁的树一开花,人们就[size=+0]用
竹杆打下来,说掺面粉做粑粑又甜又好吃。有次街上泼了一鼓菜油,待油主走后,数十人就将残油收拾的干干净净。有个邻居因是独生子女家庭而很富很胖的主妇,因没大肉大鱼而自然廋了,可见胖子喝水也长肉不靠谱。有个亲戚那时曾在劳改农场服刑,因是偷税漏税了一点钱的轻犯又有点文化,而安排跑外勤常接触当地农民,他说劳改犯自产自吃丰富的很,有些农民很羡慕的问他:“看你们天天吃得好、活得好,你是犯的什么事进去的?能不能告诉我,我也想进去。”黑市的辣椒一元一斤,是工人一天的工资;那时轰动全国的少年英雄刘文学,就因制止地主偷生产队的辣椒而牺牲的。
[size=+0]       那时城市居民见缝插针的种麦子、包谷和蔬菜,甚至种烟叶,割麦时满街都成了打麦场,人车都在麦草上走,好不热闹;现在想起来若不是政府允许,是不可能在城里开山种地的。居民还养猪养鸡养兔,我家就在门前种过四季豆和黄瓜,养过一只猪和几只鸡。有个邻居是豆制品工人,收集厂里的下脚料养了上十头猪,猪粪卖给农民,不久就建了新木屋。有个邻居是个医生,星期天借朋友的网到长
[size=+0]江 舀鱼,一上午就舀了几十斤。有个邻居把手电筒装在麻袋里,放到郊区的水塘田旁,青蛙争先恐后的往袋口跳,说是自以为是含着水来救火呢。他把青蛙肉卖钱,自己吃青蛙皮,说有油比肉好吃。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勤劳肯干,天无绝人之路。此极具时代特色 的“城中村”景象,随着副食供应好转和城市扩展,在政府的提倡和明文制止下,到65年才随之消失。
       不可否认,在全民共渡难关中,有些缺乏营养的慢性病人提前死去是有的,有些环境恶劣的农村可能严重些,但说活生生的饿死了几千万,则有点以讹传讹。要知中国有一遇大饥荒就发生农民大起义的传统,请饿死人论者举出当时农民起义的事例来以事实服人。
       如今老三届大都老当益壮,是跳广场舞和满世界旅游的始作俑者,与其未老先衰的上一辈中国老人有天壤之别,岂曾是从几千万饿殍中爬出来的
[size=+0]东亚病夫?我是孤儿由外婆养大,无论 饱都比别人差,若真饿死了十分之一的中国人,我何德何能幸免于难?正因七分饱三分饥而因祸得福,身高一直比别人高半头,虽貌似身体单薄,却人称大力士,干力气活一个顶俩。但同工种的粮食定量同样的,每天只能按定量吃,长此以往没了暴食暴饮的毛病,而有了返璞归真的免疫力。我对保健养生避而远之,生活规律随心所欲,但65岁了除尝过几次感冒和牙痛之苦外,不知其它病痛是啥滋味?由此领悟了中医的自然精髓,对过分治疗的西医不敢恭维,对将药品当饭吃的走火入魔者不屑一顾。
      在队里也从未听农民说饿死人,连吃不饱的事也未听过,好象根本就不存在三年自然灾害。队里除一个中年男人有慢性病,一个因节育手术后遗症而不能干重活外,其它社员个个生龙活虎。我发现每家大都只有一两个孩子,是否因此而避免了家大口阔的粮荒?可那时并未强制节育啊?就是城市也是一家几个孩子。是否因人多地少而早就自发的计划生育了?还是饮用 [size=+0]了被农药污染的塘水而影响了生育能力?
[size=+0]        日本尿素袋做衣服这里没见过,但在山区见过,供销社的客房还 它做床单被套呢。现在想起来,那衣服上染不掉而忽隐忽现的“尿素.日本株式会社”,确实叫人情何以堪。可能是笑懒不笑穷吧,那时人们并不以为然,反觉得新鲜,因当时化纤布还鲜为人知,尿素袋的布与传统的土布又一模一样,且轻柔耐磨, 它做工作服和床上 品就不难理解了。可能国家已觉得情以何堪吧,就规定尿素袋必须统一回收处理,此事就昙花一现了。
[size=+0]        跳忠字舞和早请示晚汇报,我在城里没见过,在队里也没见过。但有时开会前,能歌善舞的农民和知青唱唱歌、跳跳舞是有的,类似现在唱红歌、跳广场舞和街舞。至于早请示晚汇报,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农活季节性强,时间不等人;建设工地
[size=+0]用
标工即计件管理考核民工,时间就是钱粮,没有铁饭碗而靠实干养家糊口的农民,有你想象的那么闲而傻吗?但有时在早晨派工前人较集中时,一起唱首歌、念段语录是有的,类似现在的员工上班前集中唱企业歌、念广告词吧。有个孤寡老人接我们知青吃饭,他按吃团年饭前先敬祖宗的传统形式,先祝 毛主席 万寿无疆,再念语录才吃饭。此可以理解的事若经美分借题发挥,也会让网友觉得此老头和我们四个知青,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和滑稽可笑啊。
       小队最困难的是没柴山,稻草又须留着烧火粪,每家只得花不少钱到几十里的山村去买柴,还需带板车和几个人花一整天才拉得回来。社员自嘲的说“我们的钱都入了炤门”,过去周围都是大树林,不缺柴烧,大办钢铁时都砍光烧炭了,现在的小松树,都是后来栽的。抗战时队里住有日本军妓即慰安妇,白嫩嫩的一指头可弹出水来,她们常赤条条的在小河洗澡,有胆大的年轻人就躲在树林里偷看。其实日本人也发现不了,就镇里有那么几个日本人,要是现在一晚上就把他们杀光了。有个农民说日本人对大人坏,对我们小孩好,给糖吃,还把别处抓来的人杀给我们看:一刀砍去,头与身子只连着喉咙那点皮,吊在胸前摆来摆去。此镇所在的宜昌地区,是中日相持六年的拉锯战场尚且如此,可见说北方地区几个日本浪人就可占领一个县城并非空穴来风。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队有党小组、正副队长、贫协组长、妇女主任、民兵排长、会计出纳,还有一个退伍军人长驻镇财政所当贫宣队。其实干部就是兼职的农民,尤其是副队长因负责派工而必须起早贪黑,比农民更辛苦。农民有权参与队务,财务收支张榜公开,没听说干部多吃多占的事。此外还有保管员、农技员、农机员、赤脚医生等,农药化肥和矮杆稻种已开始使[size=+0]用 。但主要还是“绿肥”,即秋收后撒播红花苕子的种子,春耕后绿茵茵的红花苕子被翻在水田里沤成肥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肥料,既自然又环保,再配合传统的农家肥,生产的食物香
的。美中不足的是绿肥须占 一个冬的田,较适合人少地多的农村,但在化肥不足的情况下,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size=+0]      不知是劳力不足顾不了?还是图简单省事?队里建保管室的土砖是这样做的:先[size=+0]用
石滚将刚收割的水田表面碾平,然后象切豆腐似的切出一块块砖坯,码起来凉干就成了。但水田最肥的表层却成了砖,剩下的就是不肥的生土,好好的一片肥田就变成廋田,长的秧苗黄兮兮的,减产是毫无疑义的了。可能因此而极少见农民建新屋,为何不先将表层土扒拢后用下层土做砖,然后再将表层土还田?另外是烧火粪,烧掉了大量的稻草和有机物,得不偿失,为何不用沤堆肥的方法?为何不用沼气池既可解决缺柴老大难又可沤肥而一举两得?其实当地报纸早已宣传沼气多年了,但建池需要水泥,那时连基本建设的水泥都紧张的还需进口,那轮得上农民去大材小用哦。
[size=+0]       小队通电灯和有线广播,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和柴油抽水机,虽有拖拉机耕田,但主要还是靠牛;水田主要靠渠道自流水灌溉,零星的则[size=+0][size=+0]用抽水机和脚踏龙骨水车。栽秧时花400元买了公社分配的一台插秧机,几个人搞了几天,还不如人工快,因需提前培育专门的小秧苗而暂时没派上用场。那时农业现代化初具雏形,但环境污染也初见端倪,有个水塘因长期洗农药喷雾器而变成褐色,鱼虾绝迹,水草不生,农民对水污染已有所意识,认为有水蛇的水源才能饮用 。其它水塘也风光不再,只有流动的小河和渠道,还保留着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那时没有空气和白色污染,所有生活垃圾都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料,没有如今农村惨不忍睹的垃圾无处不在,只有蓝天白云下的绿色大地,处处是不知名的鸟语花香,叫人如痴如醉;夜晚,又亮又大的银月,又将一切映入黑白分明的梦幻世界。
       大队有三千多人,十个小队,有林场、养鱼池,打米榨油的机械加工厂,还有队办小学,有五个班两百多学生。刚下乡时见镇供销社内外铺满碎瓦,非常显眼,农民说那是前几年因供销社分配化肥不公平,交涉未果,大队长带贫下中农组织将其办公室砸了个片瓦不留。大队长口才极佳,每在群众大会上口若悬河,从抓革命到促生产,一讲就是半天,其口头禅就是“我代表全大队三千贫下中农”,但平时还是很低调的。
[size=+0]       毛主席逝不久,我遇见大队长,他说现在基本建设结束了,种田有农机也
[size=+0]用不了这么多人,人多地少的出路就搞副业。大队办了电线杆场等小企业(即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前身),自己常到一些废旧收购部择点可利用的便宜钢材。在普及大包干后,我见到他在菜市场摆地摊卖蒜苗,昔日气派已烟消云散。不用问,肯定是分田单干和队办企业私有后而各奔 西,或因砸供销社的事而被淘汰了。
        十个小队与大队如十指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个小队失火,烧了几家农舎,大队一号召,各小队纷纷捐木料砖瓦送上门,几天就让灾民住进新屋。临近兄弟大队发生火灾,大队也是响应公社号召,捐物资送上门。
       全民皆兵名不虚传,一天晚上大队命令民兵到小学操场紧急集合,传达毛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各小队青壮年一千多人相继赶到并到镇上游行一圈。因文革初有人持枪武斗,民兵武器都上缴了,因此游行队伍中有的拿着大刀土铳,有的拿着钎担钉耙,有南征北战的老兵,也有新一代的退伍军人。可以想象若这些民兵全副武装后,就是敌人来个加强连,也是有来无回。此情此景,才能体验“将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大海里”绝非空头口号。后来我在建设工地也参加过两次备战誓师大会,主要是号召抓战备、促生产,提前完成任务等等。
       小队保管员是个抗美援朝的党员老兵,每年有伤残费;解放前当过乡丁,后补充到国军而成为解放兵,平时沉默寡言,从不提往事。还有个老兵的经历也是如此,但喜欢聊点往事:有次深夜在街上巡逻,见屋里有亮光,从门缝一看,有个女人光着身子在揉面,原来是个馒头铺,几个小兵都想看,带班的说走走走。苏军欺负老百姓,我们问领导“都是GCD的军队,他们怎么能这样”?领导解释说“他们是加盟国的红军,类似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军队”。都象淮海战役那样死人,哪还有人啰。刚入朝时不知美国人是啥样子,第一次见他们站起来时,嚇死人的,好高啊。
        有个贫农请我帮他写坦白书,原来他解放前也当过乡丁,都是对路过的人打打骂骂,向小商小贩要点吃的等坏事,最恶劣的是他抢了一个妇女的包袱,里面有衣服和钱,其所作所为类似现在的城管吧。
        有个富农,貌似齐白石,老实巴交,不苟言笑,从不跟人说话打招呼,每天总是默默无闻的搓捆稻个子的稻草绳,他老婆也如出一辙,在家搞家务,从不抛头露面。可能是应付形势好交差吧,小队开他批判会,可无论队长怎么引导,大家都一言不发,昏昏欲睡中,鼾声此起彼伏。副队长只好发言,其中两句很有意思:一句是“阶级斗争比阶(方言念‘该’)级斗争更复杂”;一句是“毛主席 要我们贫下中农学哲学,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一折过去、一折过来,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这样才看得更全面”。然后队长也
扯西拉了一通,才散会了事。
[size=+0]       农民对一般地富并不恨,恨的早就镇压了,儿时听老太婆聊天:“旧社会说枪毙棒老二(即土匪或红军游击队),跑去一看,
[size=+0]用
绳子捆成一大串人,原来都是泥腿子(即贫苦农民),哪是什么棒老二啰。解放后说枪毙反革命,一看都穿着毛皮的长袍马褂,原来都是有钱人啰。有个地主对佃户蛮好,我们白天捆起来斗他,晚上工作组一走,就弄好的给他吃。” 土改后地富的劳动和生活待遇与农民差不多,只是历次政治运动使之心有余悸,而相由心生此地富的典型形象。幽默的说,从劳动态度和与世无争方面看,他们是最没缺点的人。当初为防止他们反攻倒算,对其管制情有可原,但对其子女的社会歧视,就有失公允了。
        不过也有幸运儿,我邻居有个资本家兼右派,从针织厂开除到搬运队拉板车,其大儿子品学兼优,还是留苏留学生时就寄钱回家,回国后在中科院研究物理。也有不幸的可怜儿,71年我在山区某大队部采购木炭时,有个貌似地地道道的农民进来向队长说:“活都干完了,明天再干啥?” 因晚上看不清脸,只见身影高大魁梧,朦朦胧胧的仪表堂堂,但言行举止与其外貌极不相符,倒象个憨厚腼腆的大孩子,一看就感觉不正常。待他出去后,队长对我们说:“刚才这人是北京航空学院的右派学生,下放这里十多年了,一直没离开过,也没亲戚看望和来信;孤苦伶仃的,也不知他老家是什么情况?他与农民一起干活时,总是一个人埋头苦干,怕他累坏了,就安排适合他一个人搞的事在一边干,他又不会偷懒,总是提前就干完了。” 此是伤痕文学家的好素材啰,不过光挑逗人们的怀旧伤感是消极的,还要挑明到底是何原因使反右扩大化?那才有警醒后人的积极意义,以杜绝类似人间悲剧不再 “归来”。
       我国对地富反坏右给出路的政策,与苏将地主资本家从肉体消灭相比,还是仁至义尽的。文革初周说“有成份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批判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取缔了高干子女的联动。唯成份论其实是有人整下层而转移斗争大方向,毛却是要整上层而反对群众斗群众。有人把负面效应都推给毛,是不实事求是的。因一个人做得事越多,难免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就越多,我们不能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
        受唯成份论的影响,一起到大队的三十几个知青,经两年大招工,只剩几个成份不好的又呆了好几年才招工,其难言之隐的精神煎熬可想而知。其大多不是表现不好,而是恰恰相反;也不是社队不推荐,而是招工的不敢要,怕回厂挨批评。如有个招工的招了一些印尼归国知青,有人说,“怎么招这么多有海外关系的人?”说者无心,闻者足戒,这可是事关政治立场的问题。由此招工的宁要表现不好而成份好的,也不要表现好而成分不好的,此怪现象叫教育者的贫下中农与被教育者的知青怎么理解、怎么想?我老婆69年下乡,虽经农民推荐,但因父亲曾劳改了几年而被刷下,直到75年才招到一集体企业。福建莆田有个老师,对官员开后门的知青招工不公而愤愤不平,直接写信向毛告“御状”,毛回信并送他两百元。此信作为文件传达全国而家喻户晓,扭转了知青招工的不正之风。农村老三届的回乡青年和退伍军人也有招工指标。其它招工途径就是被国家征地,如铁路从大队穿过,被征地的小队没多少经济补偿,但有几个农民招为铁路工人。
       成份不好的农村青年想跳出农门更是无门,大队推荐上大学的几个工农兵学员,都是有头有脸的干部子女。由此可见,毛的政策初衷是好的,是前瞻性的,但高处不胜寒,有些往往被既得利益的新官僚难以理解,和被见利忘义的歪嘴和尚念歪了经。或许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或老百姓毕竟不是政治家,不可能了解路线斗争错综复杂的内幕,人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对诸如此类的负面效果日积月累就厌烦了,产生逆反心理了。
[size=+0]      因此毛逝后重新评价时,人们大多保持沉默,越是其政策受益者越落井下石,倒是冷眼看世界的局外人还凭良心说点公道话。当以解放思想、宣传法治反对人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size=+0]改开时,正顺应了人们喜新厌旧而求新求变的愿望,为实现小康梦想,就是暂时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4-6-6 08:53 | 只看该作者
友情跟贴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09: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6-6 11:23 | 只看该作者
听老师讲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1:24 | 只看该作者

转过来的,不过我也有同样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3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