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指导光靠例文、靠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有的作文虽然可以让学生按“例文”去依葫芦画瓢,但“画”的毕竟是“瓢”,而不是“葫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示范——写个样子给学生看看。特别是小学生作文刚刚起步的时候,学到了一种新的写作知识刚刚运用的时候,在他们写着写着遇到困难愁眉紧锁的时候,在困难生面对作文题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恐怕没有比老师“下水”示范一下更有启发性、鼓舞性、指导性的了。
作文示范和其他示范一样,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的品格,它可以从实际上直观地生动地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
从1978年至今,我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写“下水文”,采取“下水”指导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归纳起来,“下水”指导有这几种做法:
1.对于难写的作文,备课时即“下水”,指导完后,随之读“下水文”。学生对刚刚接触的事物,对虽已做过,但“理还乱”的事,写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如写游览、参观之类的文章。这时,我指导过后,马上就读“下水文”,现身说法。这对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兴趣都有很大作用。
一次,我带学生游览,回来让学生写。学生听了指导后,一时仍不知从何下笔,于是,我就读了我写的“下水文”的开头和关于描写山的一段,我问学生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听了,好像亲眼看到了那里的山一样。”
我说:“那里的景物,你们感兴趣的一定很多,如险要深邃的皇藏洞,奇特的痒痒树,依山而建的瑞云寺,清澈见底的拔剑泉,等等;你们也一定很乐意把它们写下来。谁能写得像我们亲眼看到的那样,就是成功的。”
这时,我发现面带愁容的学生,大部分眉舒目展了。
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况。这时,我则审时度势地有针对性地选读“下水文”的有关部分,把他们引到“又一村”。如写“游皇藏峪”一文,有几个学生写完了皇藏洞,还想写瑞云寺,但不知怎么“转”,怎么“接茬儿”。我巡视了一下,不少学生段与段之间都不会自然地“过渡”。于是,我就读了我写的山与泉之间的过渡句:
“没来这里以前,有位来过的老师再三叮嘱我:‘你们到了那里可千万别忘了看拔剑泉,那是刘邦一剑插进石缝,用力一拔引出来的泉水。’”
读完后,我请学生评评这样过渡有什么好处;想想如果写别的景物,还可以怎样过渡。学生经老师一“示范”,再一讨论,顿开茅塞。这时的示范,有明显的生发想象的作用。人的思维火花,往往就是被别人的一句话、一个问题激发出来的,“抛砖”有时确实能引出“玉”来。再说,我们抛出来的东西总比“砖”好一些吧?
对困难生,我则“放宽政策”,有时我把“下水文”交给他们看,允许他们仿写;刚接班,甚至允许他们笔述我的文章内容。要承认差别。当困难生还不会“走路”时,“拐棍”就不可能而且不应该丢掉。
3.较为容易写的文章,待学生写好草稿后再读“下水文”。这种方法我经常用。对较容易写的作文,题目一出来,我一句话也不讲,放手让学生写——先尝试一下再说。草稿收上来,我根据存在的共性问题,修改或重新写出“下水文”,然后再指导。这样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
有一次,我让学生写“大扫除”。大扫除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不少人却写得不具体。指导时,我从一篇草稿里选了这样一段有代表性的话,念给大家听:
“擦玻璃的同学行动很快,他们站在窗户上认真地擦,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
然后,我又念了我写的一段:
“‘大扫除现在开始!’老师的话音还没落,擦玻璃的同学就出现在窗台上,谁也没注意他们是怎样上去的。李玉伟先用湿抹布把玻璃擦了一遍,再用卫生纸擦,对难擦的小灰点,她就用手指甲刮。每擦完一块,她就跳下窗台,歪着身子看看,看看还有没有不干净的地方。有时,她还拉着别人看呢!我走到她跟前,表扬说:‘李玉伟擦得真认真!’她笑了,眼睛变成了一对小月牙,但嘴却抿得紧紧的。她身旁的曹敬云没有笑,但是我发现,她擦玻璃动作却加快了。”
读完了,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段同是写擦玻璃的文字有什么不同,老师写得好在哪里。由于老师和学生写的是同一件事,所以师生感情极易交融,学生听来特别亲切,几乎用不着老师讲,他们就会看出自己文章的毛病,悟出修改的方法。这种“下水”指导的优越性,是任何别的指导所不能比的。
“下水”指导,也不一定非读“下水文”不可。如果自己教的班时间较长了,或者学生写的某一篇作文已经比较好了,就少读或者不读了。但写还是要写的。也许是由于习惯了吧,每当我为学生酝酿好一个作文题后,就随即列提钢,打草稿。我认为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
是的,不要怕“下水”,不要怕我们的文章写得没有文采。只要“下水”,就会悟出指导的法门,学生就会从我们的示范中得到启示,受到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