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40|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刘美松的《欠条》轰动了深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3-8-29 15:31 编辑

      8月25日,就在赤壁本土召开副市长刘智毅作品座谈会的那一天,另一个姓刘的赤壁人刘美松在亚洲最大的单体书店——深圳中心书店举行了他的新作《欠条》的首发式。                
     首发式现场座无虚席,盛况空前,那个阵势,那个人气,不像是一本书的首发式,倒有点像是一个演艺界明星的演唱会。
     刘美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写诗名世。但他这次出版首发的却是一本与诗歌毫不搭界的书——《欠条》。
      三年前的8月25日,刘美松不带一分钱,从深圳出发,花了100天时间,自驾车行程28510多公里,走了30个省份和直辖市,写了222张欠条,赊账48272.5元。《欠条》就是他这100天的真实记录。
       “他看的不是风景,是世态人心”,深圳特区报以这样一个标题高度概括了刘美松此举的积极意义。
       当人们感觉诚信和信任越来越稀缺的时候,刘美松用自己的行为在展示诚信,在寻找信任,在建立信任。因为稀缺,才弥足珍贵。
       深圳当地媒体不惜版面和时间,做了深入的报道,凤凰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都做了转载。      主要的报道链接附后: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249199/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8/24/28979753_0.shtml
      http://finance.qq.com/a/20130828/006015.htm

《欠条》封面


刘美松在签售


是不是有点像在看明星


右一为刘美松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3-8-29 10:48 编辑

深圳特区报的报道:
他看的不是风景,是世态人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 婷 实习生 叶泳诗/文

  
  三年前的8月25日,刘美松从深圳出发,自驾车行程28510多公里,走了30个省份和直辖市,写了222张欠条,赊账48272.5元。三年后的8月25日晚,刘美松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了《欠条》一书的首发式,他还邀请了一路上帮助过他的人到现场,向观众讲述这一百天的故事。
  2010年8月25日刘美松从深圳出发,直至2010年12月2日他安全结束行程,回到了出发地深圳。刘美松这趟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看世态人心。他用这一百天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身无分文的人,靠诚信支撑完成旅途。《欠条》艺术记录下这一路上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感受。
  每次他需要花钱的时候,就向陌生人伸手借钱,并且打下欠条——而三天内,他的太太一定会通过网银将钱还给对方。他作出了统计,这一行程实际时间577小时,沟通占用时间153.7小时,占行程时间26.63%。他到访191个加油站,挑战加油站156个,成功51个,成功率32.69%。挑战酒店53次,成功16次。他认为在这旅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他并没有想过要改变社会,他相信社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他在后记中写道:“有梦想,不孤独”。他想通过不带一分钱开车走完全国的形式,用自己的诚信呼吁社会关注诚信,尊重诚信。
  在《欠条》一书中,不仅用文字记录着这一路途的故事,还有他到每个地点拍下的照片,路程地图、欠条、短信、银行电子回单等等,完整地展现了这一百天的点点滴滴。“这本书的写作没什么难度,只是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心,我把其中一些最艰险的场景弱化了。”刘美松说。
  刘美松说:“我出发前是130多斤,经历旅途后成110多斤。”在这路途中,他吃得最多的是方便面,他甚至因为缺少摄入蔬菜,嘴巴出现了溃烂,但在他的书中写道:“我开始准备泡方便面,享受这美好的夜晚。”这一路上他都是以这样乐观的态度面对种种的困难。
  他车子的两个轮胎在戈壁滩上都爆掉,因此他打下最大数额的一个欠条——5742元。书中写到了他“上下奔波的疲惫,多个小时未进餐……”而这种种困难并没有让他放弃。山海关是他挑战住宿数最多的地方,他差点就要露宿街头。他去了11个酒店,但都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于是他就把车子停在其中一家五星级酒店停车场,打开睡袋准备在车里过夜,最终,酒店领导还是愿意让他到酒店住下。一路上,他疲惫不堪,但他收获到了各地陌生人的信任,写下了222张欠条,支撑他这一旅途的顺利完成。
  “我们这个社会缺少什么?缺少信任。在一个信任缺失的社会,我们该怎么做?那就是挑战信任,建立信任。我愿意用我所谓的冒险之旅,来证明我们的社会,只要诚心,信任仍在。只有诚信,才是我们个体的人在群体中的立足之本,我们需要它。”刘美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3-8-29 11:00 编辑

深圳晚报报道:
刘美松和他的222张“白条子”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回放
    222张欠条2010年8月25日从深圳出发,深圳市民刘美松口袋里不带一分钱,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场名为“诚信出发:一人一车,身无分文,100天游遍天下”的行动。12月2日回到深圳,行程2.8万余公里,打了222张欠条,涉及金额超过5万元。一路上所欠的费用,都已如数归还。
    刘美松?就是那个不带一分钱,开车走遍全中国的人,这么一解释,许多人会啊的一声,仿佛全都明白了。因为本记者与他十几年的朋友,心里的这个人又与众不同。首先是他的名字,我并不叫他刘美松而叫一回。一回是他的笔名。
    跟一回因为诗歌认识,成了不远不近的兄弟,坦率、真实,可以骂娘,正是我喜欢的。第一次见到他,以为他是一个农民,他也这么看我。后来发现他真是一个农民,种田兼营捕蛇,还做过搬运工、小贩等等。他也发现了我这一点。也许因为都是农民吧,就有些投缘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屁都敢放。农民嘛,哪有什么讲究。
    1996年穷途末路的他进了深圳城,做了穷途末路的农民工;我比他高级点,文字民工,没有“农”字。再后来,他又比我高级点,成了老板。他成老板是没有办法的,性格使然,就像有人天生是罪犯一样。个中道理,跟他玩过一回“不带一分钱”后,我更恍然大悟。
    那次出行前两个月,他跟我提起过这回事,要不带一分钱,开车走遍全国。但是你知道,我根本不信。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开始还相信妈,自从代孕事件出来后,连妈都不信了,纷纷拖着老妈去做DNA。直到2010年8月25日早晨,他给我发来一条短信,大致内容是:今天早晨,在特区报门口,诚信出发,不带一分钱开车走遍全国。我倒是想看看热闹,但因为在外地,赶不回来。
   后来见到了新闻,依旧将信将疑,直到有一天,跟了他一回,才明白他玩的是什么。
   这年国庆节前,与朋友约好了去银川。有好事者把一回出行的线路图放在广东诗人俱乐部论坛上,诗人与或非欣喜若狂地跟帖说她要回兰州老家,刚好可以跟一回哥哥见面了哈哈哈。我闲得无聊也跟了个帖,说去银川,说不定也可以见面云云。然后我就接到与或非的电话,用极其肉麻的口吻说了许多动听的话并描绘了一番我三个男女以及兰州诸诗人见面的美好情景和美食。我经不起诱惑,改了机票于9月24日飞往兰州。
    别的不说了,说第二天搭刘美松的顺风车去银川。
    一上路,一回的第一件事就是加油。我说你油箱的油还挺多,他摆了摆手,很严肃地说,NO,这是洋话,我是遇油站必进,没有钱,就要多碰运气。在滚滚的黄河边,他把我扔在路边,一个人开车进了对面的加油站。过了好一会儿,见到一回开车回来,脑袋伸出车窗朝我招手,样子十分得意。“加到油了?”“没有。”
    出了城,又见一个加油站。这回他还想把我扔在路边,我不干。我说我装着不认识你。他想了下,OK。
    一回前脚进,我后脚就跟到了。他手里端着一本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向一名20多岁身穿中国石油服装的小姑娘讲他诚信出发的故事,小姑娘一脸的茫然与尴尬,最后只剩下一句话:“我没有钱,我真的没有钱。”来了一个小伙子,先瞅瞅我们,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一回又跟小伙子讲他那个故事。小伙子一脸疑惑,不时瞅外面的天空,大概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讲了二三十分钟,无论一回讲得多么动听,对方始终咬住人民币不放松。失败。继续前进,不到几百米又是一家加油站。我们一前一后进去。一回找到了站长,一名见多识广的中年妇女,镇静自若,游刃有余,几句“凭什么相信你”就把嘴皮好过宝刀的一回问得阵阵哽塞,又斜睨着我问:“你又是干什么的?”我本想说打酱油的,一回却先开口了,说我是他的随行记者。呸,想得美。人家嘿嘿冷笑两声。失败,彻底失败。快到11点了,我们还没有上高速公路。我说:“我给你加一桶好不好?”一回说:“不行。”我有点烦。天天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想一想,顿时有一股波涛般的压力涌过来,再想一想,100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压力就铺天盖地。还有汽车坏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被人打劫怎么办?想到这些,就觉得一回有病。如果不是因为我赶路,求他,可能捱到天黑他也要在兰州加一箱油。当然最后我还是说服了他,给他加了半箱油,他给我打了欠条。在高速公路开了一段之后,我们又进了一家加油站,这次他彻底把我扔在厕所里,一个人去了。过了20多分钟,他朝我招手。一脸高兴。失败。4个加油站没有加到一滴油。我很为他担心,这样的旅行也太痛苦了吧,反正我已经受不了了。又见到一个加油站,他又把我扔在路边。对他的所作所为我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很高兴蹲在路边看草。过了七八分钟,一回朝我招手,又是一脸的高兴。他身边有一名穿着下午阳光一般颜色服装的女子,约20岁。一回说,马康同意给他加油了。成功了!我都有点不敢相信,但是的确,这名穿着下午阳光一般颜色服装的女子同意借100元给他加油了。我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高兴,类似于打麻将一把大和摸到最后一张牌,和了,靠!《欠条》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快三年了。我是说,从跟一回的那一年算起。房价差不多翻了一倍,肚子大了一圈,生了两场病,至少有三个朋友不在了,我曾经送过他们。而这三年来,一回那本书偶尔在我脑子里浮现,见面问他:书呢?他说快了,直到2013年8月22日晚上,我见到了那本书:《欠条》。我迄今见到的最漂亮的书之一。我是不会夸人的,但我真的找不到别的词汇。一本记载着他一人驾车从深圳出发,不带一分钱,一百天走遍中国的故事的书。这个故事3年前开始在新闻媒体出现,至今搜索起来,依旧铺天盖地,像下了一场雪。
     其实这样一件事对于读者来说,无非是新鲜好玩。但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来说,则完全是找死,用他的话说: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一定要给自己出些难题,看脚丫子挺好的,于是找块石头把它砸了。痛才舒服,难受才幸福。这就是生活,不同的人性。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相,更大的原因源于内心,源于那川流不息的血。你说不清原因,剔除道德秀部分,也许是为了远处的风景,也许仅仅是内心的绝望或满足。总而言之,就像登山者所说,因为山在那里。这并不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哪怕你有钱和闲。我跟着刘美松玩了一回,就明白,这是一件多么痛苦且不要脸的事。因为你如果哭的话,就做不成这件事;因为你如果太尊严的话,就做不成这件事。多少冷眼,多少白仁,多少邪恶的嘴脸。这些都可以忘记,最后记住的是温暖,收获的是一份人间真诚。因为少,更加珍贵。而且,他把这许多的故事又给了别人,使许多人同样拥有了一份温暖与真诚。我认为是这件事最大的价值。
    哪天再上路,叫我一声吧,一回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3-8-29 11:02 编辑

深圳商报的报道:刘美松携《欠条》来深“清账”
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文 韩墨/图


  8月25日晚,深圳中心书城南台阶座无虚席,刘美松携新书《欠条》跟所有的亲朋好友来“清账”。他的部分“债主”应邀前来见证他的新书发布仪式,同他一起回忆当初从怀疑、纠结走向信任的过程。刘美松现场展示了一张长达十米的欠条,他的故事和图片引发了现场读者热烈的回响。

  三年前不带分文出发

  三年前的8月25日,刘美松从深圳特区报社门口,诚信出发,不带一分钱,用100天时间开车走遍全国。他坚持,一不乞讨,二不打工,三不要赞助,全凭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过路费、加油和住宿。除了吃饭由各地朋友接待以外。

  结果100天走下来,沟通成功的住宿只有26%,而加油则多达40%。最快的一次沟通在天津,35元的过路费,花了不到两分钟搞掂。除此以外90%的沟通都是峰回路转,受尽白眼和质疑,有时候更被撵来撵去。而刘美松认为所有的事情坚持下去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最终他靠着自己的韧性,打了222张欠条,欠了5万多元,坚持走完全程。把诚信的酵母撒遍他行走过的每一段路程。

  三年后的8月25日,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和过程整理成一本新书《欠条》,为的是跟当初支持他的亲朋好友“清账”作个交代。刘美松在现场感叹,钱能还清,但是欠的人情是还不掉的,他会铭记一辈子。

  放大路程中的温暖和美好

  深圳晚报记者李晓水也是刘美松的好朋友,他在现场说,刘美松的222张欠条说明他很二,整个行为也很二。他当初搭刘美松的顺风车从兰州到银川,一路看刘美松遭白眼遭拒绝,觉得他自讨苦吃。但直到一个叫马康的女孩子同意借刘美松100元加油时,李晓水的感叹是,就像打麻将一把大和摸到最后一张和牌,很爽!

  刘美松在当晚的现场回顾得更多的是温暖。在中秋节碰到深圳车队被编入第四号车,一路享受团长代交车费,管吃管住的同乡温暖。还有在路上碰到的一对年轻人正好在他返重庆时结婚,他们邀请他当证婚人,刘美松调侃说,自己是惟一一个没有带红包的客人。而当初的新郎官郑茂昨天在现场也调侃,“我同样没有给证婚人包红包。”

  刘美松最难的一次在山海关,他挑战了11个酒店,一直到晚上11点半住处还没有着落,最后他打算停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停车场,拿出睡袋,准备在车上过夜时,保安敲他的车窗,他以为这里也不让他停,正沮丧时,对方却回答,请示了领导,让他回酒店住。喜出望外。

  《欠条》不是游记是人情账

  翻开《欠条》,不管是看目录,还是看内容,第一眼都容易怀疑是一本游记,天南海北,最南到海角天涯,最北到漠河北极村,还远到西藏,北至乌鲁木齐,足迹遍布全国,所到之处自然摄影留念。但仔细读来就知道,这本书里没有什么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介绍,即便有也是陪衬,主题仍在他与人之间的交道,再怎么打欠条,加油住店过高速路口。

  “你一路看来,不免看得揪心又灰心,在这样一个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当下,不仅要跟陌生人说话,还要跟人家借钱,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某种程度上讲,刘美松沟通遇到的难度有多大,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有多低。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哄骗的年代,刘美松有以身伺虎的勇气,以自己为砝码,投身出去拷问世道人心,这个举动的意义非同一般。在西藏车陷入泥泞地,前无出路,后无退路时,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觉得自己有毛病,找罪受。那是他此行最低潮最绝望的时候,只有相信自己。

  而对于此行的意义,他很清醒,他觉得自己改变不了社会,但最起码可以传递信任。当那些半信半疑,或者干脆赌一把的人把钱借给他时是如何的忐忑不安,他会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家人说起这件事。可是过了几天,当他收到还回来的钱时,他同样会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大家。起码传递了一种信任,为这个社会输入了一点点正能量。

  很多人为什么失败?走了99步,少走了一步。其实往前每走一步离成功就近了一步。刘美松说,上海有位朋友看了他的行程后,也想效仿,结果在第一个收费站没有成功就放弃了。刘美松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再走一遍,未必还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29 10:47 | 只看该作者
南方都市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好作品都是来自于生活中最真切的感受。祝贺刘老师新书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29 11:21 | 只看该作者
之前看过刘老师不带一分钱走天下的报道,当时看到是赤壁人的很惊叹,现在知道刘老师是赤壁的大家,更是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29 12:01 | 只看该作者
100天的历程勾勒出对人生的历练,222张欠条诠释出对社会的信心,28510多公里的旅途展现出对心灵的洗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29 12:1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需要激情{: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29 12:24 | 只看该作者
我要是身上没钱我是不敢出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16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