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七千年古乐器再现赤壁之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4: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剧团赏《长江》
七千年古乐器再现赤壁之战
记者刘婧 通讯员刘佩
大型交响音乐诗画《长江》昨晚在江城上演,本报爱剧团10名读者观看了该剧,并亲身感受到来自7000多年前的古乐器——埙的魅力。据介绍,大型交响音乐诗画《长江》是中国音乐界第一次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来描写长江全貌的音乐作品,该剧由交响乐队、合唱、独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组成。
《长江》乐章安排是地图
昨日,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向记者介绍,此次来汉阵容庞大,交响乐队有140人,合唱团有70余人,演出共有12个乐章,分别为《源头》、《江岸》、《悬棺》、《神女》、《赤壁》和《平川》等。
此次来汉,刘光宇改编了《卜算子·君住长江头》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终见君,共饮长江水。”他表示,该剧如果能得到武汉观众的认可,那将是最欣慰的事情。
七千年古乐器描绘赤壁之战
为了让观众更有亲切感,刘光宇介绍说选择的乐章和乐器都是走亲民路线。比如乐章安排上,就像整个长江的地理走势一样,比如《源头》等,融入了藏族元素;到了《江岸》时,加入了川东地区的号子、年宵等民间乐器;到《平川》,又有评弹等戏曲元素出现;最后长江入海,花腔女高音的高歌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在现场,乐队运用了多种音乐形式,如二胡、琵琶,还加入了中国古琴曲《梅花三弄》、川剧中的打击乐、西藏民歌以及大家熟悉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乐曲。
据刘光宇介绍,在《赤壁》片段中,乐队带来了最为独特的乐器——埙,这种乐器在我国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为了表现赤壁之战的血雨腥风,埙那特有的低沉之声似呜咽似低语,将人带入当年的古战场。
爱剧团读者魏新志表示:“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第一次见识到用交响乐的形式来描绘这熟悉的江河,感觉很亲切。”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暖暖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热线首页及新闻频道。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4-17 14:49 | 只看该作者
八千年古乐再现赤壁之战 [复制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7 14:5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邀请来赤壁演奏下咯,市场还是很好开展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7 14:59 | 只看该作者
我还以为我们赤壁市发现了文物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8 00:4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听过埙这种乐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2-2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