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7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明星涉毒被接连曝光”成网民关注禁毒话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田律师 于 2011-6-29 21:36 编辑

  随着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关于禁毒的讨论近期在网上持续升温。明星涉毒、新型毒品和戒毒康复,成为网民热议的三大“禁毒话题”。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涉毒接连曝光,令网友大感失望和痛心;新型毒品加速蔓延,同时吸食人员低龄化,令网友深感忧虑;如何戒除毒瘾仍是世界性难题,在强制戒毒之外,社区戒毒康复不可或缺,网民呼吁社会各界应对戒毒人员给予更多人情关怀。

  【聚焦一】明星涉毒接连曝光,公众偶像因毒沦落

  近日,一篇“曝光20位明星吸毒前后恐怖对比照”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篇帖子搜集的吸毒明星名单上,莫少聪、满文军、含笑、谢东、萧淑慎等名字赫然在列。曾经英姿勃发、光彩照人的明星艺人们,吸毒之后精神萎靡、面容憔悴,有的还呈现衰老、肥胖和疱疹等症状。

  娱乐圈为何屡屡传出明星吸毒的消息?有网民分析认为,涉毒原因有很多,除了毒品本身具有成瘾性以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你不抽就进不了那个圈子,人家以你不同心而拒绝你。当然有很多人是不自觉进入其中不能自拔,把这当成时尚的事,觉得潮人才会玩,刚开始玩的时候有些好奇,没想过会沉迷上瘾,还会去向别人炫耀。有人是因为精神空虚,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乐子”。还有人是为了所谓的“艺术灵感”。

  (网言网语)每次明星涉毒落网都在网上引起热议。百度搜索“明星吸毒”,可以找到300多万条记录;天涯社区中一则有关明星吸毒的帖子浏览量达55万多次;最近几天,新浪微博关于明星吸毒的讨论达12000余条。网友“彭新亮亮”说:最近明星吸毒的事件越来越多,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一言一行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对青少年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这种现象令人忧虑。网友“王文颖蜕”说:明星吸毒,道德底线何在?如果整个社会如此沉沦下去,我们将怎样面对下一代?

  (记者观察)毒品猛于虎。以身试毒者,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不能逃离毒品的魔掌。作为公众人物和青少年偶像的明星,本应洁身自好,给人展现好的形象,给青少年树立好的榜样。但一些明星相继沦为“瘾君子”,实在令公众和粉丝们痛心失望。前车之覆,后车当引以为鉴。

  【聚焦二】新型毒品快速蔓延,吸食人员“低龄化”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近年来,合成毒品即“新型毒品”呈现快速蔓延的势头,同时吸食人员呈现出明星的低龄化特征,许多网友对此深表忧虑。

  据有关资料介绍,新型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和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新型毒品则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冰毒、摇头丸、K粉和**等都属于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滥用主要发生在娱乐场所。专家指出,年轻人往往认为这些毒品的成瘾性较低,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新型毒品会导致很强的精神依赖。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心理渴求,使用一次或几次之后,因再想体验那种感觉,原来的用药剂量就不够了,于是不断加大用药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新型毒品会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危害,用药以后可能发生伤人、自残等暴力行为,新型毒品还容易引发性犯罪。

  (网言网语)最近几天,新浪微博中关于合成毒品的讨论近3000条。“浙江上虞**”官方微博说,新型毒品迅速蔓延,式样繁多的毒品给青少年很大诱惑,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轻信他人、交友不慎,或逆反心理、逃避现实,或追求时髦、刺激享乐,或受毒贩引诱,以及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认识。有网友说,“溜冰”(指吸食冰毒)会变成神经病一点都不假。网友“幽香谧语”呼吁,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应该加大查处新型毒品的力度。

  (记者观察)新型毒品之害并不亚于传统毒品,甚至比传统毒品危害更甚,其危害不仅包括精神依赖性,还包括隐蔽性和迷惑性,以及对青少年的毒害。一些青少年对新型毒品之害缺乏认识,抱着好玩和刺激等心理吸食毒品,一旦沾上往往就不能自拔。加大打击新型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危害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聚焦三】创新戒毒康复模式,对戒毒人员更多人性关怀

  我国禁毒法实施后,戒毒帮教机制作出了人性化的调整,从原来强制性隔离戒毒为主,调整为社区戒毒康复与强制隔离戒毒相结合的模式。

  但不少网民指出,目前社会上对戒毒人员的歧视仍然存在,戒毒人员难以融入社会,与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不无关系。国家禁毒委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的理念,进一步创新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建立完善更具人性化的戒毒康复模式和以安置就业为核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给予戒毒人员更多关心体恤,使他们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有学可上、有业可就。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社区戒毒康复的有益探索。如云南省开远市“雨露社区”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以集中就业和真情关爱为核心,有效破解戒毒人员“融入社会难、重返吸毒易”的难题。云南各地妇女组织成立了“女子禁毒护村队”等6000多个民间禁毒防艾组织,在禁毒防艾宣传和帮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南各地成立了“妈妈禁毒联盟”,结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帮教工作。

  (网言网语)“平安梅州”官方微博说,当戒毒者出现生理、心理依赖危机或再遭受诱惑时,家庭和社会要及时给予监督、帮助和鼓励,及时与**机关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阻止他们再次染毒,帮助成瘾者脱离接触毒品的环境,以提高戒断率和巩固率。许多网友晒出社区戒毒康复的见闻和成效,呼吁人们对戒毒康复人员给予更多关怀,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记者观察)如何彻底戒除毒瘾,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戒毒人员复吸率高、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有待破解。以集中就业和人性关怀为重点的社区戒毒康复是一种有益探索。我国戒毒体制调整之后,强制戒毒职能划归司法部门,**部门原有的强制戒毒所应盘活资源,用于社区戒毒康复。同时,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在资金上、人力上给与资助和支持。(记者伍晓阳、吴晓颖)

    版主点评:作为律师,办理过多起贩卖毒品的刑事案件,这些贩毒案件里,有许多吸食者的陈述,让人触目惊心。现在新兴的毒品不再是仅仅只海洛因,有K粉、摇头丸、冰毒、麻姑。。。。。。这些新兴的毒品对于人的大脑神经损害极其严重,让那些吸食者迅速变成不正常的人。特别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别人的怂恿去染上毒品,结果只有一个:毁掉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6-26 21:55 | 只看该作者
天作孽尤自可,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2:03 | 只看该作者
至尊 发表于 2011-6-26 21:55
天作孽尤自可,自作孽不可活!

点评很到位,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6-26 22:08 | 只看该作者
远离毒品 保持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2:14 | 只看该作者
女大学生受蛊惑贩毒获刑 建议年轻人看《奋斗》
作者:曹一莎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编辑:梁辉 | 更新时间:2011-6-24 15:06:59 【字体: 小 大 简 繁 】295



李莎(化名)接受采访




  ●大学生、女毒贩、阶下囚……这些迥异的身份符号,都刻画在26岁的她身上


  ●她两次运毒被判刑11年,狱中反悔“是欲望、无知和固执害了我”


  ●她建议80后、90后,多看电视剧《奋斗》,脚踏实地做人,为梦想真实奋斗


  还有1年就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务员笔试第二名,课余时间还经营着一家服装店……2007年的夏天,李莎(化名)的生活,看上去比很多同龄人都要好很多。


  但就在那个夏天,因为一念之差,李莎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毒贩为伍,将高纯度海洛因绑在身上,两次参与运毒;第一次“顺利完成”,第二次贩毒时事发被抓,李莎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刑11年。


  成长严格管教下的叛逆女孩


  在四川省女子监狱心理咨询室,26岁的李莎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采访。


  李莎是家中独女,母亲从小对李莎很严格。中考填志愿时,李莎想读职业学校,但妈妈偷偷改了她的志愿,强迫她读当地最好的高中。高考填志愿时,“我想选养生、美容美发类专业。”李莎说,可妈妈坚决不同意,多次激烈争吵后,李莎最终放弃初衷,报考了宁夏某高校。


  2007年元月,她的闺蜜黄欣,在学校不远处开了个服装店,李莎常免费帮黄欣看店。当年,李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考取家乡的县财政局公务员考试第二名。但梦想自己做老板的李莎,再次和父母的安排“对着干”,“我不想当公务员,不想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歧途初次贩毒“懵懂不知”


  2007年暑假,李莎通过黄欣认识了张某和金某。黄欣说,“他们在云南做大生意,很挣钱”。黄欣以“暑假去云南做商务谈判”为名,帮张某和金某物色人选运毒,并告诉李莎。出于对闺蜜的信任,李莎答应同去。黄欣又找到另一名女同学,三人飞抵云南后,金某将几大包东西交给两名女大学生,并让她们绑在肚子上,坐汽车返回宁夏。


  李莎说,回到宁夏一个小时后,她发现银行卡上多了2.3万元,分给同去的女大学生8000元后,李莎轻松挣得1.5万元。后来才知道绑在肚子上的白色粉末竟是毒品海洛因。“我当时吓坏了,反复跟他们说以后再也不做了。”


  铤而走险再次运毒


  后来,黄欣说想撤资不做服装店,李莎想筹钱将服装店盘下来,但父母劝她要好好当公务员。此时,张某和金某再次找到李莎运毒,言谈间,还透露“知道你家住的地方”。面对金钱诱惑,出于对家人安全的考虑,李莎也想再挣点钱盘下服装店,她决定再次铤而走险。


  “第二次运毒,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从上车开始,我就很紧张,喘不上气来,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李莎说,由于太紧张,加上不熟路线,她坐错了车,并没有走计划好的路线。走到四川省宜宾市境内时,两人乘坐的大客车被拦下,缉毒警从两人身上搜出大量海洛因,总重高达2600多克。


  警方随后抓获了张某、金某和黄欣,在抓捕过程中,李莎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


  反思不断膨胀的欲望很危险


  “与母亲关系紧张,对我的成长十分不利。”李莎说,“直到在女子监狱待了一年多,有次母亲寄来信,随信附上厚厚的一本日记,我这才知道,每次打我之后,妈妈都详细地记了下来。原来妈妈一直都很关心我,可惜我以前不理解她。”


  李莎说,自己从小性格好强,长大后身处复杂的社会,面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没能抵制住不断膨胀的欲望,才会误入歧途。李莎说,“刚毕业时,一切从零开始。有些年轻人可能会像我一样,接受不了一点点去奋斗,去争取,这种心态很危险。”李莎建议,刚毕业的80后、90后们,多看电视剧《奋斗》,脚踏实地做人,为梦想真实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老李飞刀630 发表于 2011-6-26 22:08
远离毒品 保持健康!

您的意见很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6-26 22:38 | 只看该作者


是该整治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2:40 | 只看该作者
法律师爷 发表于 2011-6-26 22:38
是该整治一下了。。。

明星涉事所参生的后果更严重,模仿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6-27 12:48 | 只看该作者
带分,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6-27 13:16 | 只看该作者
前天新闻台为这个还做了专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4-28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