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蟲蟲飛 于 2011-11-16 09:31 编辑
对干部制度的几点想法
久居京城,且两耳不闻窗外事,颇有点像“桃花源中人”了。今年,正值全国上下干部换届之际,到外地走了走。所见所闻,很有些感触。
万丈高楼平地起。全国有几十万个村级行政组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对村级干部进行“海选”,目的在于加强基层行政组织的建设。但听到朋友讲的那些村选中的趣闻轶事,却使我笑不起来,心情反而沉重,也随之产生疑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至今,我们的主流专家们就在媒体上连篇累牍的讲,中国国民素质不高,不适合搞“普选制”。那么,为什么偏偏要在“素质低”的农民中搞海选呢?这不是知行相悖吗!
五十多岁,正值人生的壮年,人生经验丰富,儿女也已长大成人,没有什么负担,正是为国效力的黄金时期。可是,有些地方,干部一过五十岁,就“革命到底”了,或退休,或“改非”。这是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老干部”要退下来,按惯例,要普遍上调一级,副科升为正科,副处升为正处,威望高一点的,还要弄过“调研员”、“巡视员”。年复一年,届复一届,这些“隐官员”、“隐开支”是多少?倘若把干部的在岗年限延长10年,工作效率会高得多,财政开支也少得多。为年轻人“腾位子”?年轻人的成长,并非只有升官一途。再说了,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他会依靠自己的奋斗崭露头角。而“少年老成”的庸才,你把“位子”让给他又如何?能对党的事业、地方发展起作用吗?
为了防止腐败,对干部任职采取“回避”制度,党政一把手和强势部门的领导,实行异地作官。事实证明,这并未遏止腐败。官员要廉洁,除自身官德修养外,还怕党纪国法,怕社会舆论。他如是本地人,在位时违法乱纪,或无所作为,老百姓就会唾骂他及他的亲友、子孙。他退下来也不得安宁。他就怕这个“舆论监督”。所以,在本地为官,他就得战战兢兢,竭力去造福一方。再说,各地情况不一,方言差异很大,一个外地官员,要熟悉市情、县情,听懂方言,没有一年半载不行。当你情况熟了,人熟了,就又要换位子了。所以,这种作法,既对官员不负责任,也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负责任。某个县级市,10内年换了六任书记、市长。每来一个新书记,就要换一批干部,换一种发展思路,导致这个市10年不得发展。唯一的收获就是这六任“镀金”式书记、市长,一个个都升到厅官。
我是一个闲人,写这些东西,也只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但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希望有一种好的干部制度,既利于干部成长,又利于提升天下苍生的福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