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6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成君忆“水煮”赤壁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君忆“水煮”赤壁文化
(成君忆在
文化赤壁
论坛上的发言)
    各位父老乡亲,我在这里先提三个建议,然后再提几个问题。
    第一个建议,我们应该向有关方面申请“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现在,全国已经有了两个“三国文化之乡”,一个是河北的涿州,一个是河南的许昌。据我了解,襄樊也在积极活动,想成为中国的第三个“三国文化之乡”。我以为我们赤壁市也应该去做一些工作,而且完全有理由把这块牌子拿到手。从城市营销的战略上讲,这毕竟是一块很重要的牌子啊!
    第二个,我跟很多人谈到过赤壁的方言——我们应该向国家申报,把赤壁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座的很多专家都知道,赤壁方言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的韵味和特点,具有很好的文化学研究价值。事实上,这也体现了赤壁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色。
    第三个,建议设立赤壁市的市庆日,或者“三国文化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四个,春夏秋冬各有一个,一个是春节,一个是端午,一个是中秋,事实上还有一个节日,可能大家都忘了,那就是冬至。在广东,在港台,在东南亚,人们对这个节日依然很重视。赤壁大战的纪念日和冬至之间相隔得非常近,大概只有两三天的时间,我提议把冬至这天作为我们的市庆日,或者是“三国文化节”,作为我们这个地方上的一个节日代代传承下去。冬至原本就有很多的习俗,我们可以还移风易俗,创造一些新的过节的办法。
    这是三个建议,另外我想提一些跟赤壁文化有关的问题。我在赤壁这个地方长大,在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也有很多老师和小时候的朋友,我对于赤壁文化从小还是受到过一些熏陶的。我要特别地说到一个人,就是敬爱的冯金平老师,他在考证赤壁的历史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谈到三国文化,它不光是历史学的问题,还需要从文化学的层面上做很深入的探讨。叶梅老师刚才提到过羊楼洞的文化,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她对文化的描述跟别人不太一样。她眼中的文化,是一种存在,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存在。而在很多人眼里,文化却是一种商业性的包装。那么,我们所说的赤壁文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真的理解赤壁文化的存在意义吗?
    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如果我们连赤壁文化的含义都不理解,就在这里谈论如何利用赤壁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恐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吧?在我们这个远离古代历史的现代社会,不仅仅是赤壁文化,就连文化这个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通常谈论的都是文化的形式问题,对文化的内容究竟有多少涉及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比如说到三国,我们除了知道那些三国故事之外,真的理解三国文化的内涵吗?
    昨天我特意到冯金平老师那里去拿了一本《三国演义》。这个版本非常有意思,它有一个前言,反映的不是三国文化,而是写这个前言的作者——何磊先生自己的文化。有很多人都跟这位何磊先生一样,仅仅是读了一些三国故事,然后就在那里自以为是、自圆其说、自鸣得意地发表各种观点,并且俨然学术权威自居,其实呢?他们真的了解三国文化吗?我问问在座的各位,你的父母,或者你们的妻子,他们知道你的许多故事,但他们真的理解你吗?所以我说,所有的文化都是发言者自己的文化,请不要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三国那个时代。
   《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但它伟大在什么地方? 《三国演义》究竟演的是什么义?
    比如桃园三结义。有些专家告诉我,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虚构的。那么我要问的是:如果桃园是虚构的,那又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桃园,而不是梅园、杏园、竹园?
    还有赤兔马。赤兔马最初是董卓送给吕布的礼物,后来又成了关羽的坐骑。一匹马正常的服役时间是15年左右,可是从吕布开始到关羽走麦城,赤兔马的服役时间却长达30多年。于是也有专家认为,赤兔马存在虚构的成分。那么我也要问: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匹赤兔马?这匹马的文学含义是什么呢?
    还有刘备马跃檀溪,这个故事很显然也是虚构的。但是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历代的文人到了襄樊,一定要去凭吊马跃檀溪的故址,把它当作一个既定的历史事实来凭吊。请问各位,为什么会这样?
    刘备马跃檀溪之后,诸葛亮也随之出现。那么请问:诸葛亮与马跃檀溪之间有什么关联?还有,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卧龙是什么意思?还有,人称庞统为凤雏,凤雏又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谈到赤壁大战。《三国演义》说,在赤壁大战之中,诸葛亮成功地借来了东风,最后赢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有很多人质疑说,诸葛亮再怎么聪明,也不过是一个凡人而已,怎么可能向老天爷借来东风呢?让我们回顾以下当时的情况——刘备从长坂坡死里逃生,逃到夏口,危在旦夕,这时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各位,如果不是诸葛亮借来东风,刘备怎么可能反败为胜,赢得事业的转机呢?当诸葛亮游说东吴的时候,曹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孙权把这封信给他的部下们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大惊失色,害怕得把信都掉到了地上。曹操的势力实在太强大了,人人以为必败,几乎所有的人都准备投降,请问一下,如果没有诸葛亮借东风,孙权和他的部下们又怎么可能有信心去争取赤壁之战的胜利呢?我们要好好地想想诸葛亮借东风的真实意义,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这种文学性虚构的背后,究竟指向了怎样的一个历史事实?善于询问,同时愿意诚恳地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就叫做学问。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4:41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但很少有人知道,小说这个词,最早属于历史学的范畴,意思是从小处说,以细节性的小事乃至文学性的描写去表现一段更深刻、更细腻、更真实的历史——这才是小说的本意。所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具有很好的历史学价值,跟我们今天的小说是不一样的。还有文学,汉朝的文学概念和今天的文学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汉朝的文学指的是生活的内在奥秘与艺术性创造方面的学问。还有政治,汉朝有两套学问,一套叫做五行政治学,一套叫做星象政治学,这种政治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管理学,据说已经失传了。你们看,中国的文化史发生过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真的能够看得懂吗?
    2007年12月31日,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和中国社科院的胡晓伟先生一起,在北京电视台做一个谈话节目。我在那里说过一句话,我说:“在一年以后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是赤壁大战1800年的纪念日,我要去做一件事情——千里走三国。”过完春节以后,从元宵节一直走到中秋节,从涿州一直走到五丈原,完成了我既定的全部行程,也做了很多的考证和思考。这么一路走来,对于全国各地研究三国文化的学者应该说是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结果发现,真正从文化意义上能够称得上专家的学者几乎没有。做得好一些的,像四川成都的沈伯俊老先生对于历史资料的掌握程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水平,被日本的学者称为“三国通”;像我们的冯金平老师,做学问也很扎实——但是,能够达到他们这种层面的学者,却并不多见;能够从文化学这个层面来研究三国的,则几乎没有。这就是事实,我们仅仅只是了解一些或多或少的历史资料,但我们并不懂得历史。
    刚才叶梅老师还提到汉族文化的问题——什么是汉族文化呢?历史教科书上告诉我们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化。我则要告诉大家说,那是一句屁话。秦始皇扫灭六国,然后颁布过“书同文,车同轨”的法令,但他并没有真正做到中国文化的统一。大家要知道,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并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一个管理学的常识。做企业的老板们都知道,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就要实现它的一致性,比如说统一使用普通话、统一穿着工装、统一行为标准等等,这些统一与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是同一个原理。接下来我们要问,秦始皇真的实现了这些统一吗?有多少证据说明他实现了这样的统一呢?没有。中国文化第一次被统一,是在汉朝,而不是秦朝。中国第一次被统一使用的文字被称为汉字,指的是汉朝用毛笔书写的隶书,而不是秦朝用刀刻的小篆。有人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管理制度——这句话是不假——但汉朝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越过了秦朝,到先秦的诸子百家那里寻找到文化的源泉,并且通过一种教育机制,把那些圣贤们个人的道德追求转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汉族。
    汉文化和秦文化最大区别在那里呢?秦文化崇尚暴力和权谋,谁会杀人,谁就是英雄。汉文化呢?汉文化有一个特点,即:对真善美的崇尚。三国时期,这种文化出现了危机,直到隋唐才得以复兴。宋朝以后,因为蒙古人的铁蹄和屠刀,这种文化再一次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因此可以看到,唐宋时期的文化与元朝以后的明清文化是不一样的,前者比较光明,后者则很黑暗。我们应该重新找到我们对汉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
    汉文化与赤壁有关。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话,说这个地方是楚文化的故地。那还有秦文化呢?还有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呢?刚才我们说过,所有的文化,无论秦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还是吴越文化,后来都整合成了汉文化。桃园三兄弟之中,关羽是一张红脸,张飞是一张黑脸。汉朝崇尚赤色和黑色,关羽的红脸和张飞的黑脸刚好是汉朝的两种标准色。在汉朝的文化中,红色对应的是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火,以及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的义;黑色对应的是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水,以及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的智。这就是汉朝文化的两大主题,一个是道义,一个是智慧,两者相辅相成。赤壁呢?刚好和关羽的那张脸一样,也是红色的,这难道是巧合吗?
    赤壁这个地名的由来,便跟这种汉文化有关。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历史资料,在赤壁大战以前,这个地名就已经存在了。我以为,要研究赤壁文化,就一定要在汉文化里面去找答案。赤壁文化所体现的,也应该是汉文化的两大主题,即:道义和智慧。道义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智慧的道义是教条主义的道义,没有道义的智慧则只能叫作自作聪明。我们是一群自作聪明的现代人,而我们在今天所做的一切,无论在经济学上有多少实用价值,若是丧失了道义的原则,则很可能产生急功近利的不良后果。
    我最初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做过营销策划,而且还做得比较好,后来逐渐进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还是比较务实的。在我看来,管理学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叫组织文化,第二个层面叫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我们很好理解,它包括我们所说的组织结构及其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至于组织文化,很多人就说不清楚啦!但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状态的,一定是它的文化。我们所有的管理制度,所有的管理工具,它的存在意义全部都是由文化所定义的。如果是一种邪恶的文化,那么我们管理制度、我们的管理工具再怎么先进,它都是邪恶的。
    所以,我们对赤壁文化的开发也好,或者是搞企业经营也好,一定要超越经济学的范畴,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也就是文化学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新华字典》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是经济学的定义,它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文化都可以等同于财富,或者可以兑换成财富。这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文化解读,但事实上,经济学是狭隘的,而文化的视野却要开阔得多。
    刚才叶梅老师谈到羊楼洞居民的生存问题,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或者那样一种存在。存在并不一定与财富有关,但存在就是存在,它就像羊楼洞的石板街一样客观和坚硬。你怎么看待它都可以。你可以很正确地看待它,你也可以很歪曲地看待它。你可以把它看对,也可以把它看错。在那些唯利是图的人眼里,文化可以兑换成金钱。在叶梅老师眼里,文化就是羊楼洞居民的生存状态,她在欣赏那种残留的古典的美,也在为那些居民的生活现状担忧。此时此刻,叶梅老师显然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表现出一种大慈大悲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去思考:人生除了钱之外,决定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是的,在我的家乡赤壁,就存在这样一些管理学的问题。怎么样来管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当我们谈到文化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一定要从经济学中超越出来。人活着是为了快乐和幸福,而快乐和幸福并不取决于金钱,而取决于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在这种正确的人生观里面,无论多么贫穷或者是多么富裕,人们一定是快乐的,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一个地方的财富也好,或者说它的未来也好,不过是这种热情与创造的衍生产品。古代中国人不谈挣钱,不谈赚钱,却主张生财有道,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的即兴发言。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教!同时,也谢谢你们的耐心倾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6-29 20:23 | 只看该作者
先不说,还没想好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6-29 23:31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越整越复杂了!也罢,文化人谋之,又何间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1 08:10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文化就是:火文化,水文化,茶文化,三国文化。简单总结成一句话是:烧水泡茶话三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 13:40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方言?那明显就是南昌话的变形。赤壁人上辈都是江西南昌那边逃难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1 17:11 | 只看该作者
cheeserona 发表于 2012-7-1 13:40
赤壁方言?那明显就是南昌话的变形。赤壁人上辈都是江西南昌那边逃难过来的

赤壁原著民就是陆水湖一带的渔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路边的野花不要,踩。

  路边的野花不要,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7 22:35 | 只看该作者
说真的,成君忆和我一个公司上过班呢。不过他是前辈,我到公司的时候,他已经转行写书去了。现在公司里都有他亲笔签名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2-23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