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引人发笑的东西背后都是悲情的
2001年《托儿》他的第一部舞台喜剧。
上世纪90年代,陈佩斯成立了自己的“大道”影视公司,拍摄了《赚它一千万》、《编外丈夫》《孝子贤孙伺候着》、《太后吉祥》、《好汉三条半》等喜剧影片,陈佩斯称得上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这些影片为陈佩斯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却没有为他赢得应得的利益。那时候电影只能是几个电影厂拍,自己拍就是违规,再加上没有市场规范,影院瞒报票房严重。1997年,《好汉三条半》遭遇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好汉三条半》起势凶猛却在几天后被主流院线莫名撤下,被安排到郊区院线,《甲方乙方》却从圣诞节前一直放映到春节前后,因为“投资发行都是他们自己的人”。
陈佩斯终于扛不住了,他曾经对独立运作电影抱有美好的期望,到头来却被伤透了心。最困难的时候,陈佩斯连孩子的两三百元学费都掏不出来,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
陈佩斯曾经说过,“依附于一棵大树的藤蔓往上爬,这是一种卑贱”。2001年,他用京郊种树挣来的35万卷土重来,投拍了第一部舞台剧。《托儿》依然是喜剧,为了这部话剧能够上演,从来没有拍过广告的陈佩斯生平第一次成为了一家DVD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托儿》首场上座率竟然高达95%,第一轮30多场,陈佩斯的资金就全回来了,接下来就是干赚了。《托儿》在全国各地连续演出达120场,观众多达17万人,票房近4000万。
2003年,陈佩斯的第二部舞台剧《亲戚朋友好算账》公演,一年内在全国演出近60场,观众达8万人;2004年年底,《阳台》问世,并先后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等;2008年,陈佩斯将古装戏剧《阿斗》搬上舞台;2010年年初,话剧《老宅》公演;当年下半年,《雷人晚餐》走上舞台。陈佩斯不仅靠一张张卖票赚了钱,还把话剧带到了中国很多二线城市。
他是个识时务者,懂得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又该放弃。
不管是小品、电影、舞台剧说到底都是承载陈佩斯对喜剧追求的一种形式,无所谓悲喜,就是要做喜剧,喜剧的探索与实践。
在“大道喜剧院”的揭幕仪式上,陈佩斯说“我们是喜剧演员,喜剧演员必须把身段放低”。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农村拍《少爷的磨难》的时候,有一场戏是陈佩斯光着脚在土地上跑,追赶汽车,地上都是蒺藜刺,他还是挣扎着一直往前跑。导演一喊停,一屁股坐在地上一个刺一个刺往外拔,每拔一次就有一股血冒出来,边上围观的那些老百姓哈哈大笑,开心极了。陈佩斯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喜剧能使人发笑,那就是演员的自我折磨,精神或者肉体上的折磨。演员的挫败感,观众的优越感,使其得到幸灾乐祸的开心。所有引人发笑的东西背后,都是悲情的。没有人关注演员的痛苦,就如同没有人会看到小丑的眼泪。喜剧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失败,在挣扎中完成一组一组的痛苦解脱过程。所以喜剧演员必须进入到角色中去,摆正位置,放低身段,一定要低于观众的视线。弄清了喜剧的本质和属性之后,陈佩斯发现自己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