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三国围棋(下) (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国围棋(下)
  从围棋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两汉时期的围棋如同暗涌一般,潜伏在民间流行着,声势日增,王侯贵族对弈的故事,不过是在当时史料记载尚不发达的时期,展现出来的几个小斑点而已。 至汉末,经三国,围棋在民间的发展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容貌,如同地下河流冲出了缺口,开始冒出地面来。这一个过程是如此漫长而从容,如此自然而不可阻挡,中国围棋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就在这种力量下呈现在后辈的面前。
  三国时期的围棋发展,仍以贵族王侯的记载为主,但民间流行态势和民间高手的涌现,与之前有着极大的区别。历史学家和文人名家开始正视这个事实的存在,开始不吝笔墨青史留痕。以常理推,士族围棋氛围的产生,当然离不开民间肥沃的土壤,因而可以说,士族围棋的繁荣同时也反映龙民间围棋的繁荣。
  上篇中提到了有着良好围棋传统的曹操及其子辈与围棋的关系,同时,素以爱才而著称的曹操,在广纳贤才的同时,也纳入了众多的围棋高手,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当时闻名魏地的棋坛高手,曹操必然也曾与他们有过较量。当时闻名天下的文坛名人“建安七子”中,除孔融外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当中自然不乏弈坛好手。
  据《魏志-王粲传》载: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颂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 ,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这是“王粲复棋,不失一道”的故事,《文心雕龙》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王粲以诗赋闻名,在这个故事里,他能将棋局一子不差的恢复原状,应当是有一定的围棋水平的,试问当今围棋爱好者,观战之后,能将棋局完全复出来的,应当是什么样的水平。
  七子之应瑒,更是著有《棋势》一作,应瑒以兵法做比,来阐述围棋的特性,文中最后说“见可而进,先负后剋。燕昭之贤,齐顷之德也。长驱驰逐,见利忘害。轻敌寡备,所丧弥大。临疑犹豫,筭虑不详。苟贪少获,不知所亡。当断不断,还为所谋。项羽之失,吴王之尤也。持棋相守,莫敢先动,由楚汉之兵,相拒索巩也。”可以看做是当时对于围棋理论的认识,这其中可隐约看到“围棋十诀”的某些影子。围棋理论的发展,自然是前人不断的总结而来的。
  七子中的孔融中政治上反对曹操,被曹操罗织罪名杀害,连坐到来孔融的儿子,当士兵到孔融的家里去抓人时,二个年方八岁的儿子正在下围棋,有人就对他们说:“你父亲被抓了,你们怎么还不快跑啊”,二个儿子就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八岁孩童有如此的见地,足令吾辈惭愧。这个故事载于《三国志》中。
  与魏国围棋热潮相对应的是吴国围棋的发展,“孙策诏吕范弈棋”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那时吴国的朝臣武将几乎都以弈棋为乐,这种风气侵染到军队之中,不但闲暇时以棋为乐,还经常因下棋而耽误了军中正事,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当时国君孙和对这种现象十分反感,于是在一次宴席之中,谈到了博弈妨碍正事消磨时日之弊,于是命臣子各写评论,其中韦曜所作的《博弈论》最为孙和所称道,还令人传阅宾客。
  韦曜所著《博弈论》与当今经济意义上的“博弈论”的意思是完全两回事,现代“博弈论”讲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论,韦曜的《博弈论》则是以反对围棋为中心的。
  韦曜这样描写博弈的弊端: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
  可见当时人们是如何沉溺于博弈当中的,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好弈成风的情况。对于克制当时的弊端,无疑是一针见血的,但他在其后的论述中,则有点过于夸张了: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
  将围棋贬得一无是处,就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了,考虑到当时的背景,我们不妨将这些理论当作一个“水亦能覆舟”的参考,立此存照。
  当时吴国成名的民间高手有严子卿、马绥明等,在两晋时期被后人尊为棋圣,可惜未有当时高手间的对弈故事流传下来,更无棋谱传世,只能遥作追忆了。严子卿的事迹在《吴录》中略有记载: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棋莫与为辈。……时人谓之八绝。
  严之卿的围棋与当时的诗、书、画等名人称为“八绝”,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围棋的认可程度已经大大提高,而围棋的交流领域也大大的展开了。这便是三国时得以成型的围棋“九品制”得以出台的群众基础。
  “九品制”原是官阶划分的标准,移之围棋,是后人的创举,这种“品”的制度后来也延伸到“画品”、“诗品”等标准当中。
  三国魏人邯郸淳《艺经-棋品》载: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九品的划分,跟今天的“九段制”的划分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其意义有相通之处,必然是围棋大面积普及之后,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水平,不同水平之间的标准如何来确定,自然就产生了一个划分标准,这就是当今所说的交手“棋份”,相邻等级之间以何种“份”来交手,作品中没有详细记载,在敦煌《棋经十三篇》中引用过这个划分标准,后人多有注释,但都如品论诗文般的赋情山水做喻,难明具体。
  总之,三国围棋的蓬勃发展酝酿了随之而来的两晋围棋的兴盛-继而围棋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的到来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 15:40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好是好。不过我希望您能写点蒲纺的棋人棋事。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4-28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