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云彩 于 2012-11-22 21:44 编辑
感恩节献礼:母亲啊,我想天天陪着您...
母亲今年72岁,父亲去世一晃快三年了,母亲平时与弟媳和小孙子住在一起,她和父亲一样,一辈子怕麻烦别人,也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一直坚持自食其力,好容易做工作才把她接到我家来小住几天,平时我们俩各忙各的,这次为了陪母亲,我们停止一切“涉外”活动,就像小时候妈妈陪伴我一样,我们陪她说说话、一起做做饭、晚上一起看看电视、共同参与讨论...
父母老籍都是外乡,1948年母亲8岁时就随全家搬迁至**区。母亲小时家里贫穷,捡过碳渣,当过保姆、开家庭作坊清洗衣物,在大办钢铁时当过工人,后来转到区服务公司,服务公司是集体制单位,母亲一干就是七年,从普通服务员提拔到组长、副经理的岗位,后因工作出色,1965年被区政府调任**公社任妇联主任,直至1971年才调到县城单位与父亲团圆。
说起开家庭作坊洗衣此活,我还是头回听说,那是解放后时期,母亲和她三姐都只有十多岁时,就和外婆一起承担家庭作坊式洗衣工作来养家糊口,当时在区街上银行、供销社、盐业公司等单位的单身汉,他们每月工资收入在二十元左右,而外婆开的家庭洗衣作坊,每月每人只需花1.5元就可以包洗所有的衣裤鞋袜、还包括床单被子,他们总共有20来人,认为包洗很划算也很方便,长期定点在外婆家洗。
洗衣,看似简单,做起来非常之复杂,母亲和三姐必须每天清早一家一家地上门收集,母亲瘦弱矮小的身材每天要提很重的衣物,有时还不得不用扁担箩筐挑,并且得抓紧时间拿回家和外婆一起手搓,一件一件地晾晒,等晒干了后还得一件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一直累到天黑,再提着篮子一家一家地送去,母子三个人整天劳碌,忙乎一个月也就是30元,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啊(那时大姨妈已出嫁、五姨妈在6岁时已被给到富人家当姑娘)!
回想起外婆母子三人洗衣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不知是要感谢那些“单身贵族”让我外婆家得以救命生存下来,还是痛恨他们有钱就能“指挥一切”,有钱就能享受苦难人民的“辛勤汗水、劳动成果”?现在的孩子过着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会记得长辈们曾有过些辛酸痛苦的成长历史吗?我们确实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来好好回报我们的长辈。
母亲家五姊妹,家穷无钱上学,仅在“扫文盲”期间读过几天夜校,但是她勤奋好学,会写很多字,讲话都是一道一道的,这与母亲多年的工作经历也有关系,直至现在,亲朋好友家需要主持公道、评理说事的地方,他们都不忘邀请俺家老娘亲自出马。
仁慈心善、健康开朗、心直口快、乐于助人是母亲人生的品格写照,儿孙们都喜欢她,生活过得很充实,平日做做健康理疗、打打门球、玩点小牌、洗衣做饭、看看新闻电视,不时地出去做客小住几天。这次打完老年门球赛后就要被接到武汉姐家去住,姐姐全家人都喜欢她,姐姐的邻居奶奶们也盼望着与和悦的母亲唠唠家常。
人一辈子不容易,父母辛苦操劳一生都为下一代。俗话说“老小老小”,这两个字是摆在一块的,因为老人和小孩他们都有共同的思维与心态:
他们在打牌时也会为一个棋子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也会为输了一场门球赛而互相埋怨失悔万分;
他们也会因为比赛获取了荣誉和奖品欣喜若狂,并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电话告诉给他们的每个子女们!
他们是最需备受关怀的群体,是需要我们中坚力量给予温暖与照顾的人群,我们对父母的喜怒哀乐都知晓了吗?我们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是麻木的,还是用耐心的倾听和满腔的热忱去给予了回应呢?
如今,年迈的父母亲最缺失什么?不是吃饱穿暖,而是子女的成就与幸福给老人带来的满足,需要的是子女们在精神上给他们无限的关怀与慰藉!让他们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幸福地安度晚年!
老人的日子哪怕再多也是走入倒计时,与其等他们百年之后伤心怀念,不如珍惜他们在世时的每个日日夜夜,把日后的悲伤与遗憾化作今天的行动---孝心行动!
朋友们,你们行动起来了吗?你们的孝心行动开始了吗?你们带动自己的子女开始了孝心行动吗?一代又一代,继续、继续,继续下去!
今天是感恩节,这篇文章献给我的母亲及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亲,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全家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