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沙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贴]10年100倍:一个老股民的原生态写照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20 | 只看该作者
  1000股尝个甜头,10000股栽个跟头
  
   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戏迷晚上出门看戏,可门锁坏了,怎么办呢,戏不能不看那,对了,就学学诸葛亮,来个空城计吧,屋里灯大亮着,门虚掩上就出去了。等回来一看,一切照旧,心说这个主意好啊。第二天还不修锁呢,晚上又出门看戏,这回还是照方抓药,再来个空城计,等晚上再回来,屋都让贼掏空了,戏迷气得大骂诸葛亮,街坊一听这怎么回事啊,大晚上骂诸葛亮干嘛呀,这位戏迷一说,街坊乐了,活该!你见过诸葛亮使过两回空城计吗?
   凡是新股民都是一个毛病,一是爱买低价股,二是喜欢满仓操作,决不让自己的一点资金闲着。我就有这么个毛病,比如说买了个高价股,买完了以后发现还剩几千块钱,这几千块钱可不能闲着,怎么呢,再挑个几块钱的股票,把剩下这点钱全用光喽。
   1996年9月9日,我用手里的一点散碎银两全买了上海石化,成交均价为4.128元,总共买了1000股。十年前那会儿多数股民并不浮躁,买了就踏踏实实等着,行情也好,赚钱也相对容易。
   没多长时间,到了1996年10月23日,我就卖出了,成交价8.07元,而且还赶上了中期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37元,1000股分了37元。
   算上分红,一个多月的收益接近100%啊。
   要说卖的真是时候,8元多也就是上海石化的中期顶了。
   在上海石化上尝到了甜头,还想照方抓药再来一把,这就预示着失败了。
   1997年4月30日,当上海石化跌到了6.50元附近的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调整得应该差不多了。我立刻痛下杀手,以6.499元的成交均价买入10000股。
   买了以后,这只股票基本就没有再上我的买入价。
   上海石化的流通盘很大,当时是股市中的航母,尽管“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但舞跳累了照躺下不误。
   我那时也算是被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有止损的概念呢。
   就这么看着上海石化从6.5元往下跌,跌到5.5元的时候,我就想这时候要是一割肉,可就亏10000元啊,要是刚跌破6元的时候割肉多好啊。
   到了1997年7月24日,我是实在忍受不了了,因为上海石化已经跌到4块了。我的持有信念彻底崩溃了,以4.10元卖出了这10000股。算上手续费,估计亏损在25000元左右。
   这是我进入股市以来给我的第一次最大的打击,好几天没定过神来。
   毕竟是25000元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我刚一卖掉,上海石化就开始反弹了,一直到5块多。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22 | 只看该作者
  割肉与止损
  
  
   其实上海石化我之所以买,是因为看它在6元以上筑了个平台,从理性的角度说,一旦跌破6元这个平台一定要卖掉止损。这样就能起到控制损失的作用。
   我6.5元买的4.1元卖的这就不叫止损了,因为已经亏损累累了,只能叫割肉,而止损是在刚刚伤着点皮毛的时候。
   再有,我以为止损是有纪律约束的,如我的止损位定在5%或10%,到这个位置必须毫不犹豫地卖掉,而割肉多多少少地就被动多啦,天天担惊受怕地,想卖了又怕随时反弹,不想卖吧,天天又在创新低,最后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心理上的折磨了,开始卖了,这一卖,准卖在地板上。
   1998年,在某文化公司供职的好友陈洁送了我一本书《笑傲股市》,当然也不是白送我,要我为他们写一篇商业书评。我的这篇书评被登在了《北京日报》上。
   该书作者威廉•奥尼尔是美国的顶尖资深投资人士,他30岁就买下纽约证交所席位,是全球600位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顾问,并担任着总资产超过2亿美元的新美国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尽管该书的精华之处比比皆是,但令我印象最深的一节是关于止损的。作者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不会止损的人就好比开了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上了公路,这是何等危险的事情啊!
   在股市投资失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你一定要将投资失误的损失降到一个你能容忍的尺度。
   在股市中浸淫了数年的散户,一般都能做到选对的时候多于选错的时候,如果你把止损的幅度定位亏损5%,把止盈的幅度定在10%,你是不是就不会亏了?
   奥尼尔非常掌握投资人的心理。他说,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自以为不卖就不是亏损,充其量只是浮亏,只要不卖,就总有翻身的那一天。
   也就是投资人的这种心理,使许多投资人一旦走错路、选错股,死了都不卖,进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地。我亲眼见到身边的朋友44元买的中关村,到了40不止损,到了30不割肉,到了20还拿着,最后仅仅剩了几块钱,还在自我安慰,反正钱也不多,拿着去呗,我还就不相信今生今世解不了套了……解不了也没关系,我……我给我儿子留着。
   这是跟谁较劲呢?在股市里要是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你不赔谁赔呀?
   奥尼尔说,明明亏损了,不管你卖还是不卖,你的亏损都已经发生了,不卖就不算赔,纯属自欺欺人。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26 | 只看该作者
  深深房,上上下下的享受
  
   上上下下的享受,这是某电梯的广告词。
   散户最擅长的,就是上上下下的享受,因为散户除了不懂止损,也不会止盈。
   甭老拿别人说事儿,还是多做做自我解剖吧。
   这股市一个劲儿地涨,财富效应太强啦。我每天看股市节目,免不了把自己的投资案例向父母汇报一下。一次汇报老爸没有在意,二次也没有太上心,到了若干次的时候,终于有一天问我,一万块钱能买吗?我笑了,怎么了?您老动心了?老爸笑了,还不是你天天说说的,别光你一人发财呀。
   我也乐了,这有什么难的呀,您看现在多好的行情啊,好多股票动不动就能翻番。
   这一万块钱能买什么呀,我仔细找了找,为了能够资金更有效地使用,只能买低价股了,可那时沪深股市低价股也消灭得差不多了。那会儿股市分一二三线股,大概其股价在20元以上的叫一线股,20元至10元的叫二线股,10元以下的叫三线股,5元以下的呢?没有专门的叫法,不过以亏损股居多,也有人称之为垃圾股。
   到了1997年下半年,5元以下的股票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找了半天,选定了深深房,因为这是深圳的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虽然较差但又不亏损,从图上看,确实有大主力关照。价钱绝对值不算高,绝对有上升潜力。
   1996年7月9日,我以8.30元的价格为老爸买进了深深房,老爸问我看高多少,我说翻一番,老爸一算,得了,那就是16.60元啊,好,不见16元不卖。
   这要搁现在,尽管经历了2006至2007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我也不敢夸下海口说什么翻番的壮语。但那时就是如此,市场疯了,人也疯了。
   一开始还真不错,老爸每天从此也跟着我看股市行情了,而且牢牢记住了深深房出现的股票段,基本上天天就跟过年一样,每天少则赚个几十,多则上百啊。
   股市越涨,老爸也就越来劲了,一边看着行情一边嘴里还不闲着,“不翻番咱不卖啊。”
   到了1997年初,深深房晃晃悠悠地摸上了14块多。我算了算,对老爸说,您可赚了小八千块了啊,老爸还是那句话,不翻番不卖。
   深深房使了半天劲,死活也没有强努到15元,便开始逐日回探了。
   跌到13元的时候,老爸说,不能卖,14元咱都没卖。
   跌到12元的时候,老爸说,等翻番,13元咱都没卖。
   跌到11元的时候,老爸问,你说这深房还能涨回去不?
   跌到10元的时候,老爸不言语了。
   1997年4月30日,我终于狠了很心,把深深房卖了,成交价10.40元。老爸赚了2600元。那会儿,挣这点钱都有点灰溜溜的。
   但这事怨我,在股市挣钱挣顺了,就有些忘乎所以了。股市行情再好,你也别把它当成你们家的提款机,股市时时有风险,尤其行情好的时候,更得注意。
   这次操作虽然没有卖到高点,但好在我还知道止盈,否则真的要白白坐一回电梯呢。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27 | 只看该作者
  能做箱体也算好股
  
   在1998年前后的行情里,很多股票涨得天昏地黑。在行情上涨的初期,能买到一只翻番股不算难。但行情到了1998年的时候,感觉股票开始难做了。
   每一个股民都一样,包括我,都是怎么被套住的呢?在行情的主升段,实事求是地讲,只要您不是太走背运,也许挣的钱跟不上大盘的涨幅,但亏损的概率终归是不大的。什么时候把赚的钱又送回去了呢?就是获利了结之后再次杀入的时候。
   细想起来,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吗:你为什么能赚到钱啊,尤其是当你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为什么呀?固然有您比别人聪明的因素,有您运气比别人好的因素,还有呢?
   还有一条,此时的大盘就是处在高位啊。
   老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智商想得低点,那么之所以能赚钱都是因为是在指数上升初期买进的,在股市高位套现的啊。所以,一旦赚了大钱,就必须得出来休息。这十年之中,我亏的钱太多了,累计起来恐怕几十万也不止吧,现在您看的这本小书,哪条经验还不值个万八千的?可有一节,您要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得照我说的做,要不您对得起我点灯熬油地给您抖搂我这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吗?
   那位朋友说了,您要让我退场休息,还不得难受死,您这是跟我一毛病,同病相怜,哈哈,这叫股市综合症。
   实在手痒痒,怎么办?已经获利的大部队可不能再重新杀回去了。只可用小部分仓位继续玩。玩什么呢?波段股。
   股市中真有这样的股票,庄家操作起来可不管牛市熊市,它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几年来形成了一个自己独有的股票箱。股票箱这个词是老外发明的,生动形象,揭示了股价的走势上下波动很有规律,不会轻易突破股价的高点和低点,高点相当于箱顶,低点相当于箱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种走势已经复制了很长时间了,少则数月,多则数年。
   怎么发现这种股票呢,就是看周线图或月线图,一般来说,看周线就可以了。别看现在电脑很发达了,但其实不如报纸看着方便,从电脑里你总得一个个调出来看吧,其中大部分是无用功,而看报纸则可以一目十行,大大提高工效。以前,《信息早报》隔三个月就出一份所有股票周k线图,可惜了,识货的人不多,没什么人买人家自然也就不出了。其实这是最有用的东西。
   现在股市散户大厅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改电话和网上交易了,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偶尔到散户大厅转转也是有收获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嘛。
   我这个波段股票就是在散户大厅里得知的。
   当然了,不是散户直接告诉我的,人家认识我是谁呀?到那个地方,就得听“贼话儿”,说白了,就是偷听别人聊什么。
   一个股民对一哥们说了,“嘿,我发现了一个做波段的好股票。”
   “什么呀?”
   “山西汾酒,这只股票多少年了,总在5到8元之间波动”。
   得,听到这儿也就行了。回家赶紧调电脑图去,一看,没错,这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吗?
   有道是心动不如行动,趁着现在山西汾酒股价没有在箱顶,赶紧买吧。
   1998年8月14日,买进了山西汾酒3000股,成交均价5.955元。这个价不上不下,说不上贵也说不上便宜,如果涨起来了,咱就获利了结,跌了呢,嘿嘿,咱就补仓,这股一般套不死人,咱的大部队(资金)还在外围呢,有足够的钱,您还怕套?
   买了还真就跌,没关系,再买啊,1998年8月18日,继续买进1000股,成交均价5.28元,您瞧瞧,全是带8,就冲这,不涨就对不起我。
   过了两天,5元箱底再次得到验证,开始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起来了。到了5.5元了,也搭着人心开始浮躁了,卖!
   1998年8月21日,卖出1000股,成交价5.50元,5.28元买进,5.5元卖出,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就是跟主力玩儿呗,扣了手续费,也就挣了200来块钱。
   过了几天,山西汾酒股价晃晃又下去了,不怕,大爷继续跟你玩。
   1998年8月31日,再把那1000股买回来,成交均价5.19元。虽然做的这把短差赚的不多,但是有成就感。
   要不说傻庄呢?第二天又开涨了。
   1998年9月1日,卖出1000股。成交价5.50元。再挣200大元。怎么样主力?再砸回来俺还买呢。
   主力这回不敢再砸了,老老实实往上涨吧。
   这也不能饶了你啊,更得买了。
   1998年9月29日,买进山西汾酒3000股,成交均价5.78元。这叫涨升确立,坚决追涨。
   6元是山西汾酒的价格中枢,到了6元以上,我也就不太想玩了。
   1998年10月8日,一举卖出了数次买进的山西汾酒6000股,成交均价6.22元。
   这一把,老实说赚得并不多,只有19000元,但是有意思,炒股哪儿是光为了赚钱那。这也是一种真金白银的电子游戏啊,但一定要赢得起,输得起,拿得起,放得下。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大家”,小家才能发
  
   炒股票不看大势注定赚不了大钱,家庭理财不关心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形势,也注定不会长期投资成功。
   从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通胀率逐月下降,当时银行利息极高,而企业债券利率更在银行利率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投资企业债是极佳的机遇,但一定要选择一家信誉等级高、受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投资。
   考虑再三,我选择了中国铁路债券,其信用等级为AAA,铁道部为之做不可撤消担保。按期限长短分为两种:三年期年息10%,五年期年息12%,我去买的时候,三年期的已经卖完了,不得已只能买了五年期的,12%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像的高息了。
   1997年上半年,物价指数持续回落,而购买力依旧不振,各大财经媒体降息之声不绝于耳。此时推出了三年期国债,年息9.18%,而当时三年期银行利息为8.28%,两者竟然相差连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对于老百姓来说,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唯独对我来说,我觉得好机会来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降息的前兆。该国债是实物国债,发行日期为5月1日到5月31日,但从5月1日起开始计息。从一推出我就到银行网点观察,发现销售较为低迷,各大银行均处于滞销状态。我于是决定在最后一天购买,这样就可以白赚一个月的利息。
   在我购买国债后不久,利率即大幅下调。
   1998年上半年,国家将经济增长定在8%之后,扩大基础建设投资和刺激内需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我意识到7月1日将是最好的降息时间窗口,遂于6月份将一笔款存为五年期的存本取息,同时又开了一个五年期的零存整取帐户,每月存本取息账户上取出的利息立刻存在零存整取账户上。零存整取储种是针对降息风险的最佳储种。它会使我在以后的五年中不管利息如何下降,仍然会享受开户时的高息。
   其实国债也好,企业债也罢,应该是每个家庭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过于激进地把全部资金都投入股市是很危险的事情。
   像我这个很喜欢满仓操作的股票投资者,如果不是我的一部分资金分散在企业债与国债投资上,我会在2001年以后的漫漫熊市中亏得一败涂地。
   关注“大家”,既使我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理财水平,这才是投资的真谛。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30 | 只看该作者
  浮躁是制胜的大敌
  
   传说一个武者的武功并不是很高,有一次一个武功高手前来挑战,这个武者自知必败,问师父怎么办,师父说,还没有开打,你就已经败了,到了开打的时候自然惨败。一个人在武功上可以输,但在气势上一定要压倒对方。到了开打的时候,你如此这般••••••
   到了开打的时候,两个人都拉开了架势,这时武者两脚的鞋带突然开了,武者说,不忙,待我系好鞋带,武者气定神闲,慢条斯理地整理好鞋带,很优美地扎好鞋带的蝴蝶扣,跺了跺脚,振了振衣,说开始吧。本来挑战者早已得知这个武者的武功一定不如自己,但见武者如此镇定自若之态,心中突然产生了莫名的心虚之感,便决定选择了退出。
   当然,这种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即使输了,也不输心态,正是我们所倡导的。
   炒股票盈利的规律是七输二平一赚,这个数字不能说很科学,但亏多赢少这个定论是多数人赞同的。对于每个人来讲,交易起来也必然有胜招,也有败笔。这都不足为虑,既然炒股,就要有亏损的心理准备,否则你不要进来。
   初入股市的时候,我在散户大厅里听到一个老股民在对别人说:不亏就是赚啊。
   当时我实在接受不了这种说法,因为当初我在股市里做得太顺了。我认为,不赚就是亏。
   到了1998年、1999年的时候,我开始浮躁起来了,主要原因是市场的节奏很难把握,热点散乱,买了的不涨,卖了就开涨,这个时候又开始有了一点割肉的意识,于是割肉频频。
   比如说,1998年9月29日买进君安受益10000份,成交均价2.32元,买了也不见涨,就于10月16日以2.33元全部卖出,表面看还有一分钱盈利,但细一算账,亏了就有50块。
   1998年10月13日买进了延中实业1000股,均价16.192,第二天一跌,心里就慌了,立刻以15.152卖出了。一夜之间就亏了700块钱。事后才看明白,就是被主力给震仓震出去了,后来涨了50%还不止呢。
   1998年10月12日,买进西单商场3050股,成交均价7.10元,三天不见涨,就于10月16日全部平仓,成交均价7.104元,这一进一出,又亏了300多元。
   1998年11月6日,买进湖北兴化1000股,成交均价14.737,买了就开始跌,这回稍微拿得时间长点,1999年2月8日,终于割肉出局,成交均价11.949元,这次亏得更多,亏了3000元。
   1999年7月1日,买进珠海中富12000股,成交均价10.351元,第二天见没有涨,立刻全部于10.305卖出,一夜之间,损失2400元。
   1999年12月9日,买进西藏药业5200股,成交均价21.30元,买了几天没有涨又开始浮躁不堪,1999年12月14日全部卖出,成交均价20.133元,再次亏损7000多元。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1998年到1999年间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亏损而告终。
   现在总结起经验教训来都有一些,首要的就是心情浮躁,入市几年来一直操作很顺,便自以为自己是股神了,买什么什么涨,一旦市场到了一个转型期,连买几次都遭到失败的时候,心态便开始变糟,有时明明看好一只股票,买的时机也非常好,可就因为第二天主力拼命向下打压震仓,出于恐慌的心理立刻卖掉了,你卖掉它就涨,甚至涨停。有时候自我解嘲,主力真是小心眼啊,缺我这100股死活不拉升。
   心情一浮躁了,自然也就没有一点长线意识,老想着今天买进明天就赚。我觉得导致我亏损累累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脱离了我盈利的根本——中长线投资。
   虽然在1998年开始学会了割肉斩仓,但割来割去,失误反而越来越多,散户尤其是上班族,根本不具备做短线的任何优势,上班时间没有时间看盘,且交易时间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另外短线交易跟技术分析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而散户大多技术分析能力很差。
   方寸大乱,焉能不败,做什么都是一样啊。
   一个人在股市上情绪、心态至关重要,如果你的心态变得十分恶劣,能不能尝试让自己先退出来些日子,或者看看心理医生,等把心态调整好了再重新回来。毕竟股市上一胜一负总关钱啊。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32 | 只看该作者
  小胜中关村
  
   既然是小胜,有什么必要在此撰文记述呢,列位如果不是老股民的话,自然不明就里,因为这中关村当年可是赫赫有名的股票啊,我既然参与过这只股票的交易,就免不了摆摆老股民的资格吧。
   中关村的前世是琼民源,这是海南的一只地产股。
   琼民源成为股市的明星那得从1996年12月16日说起,从这天开始,中国股市受当时的为打压股市而出台的《人民日报》社论影响持续暴跌三天,而琼民源也几乎连续跌停三天,股价接近14元,但从第四天起,连拉七阳,快速升至19.80元。
   琼民源立刻成了弱市中的明星,很多机构开始推荐琼民源。
   琼民源经过短暂休息后,一路拔高,到1月22日升到了24元。
   快速上涨的谜底终于在1997年1月22日揭开,琼民源公布了年报,1996年每股收益0.867元,同比增长361%,利润增长849倍,净利润增长1291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
   自从琼民源公布了年报之后,质疑之声就不绝于耳。
   1997年2月27日,也就是在琼民源即将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年报的前一天,风云突变,琼民源以24.80元低开,抛单汹涌,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股价就已经跌去两元。
  全天交易量创了新高,收了一根极为难看的大阴线。
   第二天,琼民源停牌。
   琼民源业绩造假终于真相大白了。但没有出来的股民却关在了里面,这一关,就是两年,按流通股1.87亿股算,琼民源套住了43亿资金。琼民源,真成了“穷民之源”了。
   1998年12月,琼民源被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接管,北京住宅建设集团开始行使第一大股东的权利,将公司改组接管后,成立中关村科技公司,名字挺好听,实际上就是一个房地产公司而已,但就冲“中关村”这三个字,后市就被很多人看好。
   看好的人自然也包括我了,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会有套利的机会。重组复牌后的中关村还将按10比10的比例增发股票,增发价格为5.78元。我以为中关村的后市机会一定在增发完成以后,填权是可以预期的。
   1999年8月11日,满仓买进中关村3300股,成交均价34.80元。
   1999年8月17日,终于盼来了中关村的低价增发,我全额参与增发,买进中关村增发的3300股,每股5.78元,这样一来,我的成本立刻大大摊低了,每股成本价变为20.29元,持股也增加了一倍,成了6600股。
   增发后的股票,市场自然进行了除权,股价当天就收阴,我又被全线套牢了,但为了稳妥起见,我卖了900股,以便日后补仓,成交均价为19.08元,亏了大约900元。其他剩余股票,我决定不赚钱坚决不卖了。
   还不错,主力经过几个月的底部平台震荡蓄势,到了10月份开始震荡上升。我到底还是沉不住气,1999年10月13日,卖出了其余的5700股中关村,成交均价22.844元,扣掉上次卖900股亏的900元,总共获利1万多元,这对于我1999年的操作来说,已经算不错的战绩了。
   但在1999年剩下的时间里,中关村连拉涨停,直到44元主力方才罢手。
   这一跌就是数年,跌到3块多才算到底,有多少股民逃出狼窝,又入虎穴,数年炒股的盈利只是败在中关村一役。
   唉……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报总在不经意间
  
   其实,投资理财是一种理念,一种适用一切生活领域的非常宽泛的理念。
   你可以不是一个富人,但你不可以没有理财意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就是一句很实在的口号。
   财富钟情于有准备者。
   财富在大幅增值前总是处于被人遗忘和抛弃的状态。
   只有具有理财观念和意识的人才能发现晦藏明珠的拙蚌、出品精钢的顽石。
   炒不炒股并不是判断是否具有投资理财观念的标志。
   只拥有瘠薄的财富并不是不需要理财的理由。
   具备了理财投资的意识,你就会发现赚钱的机会无处不在。
   十几年前,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有奖明信片,其末等奖是一张邮资明信片,很多中奖者根本看不上这个末等奖,就根本不去领奖,待到兑奖期结束以后,邮局剩余了大量的这种兑奖片。邮局为了创收,就以每张3毛的价格销售这些明信片。
   我看到这些明信片印刷精良,本身又带有邮资,是国家的正规邮品,以这个价格买进风险是极小的,当即买了一整箱,一共800套,总计4000张,花了1200元。
   买完了就往床底下一放,时间一长,早就忘了这回事。
   1997年的时候装修房间,无意中发现了这箱早已被遗忘的明信片,立刻将它带到了月坛邮市,也巧了,正是行情好的时候,没费任何周折,到那儿就出了手,您猜多少钱卖的?能吓您一小跳,4000元!
   那位读者您八成不服气,说我连1200元都没有,我理什么财呀?理财是有钱人的事。
   您又错了,理财是所有想发财致富的人的事。越是没钱,您比别人越得有理财观念。
   不是跟您扳杠,1块钱您有没有?1块钱也能投资。
   这可是发生在本人身上的真事。
   20年前,北京花市新华书店举办特价书展销。那会儿我还是个学生呢,更没有什么钱了,但是嗜书如命。
   特价书市上书很便宜,我买了很多我喜欢的书,但在那次书市上,也买了一本我不喜欢的书,就是《石头记人物画》,我本来就不太喜欢画儿书,觉得太贵而且实在没有什么看头儿。但那次偏偏就是买了,其实买书的动机极为朴素,就是这本印刷极为精美的画册定价1.9元,但是现场只卖1元,而且复本量极大。以我当时的财力,只够买一本的钱,但还是买了,多少有一点敬惜字纸的念头在里面,这么精美的书低价倾销,确实有一点很惋惜的心情。
   因为不喜欢,这本书自然也就一直束之高阁。
   一眨眼20年过去了,我收拾书柜的时候,又发现了它,我想能不能在旧书网把它拍卖掉呢?这样,也算是货卖与识家了。
   我是压根没打算挣什么钱,起拍价只有1元,竞价阶梯也只有1元。当时我考虑到20年物价上涨因素,能拍个20元就不错了。
   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拍卖竟然引发了激烈争夺,经过55次竞价才算落下帷幕,最终成交价81元。
   成功的确在不经意间,但也的确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01 | 只看该作者
  没钱有没钱的活法儿——说说包圆儿
  
   我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像是完全讲股票的书,其实覆盖了我投资理财的诸多方面,尽管做不到像专业理财工具书那样面面俱到,但全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感性化的东西,一来您读起来有点生活情趣,二呢,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更强一些。投资理财的读物现在太多了,我相信有个性的理财读物会有更多的读者。
   前面说了,很多朋友经常以没钱为理由拒绝培养理财观念。其实,省钱也是一种理财观啊。
   就拿包圆儿来说吧,省钱的学问大着呢。
   北京人把买下全部剩货谓之包圆儿。因为包圆儿货便宜,北京人爱包圆儿是出了名的。但包圆儿可不意味着都占便宜。
   贪便宜与上当是一对孪生兄弟。
   有一次本人买鲜花生,摊主指着剩下的一大堆说,只卖一块钱四斤。实在太便宜了,我于是悉数包圆儿。可回去洗干净一看,至少有一斤土,花生十有八九是没有仁的,没办法,发动全家挑吧。挑完一看,鼻子差点气歪了,剩下的不足四分之一,合1块多一斤。姥姥一通抱怨,又费水,又费工,还净是瘪子,何苦来呢?
   并非所有的包圆儿货都不好,但买了好货是不是就赚了呢?这也得思量思量。本人爱吃心里美萝卜,市场上买1块钱一斤,可便宜让我赶上了,摊儿上还剩了4个,又大又水灵,足有三四斤,摊主只要2元,我一想,便宜呀,包圆儿!
   包圆儿是包圆儿了,可眼大肚子小啊,一天吃一个,第二天以后,萝卜就开始糠了,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名义上是占了便宜,可实际上是背着抱着一边沉。
   后来长了一点经验,卖烤白薯的让我把最后两块儿包圆儿,只要一块钱!我抵制住了诱惑,我说只要一块儿,摊主说剩一块儿不好卖了,我说没关系,我花五毛钱但是挑块儿小的就行。摊主挺满意,我吃着也正合适。
   当然,货又好、量又不太大,价又低的包圆儿货也不是没有,只是少而又少。本人还真碰上一回。海鲜摊儿就剩俩螃蟹了,又肥又新鲜,也就是因为量实在太少,不好卖,摊主咬了咬牙,10元就卖。我于是“乘人之危”,8元拿下。
   我觉得买包圆儿货的基本要素首先在于货的质量要说得过去,有些货先买的和后买的质量差别极大,这类货不宜包圆儿;还有就是要考虑到自己的消费能力,虽然便宜,但一时吃不了、用不完,同样是浪费,而且还占用了资金,使活钱变成了死钱,更不合算。
   居家过日子,其实不吃亏、少上当就是最大的便宜。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01 | 只看该作者
吉林敖东,没能熬过的冬天

作者:涵泳斋主人 提交日期:2008-2-23 15:55:00  | 分类: | 访问量:86  

  吉林敖东,没能熬过的冬天
  
   从2000年起,我就极为偏爱中药股,从出发点来说,主要是听了一些市场人士的分析以及国外市场的一些情况。
   因为国外市场医药股的市盈率是高于大盘平均市盈率的,而且医药股是长期的朝阳产业,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医药的需求是长期持久的。
   由此,我试着买进过西藏药业、东阿阿胶、通化金马、桂林集琦、太极集团、云南白药等股票,其中有盈有亏,但总体来说还属小打小闹。
   我看好医药股,也有希望能够抵御大盘的系统性风险,毕竟上证指数到了2000年以后开始向2000点进军了,大盘的风险日益累积。
   我最为看好的一只医药股当属吉林敖东了,吉林敖东是位于吉林敦化的一家中药类上市公司,公司是中药板块的绩优公司之一,主营产品“安神补脑液”、“利脑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国中药名牌”。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7%。而且公司的流通盘不大,只有12530万股,每年都能保持03-0.5元的每股盈利,实在是业绩很稳定的品种。
   看好了就买。
   从2000年9月8日开始买,一直买到2003年2月12日,前后共买入20次,平均成本大约在12元上下,总计持有10000股。
   因为在2000年前后经历了太多的短线亏损,决定从吉林敖东这只股票开始痛改前非,长期持股。
   不敢说是砸锅卖铁买敖东,反正不夸张地说,这个月发了工资恨不得都买了敖东,能买100股就买100股,能买1000股就买1000股,大有咬定敖东不放松之意。
   这吉林敖东自从买进了以后就是一个大瘟股,大盘大涨它稍稍收个红盘,大盘不涨它就下跌。因此2001年最高炒到2245点的这波大行情算是彻底栽在吉林敖东上了。
   2000年6月,上证综指在经过“四渡赤水”(四次上下波动)以后,终于选择了向下破位。吉林敖东别看涨的时候肉肉乎乎,跌的时候可一点不含糊,从18元一气就跌到了8块钱。
   熊市路漫漫,何处是尽头。2003年3月3日,我持有了将近三年的吉林敖东被我挥泪斩仓了,成交均价9.40元,亏损在5万元以上啊,三年啦••••••
   如果再坚持3年呢,到2007年年底的话。就算“八年抗战”吧,我们看看吉林敖东的股价,以2007年10月19日为准,按复权价计算每股股价高达186元。
   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可惜我早已倒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7 16: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