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沙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贴]10年100倍:一个老股民的原生态写照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15 | 只看该作者
  参与股改第一股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堪称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大事件,体现了管理层的大智慧。
   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怪胎,因为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份是不能流通的,不能流通的这部分称为国有法人股以及一部分社会法人股。
   在我入市的时候,有老股民就对我说过:在国有股流通以前,股市不会有长期的牛市。
   2001年的熊市开端,就是国有股宣布按市场价减持导致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1年6月17日,当时的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的讲话登在了很多报纸头条——《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重大利好》。
   当时上海的杨百万就有不同看法:国有股一旦开闸,市场的供给就会大大增加,而又没有相对应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必然会带来股价的下跌,怎么会成了特大利好?
   记得当时散户大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快卖股票吧,连国家都要卖啦••••••
   官员的理解与老百姓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表现在股市上就是股民不断地用脚投票来回应这一“利好”。
   面对节节败退的股市,中国证监会不得不在2001年10月23日发布通知:暂停国有股减持。这一“特大利好”终于寿终正寝了。
   但是股市已经元气大伤,尽管“暂停减持”确实是个利好,但股市经过短暂的脉冲之后,依旧下行。
   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联合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这预示着中国股市新的阶段开始了。
   股权分置改革跟以往的国有股减持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国有股获取流通权是有成本的,需要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尽管有反对派认为此方案于法无据,是国有资产流失。但有关部门这回是痛下决心要解决这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了。
   话题再说回来,具体在股市上有什么机会呢?
   机会当然大大的,你想啊,股改的主要解决方案就是国有股东或其他法人股东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股票送给你,你的股票一下子就多了,这个“多了”可是实实在在地多了,跟分红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可不一样,以往的送转股本,会使你的权益摊薄的,因为股本大了。而股改送股,公司的总股本并没有增加,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你的资产。
   尽管股改推出的时候,大盘依旧处于冰冻期,但我想,根据炒新的传统,第一只股改概念股是一定有机会的。
   第一只股改的股票就是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最终的方案不可谓不优厚: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以获得3.5股以及8元现金。
   当时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公司董事长有一次谈到股改时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说大股东好比大猪,食槽挂得很高,小猪够不着,只有大猪把食物拱下来,小猪才能吃到食。
   这下很多股民不干了,一概不承认自己是小猪。但我觉得,梁董事长实在没有恶意,而这个比喻又确实有那么点儿意思。
   由于弱市股改,在股改的股权登记日前后三一重工股价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但我一直在等待机会。因为三一重工做为股改的承诺,将分两次总计投入4个亿从二级市场上买进股票。并12个月不流通。
   那么可以理解为现价买进没有风险了,在股改以及分红除权后,我就开始介入了。
   2005年7月13日买进两次三一重工,第一次1000股,成交均价6.683元。第二次800股,成交均价6.75元。
   2005年7月4日,买进三一重工5500股,成交均价6.72元。
   2005年7月15日,买进三一重工7700股,成交均价6.62元。
   没想到买进后继续下跌,因为看好,所以再买。2005年7月18日,买进三一重工1000股,成交均价6.18元。这是最低的一次。当天由于股价反弹,又做了个T+0(就是利用早已买进的同一只股票,在一天之中买入和卖出,博取短线差价),以6.55元的成交均价卖出1000股。
   过了几天,三一重工逐渐走暖。
   2005年7月27日,卖出5000股,成交价7.26元。
   2005年7月28日,卖出10000股,成交价7.61元。
   到了2006年,因为觉得三一重工已经做熟了,又继续操作了几回。
   2006年2月6日,买进20000股,成交均价6.49元。
   2006年2月28日,买进12000股,成交均价6.089元。
   2006年3月16日,卖出11000股,成交均价6.16元。基本没有赚钱。
   终于开涨了。但手里只剩下21000股了。
   2006年3月24日,卖出1000股,成交均价6.87元。
   2006年3月31日,卖出20000股,成交均价7.05元。
   要说这几把短差做得算不赖了,但是如果长期持有到2007年,那将是10倍的涨幅啊。
   散户总是这样,亏了钱绝对有守仓的恒心,稍稍赚了点儿钱,就再也耐不住寂寞。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22 | 只看该作者
  亏损同仁堂
  
   有出话剧叫《风雨同仁堂》,但我可是亏损同仁堂。
   同仁堂公司就在我家的对面,我平时又喜欢研究北京的老字号。对同仁堂还是格外偏爱的。
   曾经想过,像巴菲特那样长期持有一只股票数十年不撒手。巴菲特能够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平均年收益达到20%以上,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巴菲特与股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靠公司的增长赚钱,一个是靠做差价赚钱。
   投资有价值的公司是不需要看股市行情的,因为按巴老的话来说,即使你一周不看行情,你所投资的公司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但中国有值得持有几十年的股票吗?有人说有,比如某某某某,但我觉得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很高了,当然你会说,高了还会高,但我这个从熊市走过来的股民要告诉你,在牛市中会给股价的上升不断地寻找理由,这些在媒体上不断推介的股票我以为就是巴菲特也不会买的,因为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就像巴菲特在4元买进的中石油会在12元卖出一样。这些现在看来不会有任何理由下跌的股票,当熊市一旦来临,它们一样会跌,不信的话,那就请拭目以待吧。
   从理性投机的角度来说,在绩优股上投机似乎更稳健一些,但掌握不好节奏,亏损是一样会发生的。
   2005年12月1日,是同仁堂股改送股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同仁堂收了根阴线,但我却判断失误,以15.497元的成交均价买入了1000股同仁堂。当时买入的依据是参考了同仁堂的K线图,觉得20元附近是同仁堂的价值中枢,现价15元,是一定会回到价值中枢以上的。
   当然从长期来讲并没有错,如果大牛市不来也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从2006年开始,大牛市来了。同仁堂做为一只市场形象不错的股票,在熊市中表现尚可,俗话说,熊市牛股必是牛市熊股。
   买入后第二天又继续收阴,做股票最忌讳赌气,我就爱赌气,明明股票价格走下坡路了,就应该静观其变才对,可我又匆匆介入了。犯了持续补仓的错误。
   2005年12月5日,买进同仁堂1000股,成交均价14.18元。这才几天呀,前面买的就亏了1000多元啦。
   12月7日,又买进1000股,成交均价14.21元。又亏1000多元。
   没出一个月,同仁堂就下跌到13元了,这下慌啦,一慌不要紧,割肉又割在地板上了。
   2006年2月6日,卖出同仁堂1000股,成交均价13.25元。
   眼看着其他股票“噌噌噌”地往上涨,再也不想拿着同仁堂了,3月23日,再次卖出1000股,成交均价13.48元。4月11日,卖出1000股,成交均价15.13元。
   这几笔交易下来,亏损就达2000元以上。
   虽然亏了很多,但我觉得也不亏,怎么讲呢?因为同仁堂自2005年12月开始下跌后,一直处于盘整状态,始终围绕12元上下波动。这样一直持续到2006年12月。而同期上证指数呢,早已从1100点涨到了2800点。
   尽管到2007年6月同仁堂涨到了46元,但涨幅仅仅3倍而已。在这波大牛市中甚至连很多基金的涨幅也比不过。
   牛市来了,切记一定要卖掉手中熊市时的牛股。反之亦然,牛市的末期,买进牛市中的熊股,风险也会小得多。
   当然,这是指喜欢四季满仓的散户而言。
   如果熊市来了,又懂得空仓,那自然美妙不过。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27 | 只看该作者
  祸兮福兮 延边公路
  
   2007年股市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券商借壳股的表现,这些借壳成功的股票涨幅基本都在10倍以上。而延边公路就是一只券商借壳股,尽管到了本文的写作之时,延边公路仍然没有复牌,但它的成功复牌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曾经多次持有延边公路,但很不幸,最终仍被震下马来,怨谁呢?
   持有延边公路,完全基于我的逻辑推理。
   因为我曾经的恋股——吉林敖东持有延边公路非流通股。
   2003年1月6日,延边公路原第一大股东延边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与吉林敖东药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敖东”)签署协议,将所持本公司股份48,921,576股 转让给吉林敖东,转让完成后吉林敖东持有本公司股份48,921,576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26.5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再看2003年2月27日《证券时报》的公告:
   延边公路原股东吉林省交通投资开发公司、吉林省交通水泥厂和现任股东吉林省 公路机械厂于2002年9月17日分别与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国 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31,539,182股、1,164,798股、 1,971,199股转让给深国投,转让完成后深国投合计持有本公司34,675,179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18.83%,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本次股权转让行为已于2003年1月28日经财政部批准,股权转让手续也于2003年2月28日办理完毕。
   这两个公告是令人颇费思量的。
   延边公路从业绩上看,压根就不是什么香饽饽。
   业绩长期在亏损的边缘徘徊,年报有个几分钱就不错了,一不留神就要亏上一把。
   而且延边公路的主业是公路收费,在题材上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但何以一夜之间竟然成了紧俏货了,做为属于同一地区的吉林敖东,对于延边公路的现状应该说再清楚不过了,竟然斥巨资111,932,600 元购买一家当时亏损的公司股票,而且是不能流通的股票,每股转让价还高达2.288元,到了2005年,随便买的具有流通权的延边公路股票也不过2元多。难道吉林敖东的高管人员脑子进水了不成?
   最机缘巧合的是,几乎前后脚,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深国投也大举买进延边公路达到3468万股。这就尤为令人不可思议了,做为一家金融机构,应该具有极其丰富的投资经验,买这么多不能流通的亏损股到底做什么呢?
   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但我只知道一个道理,这些大机构比散户要贪得多,既然2.288元买进了,那么就不会获利一倍两倍。
   2005年9月16日,我觉得延边公路已经很便宜了,就买了10000股,成交均价3.01元。可惜的是,鉴于当时的熊市状况,没过几天,我割肉了。
   9月26日,卖出延边公路10000股,成交均价2.684元。短短几天亏了3000多元。
   当然我不死心,我还在盯着它,寻找下手的机会。
   2006年3月23日,买进延边公路10000股,成交均价2.682元。
   2006年3月24日,继续买进延边公路10000股,成交均价2.68元。
   2006年3月31日,又买延边公路10000股,成交均价2.725元。
   其实以上3次买进可以说买入价非常理想。但是在熊市里待了4年的股民怎么会一下子扭转思路呢。
   2006年4月21日,卖出了全部30000股延边公路,成交均价3.004元,获利并不多,只有10%的样子。如果再抵减上次的亏损,盈利就更少了。
   好在我像一只鬣狗,还想得机会再咬上一口猎物。
   2006年4月27日,延边公路连日的上涨使我变得有些焦躁不安,当天以均价3.47元买回了10000股。
   但买入后的快速上涨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获利了结的思想占了上风。
   2006年5月17日,以均价4.52元卖掉了10000股,就当时来说,确实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钱赚得太快了。
   既然赚得过瘾,不妨再来一把。
   2006年5月19日,买进10000股,均价4.78元,尽管价格越买越贵,但只能越贵越买,越贵越买的风险要远远小于越跌越买的风险。
   做惯了短线的人你让他做长线他可受不了,我这回也尝到了一次短线的甜头。
   但是这会儿,我的鼻子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是不是延边公路的前两个大股东吉林敖东和深国投开始有大动作了?
   果然,此时市场上已有传闻,广发证券将借壳延边公路上市。但是,一个偶然的因素使我功亏一篑。
   早在2006年5月8日,延边公路就针对3个涨停发布了公告,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5月11日,公司继续就某媒体刊登的《广发证券将借壳延边公路?》进行澄清。
   公司就报道中涉及事项及公司股票5月8日、9日、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情况特发布澄清公告如下:
   1.经咨询公司主要股东和管理层后,公司主要股东和管理层未与广发证券就借壳上市事项有过任何接触。
   2.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3.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尚未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迫使我5月22日以均价5.425卖掉最后10000股延边公路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记者采访了广发证券一位人士,这位人士信誓旦旦地说:广发绝不可能借壳延边公路。
   时隔不足两周,6月5日,延边公路又发布了一则公告:
   本公司股票5月31日、6月1日、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经咨询主要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后,公司公告如下:
   一、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事项本公司控股股东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敖东")正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就借壳本公司上市事宜进行沟通磋商。截止本公告发布日,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协议。能否成功借壳,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二、本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三、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本公司股票自2006年6月5日(星期一)起停牌,直至广发证券借壳上市事宜明确并发布相关公告之日起复牌。
   四、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做好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面对公司的“首鼠两端”,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面对媒体的误导,我更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有人说,公司起初否认有两种可能,一是大股东出于保密目的,确实没有告诉上市公司;二是即便上市公司知道了,也不便当时说。二者都是一个目的,防止股价异动。
   动用媒体否认恐怕也是出于同样之目的。
   只可惜到了真相大白之时,我已经两手空空。
   2006年10月12日,延边公路复牌后连封涨停。
   但仅仅开盘8个交易日,10月19日,以10.55元收盘。而后一直停牌至今。
   至于长期停牌原因,是因为证监会接到了举报,广发的个别高管提前将借壳消息泄露给亲友导致内幕交易造成股价异动。
   由于涉案人触犯了刑律,目前警方已介入此案。
   关于延边公路复牌的传闻更是版本不一,但大多认为证监会最终仍会批准广发借壳。
   但复牌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股市就是一个大课堂,又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不仅“尽信书(报)不如无书(报)”,就连公司信誓旦旦的公告也不要轻信。
   那么,应该信什么呢?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单说权证的风险
  
   权证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十年前就有。权证本身不属于股票,只是股票的衍生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某种权利的凭证。
   这种凭证一般来说,其原始持有人都是免费得到的。
   权证的主要价值在于其投机性和交易的低成本特性,因为它可以当天买当天卖(即T+0交易)且不收交易印花税。
   权证尽管分类极其丰富,但对于散户来说,只记得两种就行了,一种是认购权证,一种是认沽权证。认购权证就是拥有在特定时间对某种股票按一定价格购买的权利。比如说,以武钢认购权证为例,它的行权日期为2009年4月10日,也就是从发行上市日2007年4月17日起算,大约两年的交易时间,到期行权价为10.20元,也就是说当时公司发行权证的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一种价格预期收益,所以从理论上讲,认购权证的理性购买价格应该是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减去10.20元的部分,举例来说,如果该公司股票价格为20元,那么理论上权证价值为9.80元,理论价值为正值的权证也被称为价内权证。如果股价跌破了10.20元,理论上权证一分不值,也被称为价外权证。
   认沽权证则恰恰相反。以华菱认沽权证为例,它是2006年3月2日上市交易的,到期行权日期为2008年2月27日,行权价格为4.90元。也就是说,在到期日到来的时候,持有人可以根据持有权证以及华菱管线股票的数量(持有股票与对应的权证数量上应该是1:1的关系),可以按每股4.90元的价格把股票卖给上市公司。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认沽权证的收益来源于对应股票的价格下跌。比如说,华菱管线的股票价格跌到了4元钱,华菱认沽权证的理论价值是0.9元,如果华菱管线的价格高过4.90元,那么华菱认沽理论上一分不值。
   在实际上操作上还存在因为股票分红而导致的行权价格的小幅变化,但本文为了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就忽略不计了。
   在实际交易中当然不会出现未到期权证的交易价格为零的现象。因为没有到期的权证还有一定的时间价值,所以选择距离到期时间越长的权证其投机价值就相对高一些。在牛市的情况下,买认沽权证的风险是极大的,因为权证相对应的股票已经远远偏离了行权价,以行权价4.90的华菱认沽为例,它对应的股票华菱管线在2007年12月28日已经涨到11.90了,你怎么还能指望华菱管线会在2008年2月行权的时候跌到4.9元以下。
   认沽权证在到期日时价格归零是可以想象的。但不排除在到期前跌到价格很便宜的时候,庄家突然拉高做上一把,但风险已经极大,比刀口舔血还要危险。
   认沽权证还有一个创设风险,也就是监管部门为了抑制认沽权证的价格投机,允许券商无限量创设,打个比方,仍以华菱认沽为例,华菱认沽在2007年12月28日收盘价为1.362元,由于股价已远远超过认沽价格,到2008年2月到期价格接近于零是没有悬念的。所谓券商创设就是允许券商做空,也就是不需要先买进华菱认沽权证,就可以预借权证(证券的信用交易)先卖出,比如按现价1.362卖出,到了2008年2月,权证快到期了,价格接近归零时再补回当初卖空的数量还上以做到账目平衡。从而获取巨大的收益。
   笔者在这里不讨论这种特权对普通投资者是否公平,而是提请投资者一定要注意这种风险。当然这种特殊政策打击最大的是庄家。
   价外权证,也就是偏离了投资价值的权证是绝对不能参与行权的,如果行权就会亏损累累,还用华菱认沽做例子,它对应的华菱管线涨到了11.90元,行权价4.9元,如果2008年2月份到期行权的时候,仍然是这个价格的话,你把自己持有的华菱管线股票如果以4.9元卖给上市公司,你不是亏大了吗?你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以11.9卖出,为什么偏偏要行权呢?您也许觉得这是个笑话,但在实际操作中,亏损行权的大有人在,不能说这些人“有病”,而是对自己的资产太不负责任了,稍稍做做投资的功课,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由于权证的巨大风险,所有投资者在交易权证以前券商是要求投资者签订风险责任书的。
   权证的补仓,尤其是距离到期日不远的认沽权证,补仓就更是危险。
   2007年7月,我在乘坐出租车时同一个司机聊起了股票,这个司机说他在1.8元买进了5万元钱的招行认沽,我当时心里就一激灵,这只权证到8月24日可就到期了啊。当时价格已经跌到了5毛多。我说您可损失巨大啊,快割了吧,要行权了。没想到这位仁兄说了句话吓我一大跳,“我在5毛多又补了5万块钱的,再跌我还补。”
   这不是找死吗?果然到了8月24日到期日,收盘价是0.002元。如果那位司机不割肉的话,10万块就灰飞烟灭了。
   我也试着做了几回权证,只当是小赌怡情了。
45
发表于 2008-10-13 13:44 | 只看该作者
中石油   48.6到今天11.8啊。好多人要掉流。。。
46
发表于 2008-10-13 13:46 | 只看该作者
中石油到十元去买吧
47
发表于 2008-10-13 13:58 | 只看该作者
哎,反弹几日没有出手,现在又没有机会了,再次被套中[em05]
48
发表于 2008-10-13 17:28 | 只看该作者
股票上的事我知道得太少了,搞不懂,多学习吧。
49
发表于 2008-10-13 19:22 | 只看该作者
趁着股市在回暖
大家进货啦
50
发表于 2010-2-24 1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赤狼 于 2010-2-24 19:40 编辑

哈哈哈哈哈,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3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