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富豪多?还是穷人多?无可否认,在任何社会里,富豪只会占人口的少数。不过,这一群顶尖的社群一直是金融市场的焦点,也是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目标。 可是,为了达到赚钱的目标,有些时候,金融机构会化身成为“吸血鬼”,在内地企业迷信西方品牌的大环境下,为做强做大,富豪们和上市企业们均成为急着求诊的“病人”,接受西方名医随意开的药方。不过,这个“医生”又开药,又卖药,又卖麻醉剂,有些时候连手术仪器也会卖。“病人”遇上这些“医生”,可真祸不单行呢。 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大量的问题,也引起了西方社会对金融机构的反思。以笔者所见,现在内地不少企业家对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也开始重新评估了。在西方社会,反思早已经落地开花了。 笔者认识不少已上市的内地企业,在上市后,发现企业一般都不敢开罪投资银行的。的确,投资银行紧贴市场,知道投资者所需,也会提点企业,为其重组,再收取费用,进行融资。此外,不少投资银行还设有研究机构和分析师,特别是大型跨国机构,他们分析师的意见简直犹如魔术棒,可以完全指挥投资者的买卖取向。 在企业的眼里,这些人说股票要涨,股价马上有反应。他们说股票不值某个价位,股价马上崩盘。不少投资银行更设有自己的投资基金,买卖证券。还有一些也设有直接投资基金,在企业上市前,就能以低价买进尚未上市的股票,现在的投资银行完全体现了金融超级大医院的概念。 本来五、六间专科医院或诊所处理的工作,现在集合成一家大医院就OK了。在市场好的时候,回报当然可观。但是在市场冷清的时候,经营“大医院”的成本当然会特别高昂,在这段时候去看医生,小小的病痛,若遇上缺德的医生,随时会被诱导,因为医生大有可能会瞎说,希望病人留医,希望病人入住头等病房,更希望病人去作一些没有必要的手术。医生经营医院,既经营买卖药物,又是药剂师,又经营买卖手术器材,最终原来药厂都是医生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当然希望病人买光他所有的“产品”。 每个行业都会有害群之马,不过正规守法的还是占大多数。若真有“医生”开出这些服务清单,只要企业底子好,人家说什么,其实也不需要理会的,自己内功好,同样不会受到“医生”的欺凌,也不会轻易相信医生的瞎说。 企业家们练好自己的内功,不要让“医生”变为吸血鬼。因为,就算企业的血被吸光,也不会化腐朽为神奇的,更不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