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张学良打油诗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学良打油诗传》
    [奉天龙(大伟)与奉军将领杨宇霆(法库县法库镇蛇山沟村人。张学良挽杨宇霆联云:“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涕泪;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同在法库县,虽生性愚钝,为打油诗《张学良打油诗传》一首。2001年10月腹稿、初稿,2013年7月整理修订,成定稿。]
    大浪淘沙滚雪扬,总有过往世人叹;①
    百岁少帅多沧桑,铸就丰碑功勋建。
    白山黑水莽苍苍,东北沃土雄浑胆;
    辽河之滨水滔滔,将军桑梓美故园。
    甲午兵败黄海耻,龙兴之地日俄战;
    枭雄争霸扰纷纷,当年岁月世正乱。
    大帅位卑起响马,知晓历代大义言;
    虚以委蛇诓日人,掌控东北万里山。
    身不由己小六子,名门望族美少年;
    冲锋陷阵真将才,军阀交兵战正酣。
    名动中外四公子,风流倜傥口口传;②
    爱国狂徒唯学良,一生坎坷多磨难。
    二次直奉战争时,奉军入关下江南;
    一见美龄心倾倒,蒋公还是在后面。③
    军政理念不相同,松龄振臂举旗反;
    巨流河畔子弹飞,同室操戈正相煎。
    学良痛楚无人知,善后事宜更加难;
    好在都吃高粱米,老帅何必假让贤。④
    国共握手在粤省,北伐军兴时变迁;
    日人亡我心不死,乘人之危非好汉。
    为保黑土中国田,老张痛责义凛然;
    噩耗不啻晴天雷,皇姑屯站浓烟散。⑤
    学良出关返奉天,民众共推掌大权;
    力拒东洋为一统,确保四省在图版。
    改旗易帜断然行,奉吉黑热民尽欢;
    东北边疆若金汤,泱泱中华壮河山。
    杨常事件惊政坛,动手之前抛银元;⑥
    政令通畅从此后,如鱼得水挽狂澜。
    整军经武要自强,励精图治谋发展;
    开厂修路办教育,东北建设史家赞。⑦
    肇兴窑业压日企,东大铁厂美名传;
    奉海铁路连关内,葫芦岛港满铁震。
    无线电台设各地,军民屯垦在兴安;
    东北大学老帅建,八王寺产汽水甜。
    黑土风气为之新,学良硝烟小河沿;
    民族实业雨后笋,蒸蒸日上红又艳。
    至今辽宁国基地,两张功劳记心田;
    大树欲静风不息,复兴之梦实万难。
    入关虽是护国府,统军通电息战端;
    换来玉帛祥和天,军阀止戈在中原。⑧
    枪声响起北大营,残阳如血北风寒;
    铁蹄踏进沈阳城,河山易色扼手腕。
    美丽故土松花江,大豆高粱盛物产;
    国在何方家已破,我之同胞泪潸潸。
    哀鸿遍野日寇凶,流离失所丢家园;
    国共内战烽火燃,狼烟四起入云端。
    丙子年岁双十二,令人惊愕内心撼;
    三纲五常莫作祟,东北汉子上梁山。
    热血沸腾报国时,舍身请命搞兵谏;
    “犯上作乱”自古贬,何惧生前身后言。⑨
    捉蒋放蒋同一人,只为抗日复河山;
    负荆请罪入虎穴,蒋公特赦管束严。
    将军自此陷囹圄,屈指算来五十年;
    猛虎笼中余威在,仍叫众人私下赞。⑩
    本有鹏举壮志心,再回东北痛饮欢;
    金戈铁马势如虎,依稀梦中旧奉天。
    长沙大捷传来日,挥笔填词鹧鸪天;
    祈愿军民勇杀敌,“乘胜直捣长白山。”⑾
    国仇家恨扛一肩,易水数寒不复还;
    富贵喧嚣成过往,辗转西北又东南。
    “凤至落到凤凰山”,少帅飘零到草山;
    望我大陆葬山高,一湾海峡分两岸。
    英雄自古美人伴,赵四相依在身边;
    莫问世间情何物,只看生死相许居海畔。⑿
    回看当年吉日后,联合报纸不胜叹;
    当代冰霜美爱情,夜雨秋灯长相伴。⒀
    羡煞我们许多人,何苦马老风流论;⒁
    烟火人间此情在,牢骚不断佳话传。⒂
    离别故土几十载,斗转星移换人间;
    帅府绵绵思旧主,东北振兴日中天。
    夏威夷岛海风暖,椰林树影潮水蓝;
    逍遥自在听涛声,过往是非任褒贬。
    潮涨潮落几个秋,沧海可以变桑田;
    繁华虽然在眼前,我的故乡在那边。
    往事如烟略心头,一番感慨所不免;
    自叹一生多少事,留有诗歌在人间。
    “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⒃
    秋意渐冷叶渐黄,将军还乡梦已断;
    八方风雨天正寒,明月弯弯夜中残。
    长城蜿蜒日月光,汗青映照本赤胆;
    学良不朽可千古,少帅今生更无憾!
    千年故国世纪潮,惊涛拍岸憾心田;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世事皆笑谈。
    往事历历如云烟,纸上文字终觉浅;
    千秋功过后人定,且把浊酒一壶干!⒄
    奉天龙(大伟)自注释
    注①:滚雪,即浪花。曹操曾在陕西汉中褒河的石崖上题有形容浪花翻滚的“衮雪”二字。
    注②:四公子即张季直之子张孝若,段祺瑞之子段洪烈,卢永祥之子卢小嘉和张学良。
    注③:参见2001年10月30日《参考消息》刊登的《76年交情》,张学良称宋美龄“美如天仙”。
    注④:郭松龄失败后的1925年12月29日,张作霖宣称要引咎让贤。
    注⑤:参见周大文《张作霖皇姑屯被炸事件亲历记》
    注⑥:刘润《张学良真的掷过银元吗?》透露,赵四、孙铭九都说,张学良为此投掷了三次银币。
    注⑦:参见王维远《论张学良时期东北经济的发展》
    注⑧:参见王海晨、胡玉海《张学良全传》上册第303—307、310—311页
    注⑨:张学良有诗:“犯上已是祸当头,作乱原非余所求。”见《张学良全传》下册第945页。
    注⑩:李烈钧私下道“不愧为张作霖之子。”,见鹿钟麟:《张学良南京受审纪实》。
    注⑾:参见王海晨、胡玉海《张学良全传》下册第934—935页
    注⑿:金末元好问《摸鱼儿》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注⒀:台湾《联合报》1964年7月21日对张学良、赵四结婚报道说:“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注⒁:参见张学继《马君武与张学良的一桩公案》,提到马诗称“赵四风流朱五狂”。
    注⒂:《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引古风:“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注⒃:参见王海晨、胡玉海《张学良全传》下册第1131、1134—1135页
    注⒄:本打油诗撰写及注释中所用的参考文献有以下几种:
    《张学良的东北岁月——少帅传奇生涯纪实》,当代大风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张学良在一九三六——西安事变内幕纪实》,当代远方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张学良与台湾——五十年幽禁生活纪实》,当代晓萧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张学良生涯论集——海内外专家论文精选》,当代漠笛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上下册,当代王海晨、胡玉海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1928年12月24日,奉天开会讨论易帜问题。12月26日,中政会通过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及奉吉黑热四省省政府委员,待易帜后发表。12月28日夜,东三省各机关,到有关部门请领总理遗青天白日旗,做易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928年12月29日凌晨,奉吉黑三省悬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飘扬东北,万姓欢腾”。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
    12月29日上午,张学良统帅奉、吉、黑、热四省及东三省特别区主要长官,在奉天省大礼堂,举行易帜大典,并宣誓就职。蒋中正派方本仁为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参加会议监誓。欧美领事均应邀参加,惟日本无人到会。张学良在宣誓后发表演说:
    “我们为什么易帜,实则是效法某先进国的做法。某方起初也是军阀操纵权力,妨害中央统治,国家因此积弱。其后军阀觉悟,奉还大政于中央,立致富强。我们今天也就是不想分中央权力,举政权还给中央,以谋真正统一。”(王海晨、胡玉海著:《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上册24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张学良所说的某国,其实是指日本。
    12月29日,由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翟文选、常荫槐等6人联衔正式发表易帜通电:
    “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在癸亥甲子之际,先大元帅赞助最早,提携合作,海内共知(指1923癸亥年及1924甲子年,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反对曹琨、吴佩孚的三角联盟),自共党横施阴谋,流毒海内,不特中外皆为疾首,即中国国民党及总理之主义,亦几为之不彰。先大元帅发起讨赤之师,首先述明与中山先生合作历史,词旨诚切,专注反共,本无黩武之意。(指1927年6月25日张作霖讨赤通电)五月佳日,又有息争通电,临终复以力主和平,促成统一为嘱,苦心远虑,益复昭然。现在国府诸公,反共清党,与此间宗旨相同,彼此使者往来一切,真相更加明澈,自应仰承先大元帅之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王海晨、胡玉海著:《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上册24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国府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又任吉奉黑热四省省政府委员,以翟文选(奉天省)、张作相(吉林省)、常荫槐(黑龙江省)、汤玉麟(热河省)分任主席。东北边防军的建立,结束了奉军的旧时代,同时标志着国民党地方军队中重要力量东北军的出现。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北洋军阀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了。
    1928年12月29日,蒋中正致电张学良,嘉勉其东北易帜之壮举。
    《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三十六《别录》16中华民国十七年:
    “复张学良等嘉勉东北易帜电
--------------------------------------------------------------------------------
内容来源:卷三十六   别录
隶属章节:别录 \中华民国十七年
版面原件:第462页
〔第462页〕
——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于南京——
    电悉,该委员等效忠党国,慷慨宣言,嘉慰之余,尤资倚畀。完成统一,捍卫边疆,并力一心,相与致中国之独立自由平等之盛,有厚望焉。”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
    《老新闻——民国旧事(1935—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引《申报》:
    “陕变经过
    (太原)据由陕来人谈:临潼事变,系十二日上午八时,经过一小时。事后蒋即移寓西安城内行辕,张杨每日往谒,起居一如往日。陈诚、邵元冲、陈继承、钱大钧、万耀煌、卫立煌、蒋鼎文等,均居中国旅行社,邵力子仅受微伤,西安城内安谧,仅十二日紧闭城门一日,蒋确极安全云。(十九日晨急电)
    ——1936年12月19日上海《申报》”
    1937年3月1日,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访问陕北苏区,在延安府会见毛泽东,就中日问题和西安事变进行了谈话。当时的《新中华报》全文连载了这个长篇讲话。毛泽东在谈话中回答史沫特莱关于“GCD为什么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提问时说:“西安事变中,国内一部人极力挑拨内战,内战危险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十二月二十五日张汉卿先生送蒋介石先生回南京之一举,……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将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的损害。”(鱼汲胜:《千古功臣的千古奇冤——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回宁问题新探》,见《张学良生涯论集——海内外专家论文精选》,当代漠笛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毛泽东曾经指出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86页。]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34页。]
    张学良对自己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解释道:“我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蒋介石扣在西安?主要是为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他尽快送回南京,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就会有违我们的初衷:我们为了反对内战而发动此次事变,更大的内战一起,就等于帮了日本人的忙;我们为逼蒋抗日而将他扣在西安,他答应了抗日,再把他扣着不放,反倒会使答应我们抗日的领袖因此而失去领导地位或有损他的声誉。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载《张学良文集》下卷,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年版。另见卢广绩:《西安事变亲历记》,转载于《张学良在一九三六——西安事变内幕纪实》,当代远方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宋美龄这样评价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张(学良)对余解释:谓彼实有赴京之义务,盖彼已向各将领表示,愿担负此次事变全部分之责任;同时彼更欲证明此次事变,无危害委员长之恶意及争夺个人权位之野心。余等深知此次事变确与历来不同,事变之如此结束,在中国政治之发展史中,可谓空前所未有;张之请求亦有其特殊之意义,足使此后拟以武力攫夺权利者,知所戒惧而不敢轻易尝试。故余与子文赞成其意,允其同行。余更愿在此特别声言,负责叛变之军事长官,竟急求入京,躬受国法之裁判,实为民国以来之创举。此中央政府之所以赦宥张学良,而为若干外人所骇为不解之真实理由也。”(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台湾《革命文献》第94辑,转载于《张学良在一九三六——西安事变内幕纪实》,当代远方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1947年5月21日,天津《大公报》报道,张学良对军事政治毫无兴趣,正在攻读《明史》。
    《老新闻——民国旧事(1947—1949)·194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          蜕变中之张学良
    军事政治毫无兴趣  攻读《明史》冥想讲学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电〕莫德惠昨由新竹县返抵台北,定二十二日乘中兴轮返沪转京,出席参政会。渠系十二日前往探视张学良,与张氏共处七日,记者今日下午趋访,据莫氏称:张氏所居之清泉,旧名井上温泉,环境还较贵州之旧居幽美,渠之精神亦较去年为佳,渠现每晨七时即起,上午全部时间读书,下午则打网球,并赴温泉沐浴,该地因无电灯,晚间睡眠极早。莫氏去年四月访晤张氏时仅知张氏喜读明代历史,均作笔记,并制成明代皇帝年表,置诸书案,渠对于现代我国明史学者王崇武、容肇祖及翦伯赞一氏均极推崇,且愿能与三氏交换有关明史诸问题之意见,渠亦曾提及顾颉刚及其他历史学者多人。莫氏称:今日之张学良已非昔日之张少帅,渠现对于军事绝无兴趣,对于政治亦极朦然,渠曾偶一谈及,愿仿王阳明、朱熹筑斋讲学,此虽为一时之冥想,然渠曾郑重表示,愿入中央研究院充任研究员,终身研究学术。张氏日前曾作诗一首,诗云:“十战无多病,故人亦未归,余生烽火后,唯一愿读书。”俗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日之张学良显已决意终身与书作伴矣。张有信缄多封,托莫氏带京,其中包括呈蒋主席函及致宋子文、孔祥熙函,另有家书分寄张太夫人及夫人于凤至。
    ——1947年5月21日天津《大公报》”
    按:奉天龙(大伟)所据《老新闻》原文中有文字作“孔熙祥”,应该是“孔祥熙”。

    (台湾)李敖《蒋介石评传》下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九章《打不过毛泽东》第二节《老本愈打愈小》:
    “蒋既十分重视东北,却不知也不敢打手里的一张王牌,那就是张学良。少帅不仅是“当地的儿子”nativeson,而且是东北的传奇人物,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力,更无论历史渊源的深厚,收复东北不仅是国家的收复,也是他个人的收复,雪“九一八”之耻,没有比他更加显著,一旦荣归故里,号召力实无与伦比,中共的声势必然为其所掩盖。但蒋氏狭窄的胸襟,仍以报复私怨为念,哪有“百万人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呢?所以他只能派出熊式辉、陈诚、卫立煌等三四流货色,既无“竞争力”,更无“稳定力”,哪会被东北父老瞧在眼里?最后还得靠军队来“打通”东北,即使靠军队,他情愿靠只有几个月粗浅军事训练的黄埔毕业生杜聿明,而不情愿靠文武资历完整、美国第一流军校毕业生孙立人。孙批评杜“胆小如鼠”后被调往台湾风山训练新兵去也。于是“硬体”精锐、“软件”草包的蒋军分布在东北铁路沿线的诸要点上,从锦州、沈阳到长春,孤孤零零,浑然不知已被广大的“面”所包围。……”

    1949年1月5日,天津《真善美日报》刊登笔名“东北人”的评论文章《关于释放张学良》。
    《老新闻——民国旧事(1947—1949)·194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          关于释放张学良
                                  东北人
    双十二埋没了一位英雄,和谈的重开又带来了血泪者的希望,唉!十七年啦!虽然在日寇特刑的“思想犯”下,亦未曾磨灭这桃红色的记忆,敢作为的内政,强硬的外交,以及舒解民郁的善策,永是东北父老的话柄,光荣抗敌的史策。
    当这战乱血泪未干,骸骨遍野未干的时候,总统的文告,又赐予我们新的希望,将率的集会,也提及了张学良的消息,莫柳老又派赴台,这一个音信揭露后,全东北流亡的人士,又燃起了泪珠洗礼过的火灰,而作再一次的狂想,憧憬着美丽的未来,眷恋着花一般的生命,根据这个狂想的原因,我们更该冷静的痛定思痛,检讨过去施政的得失。以期早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但是这检讨的内容是坦白的,假使,每个人都不健忘时,应该记得“八·一五”当时,东北百姓的情绪,政府如不主观的话,更应该放宽了执政的尺度,起码该打发个东北的将领去接收,以满足全东北老百姓的最低希望,但是事实不这样简单,政府担心着割据的重演,故以牵制政策去经营着全盘的局面,结果弄得一本乱账难加清理,而政府在东北搞了三个多年的“劫搜”,如今又将东北失去了,这件事对“八年抗战”的意义是否有所减色?而弃职南逃的将领,也配是三民主义的信徒?是否国父在天之灵能否瞑目?而政府却以雷大雨小似的“撤职查办”作为结论,东北流亡难民是否甘心?东北死难同胞能否安眠?但是事实演变到今日,已无可掩饰,更不能伪装,我们都深深的体验到这教训的严重,惟有本着总统的意志、孙内阁的苦心及人民的愿望作进一步的试验,因此张将军的动向已成为舆论界的题料,更是东北人心目中的对象,将军的一切举动,亦非片言可谕,政府如能开恩释放,我想定有一番惊人的作为。
    ——1949年1月5日天津《真善美日报》”

    1949年1月27日,上海《申报》报道,传张学良准备下山。
    《老新闻——民国旧事(1947—1949)·194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    张学良准备下山
       惟释放命令现仍未到台
    杨森对释杨虎城事报绥署办理
    〔本报台北廿六日电〕中央释放张学良命令现仍未到,莫德惠亦未抵此,惟张氏已悉此项消息,正作下山准备,预料本周内可先来台北。此二年内张氏居新竹县之井上温泉,除不能离山外,余均极自由,起居亦安适,健康情形甚佳。
    〔中央社本市讯〕莫德惠称:渠将于二三日内赴台湾,访问张学良氏,交换对时局之意见。
    〔本报汉口廿六日电〕此间东北同乡电张学良慰问。
    〔本报重庆廿六日电〕杨森今奉释放杨虎城电,渠即转报绥署处置,截下午四时止,记者仍无法与杨虎城晤面。
    〔本报重庆廿六日电〕于右任今与杨森通长途电话,探询杨虎城情况。另据空军司令晏玉琮下午五时告记者,尚未接总部飞机载杨虎城飞京电示。又市府秘书长李宸今曾持京电赴绥署,与廖楷陶秘书长商谈良久。
    ——1949年1月27日上海《申报》”

    1990年,台湾《中央日报》刊登了赵一荻撰写的文章《张学良是怎样的一个人》。题目是《相依六十年,娓娓谈汉卿》,特录全文如下:
    “[编者按:文中对于张少帅的爱国情殷,娓娓细述,在张学良本人长期沉默之中,赵小姐所叙,应最接近张氏的心境,也可对坊间诸多不实之词有澄清之作用。]
    这几年以来各处的书报杂志常常登载有关张学良的文章,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确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与他共处了六十年的人是应该知道的。我现在就要简明的来讲一讲。
  张学良应该是一个非常热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诚实而认真,从不欺骗人,而且对他自己所作的事负责,绝不推诿。他原来是希望学医去救人,但是事与愿违,他十九岁就入了讲武堂。毕业之后,就入伍从军。他之参加内战,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也不是为争地盘。他开始是为遵行父亲的意愿,后来是服从中央的命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不断的压迫和无理的要求,暴露它侵略中国的野心,亦更加激起他抗日的情绪。他不愿看见自己的国家灭亡、人民被奴役,但是单靠东北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在皇姑屯,他的父亲被日本谋杀之后,他就放弃他的地位和权力,毅然易帜与中央合作,使国家能够统一,希望全国能够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他就不忍再看到自己的同胞互相残杀,削减国家抗日的力量,所以他就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他并不爱哪一党,亦不爱哪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因为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他都心甘情愿的牺牲自己去作。
  今天是他九十岁的生日,真是感谢上帝在过去的岁月中这样的看顾了他,赐给他健康的身体,又赐给他属灵的智慧,使他因信耶稣基督而得永生。他自己从来亦没有想到他会活得这么久,亦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基督徒。这完全都是上帝的恩典和他的奇妙的安排。他知道上帝既然要他活在世上,他就应该尽心、尽意、尽性、尽力的完成上帝所给他的使命。他要在有生之年去给上帝做见证,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把上帝所赐给他的恩典与大家分享。”

    2000年5月28日,纽约《世界日报》记者对张学良进行了访问,其中谈到了他对蒋介石的看法:
    “记者:对台湾的友人,谁是您特别想念的?
  张:(想了想)我一下子说不出来,我这个人就是马马虎虎的。
  记者:先总统蒋公,会不会常常想起他?
  张:(点点头)
  记者:现在您在夏威夷这么几年了,对先总统蒋公的看法怎么样?
  张:(停了下,郑重地)他是一个好人。”转引自《张学良家事》第十四章《终老美国夏威夷》第3节《夕阳晚景》。
    到了张学良将军一百岁之际,他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好人”。奉天龙(大伟)认为,这句话绝非应酬之作,此时他已经完全摆脱了政治的各种干扰,这句话自然是张学良对蒋介石的盖棺定论。
    张学良晚年谈到蒋介石说:“蒋先生对我,该怎么说怎么说,他对我很关切。我有病,旁人就想让我死掉,可他特别关心,……从大陆到台湾,老先生总是指示要找最好的地方,……他对我,那真是关怀得很!”“西安事变前,我跟蒋先生发生冲突,没有旁的,就是这两句话:他要安内攘外,我要攘外安内,没有一点其它旁的冲突。”“像我们这种关系,是很有意思的。蒋先生对我很好。”“一个人,有他好的一方面,也有他坏的一方面,仅仅是好的方面多,还是坏的方面多而已。蒋先生无论如何是有功的,当年,他在致力于中国的统一方面,是有功的。”(转引自《张学良家事》第五章《剪不断,理还乱——与蒋氏夫妇的半世缘》第6节《一笑泯恩仇》)
    张学良谈到与宋美龄的交往时说道:“我与蒋夫人认识的时候,那是在上海,有人请客,介绍说,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后来,蒋先生在北京请我们吃饭,在筵席上见到蒋夫人,我就说,蒋夫人好。蒋先生很奇怪,问我,你怎么认识她?我说,我认识她,比认识你还早。”“我没有死,完全是蒋夫人保的,依蒋先生的意思,是要把我枪毙的。”“蒋夫人有一句话很厉害,她对蒋先生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钱,也不要地盘,要的是牺牲!”(转引自《张学良家事》第五章《剪不断,理还乱——与蒋氏夫妇的半世缘》第7节《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张汉卿!”》)
    张学良评价蒋经国说:“我来台湾的时候,台湾很不景气,现在台湾很有进步,……应该说主要是蒋经国的功劳。我对蒋经国这个人非常佩服。经济问题、建设问题、军队的整顿、政治方面的整顿,他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可惜,他去世太早了!”(转引自《张学良家事》第五章《剪不断,理还乱——与蒋氏夫妇的半世缘》第8节《与蒋经国的交往》)

    2000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消息《张学良将军的夫人赵一荻女士病逝》:
    “新华社洛杉矶6月23日电    张学良将军的夫人赵一荻女士于美国夏威夷时间22日在檀香山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8岁。
    赵一荻本月11日即因呼吸困难被送往医院急救,最后死于肺炎及并发症。她陪伴了张学良大半生直至张学良将军不久前度过百岁生日。”

    2001年10月16日的《沈阳晚报》第一版刊登了新华社消息《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病逝》: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4日电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14日20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在获知张学良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历史功绩,代表中国GCD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唁电全文另发)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送了花圈,对张学良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张学良先生病重期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许士国等专程到夏威夷,代表中国政府看望张学良先生并向他表示慰问,并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中国政府以及外交部等部门对他的问候。许士国赞扬他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海内外中国人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张学良先生曾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5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张学良将军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均被拒绝。1936年12月,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赴陕甘参与‘剿共’。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在陕西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张学良、杨虎城先生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此后,张学良先生遭到审判并长期软禁。1949年又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继续监禁,长达半个世纪。张学良夫妇于1993年12月15日首次得以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探亲。1995年定居夏威夷。
    张学良先生生前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企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他一直关心故乡各方面的情况,不时接待前来探望他的乡亲,晚年还应邀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张学良先生虽然逝世了,他的爱国风范为世人景仰。中国GCD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2001年10月16日《参考消息》刊登了消息《传奇将军张学良在美逝世》:
    “[法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著名的传奇将军张学良在美国去世,终年101岁。中国GCD人赞扬他是英雄,国民党领导人则把他关押数十年之久。
    张学良在1936年名声大噪,当时他是国民党的将军,扣押了他的上司蒋介石,迫使蒋介石同GCD谈判。
    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国共谈判导致建立了反对日本军队入侵的联合阵线,在大陆的历史书中被当作显示爱国主义的事件。
    然而,蒋介石没有饶恕扣押他的人。张学良被软禁了几十年,先是在大陆,1949年国民党军队内战失败退到台湾后,他在台湾继续被软禁。
    据说张学良1959年获得自由,但直到蒋介石去世4年后的1979年,他才首次公开露面。
    虽然GCD人赞扬他是民族英雄,他却多次拒绝访问大陆。1993年他离开台湾定居美国。
    中国国家主席**就张学良的去世向他的亲属发出唁电,赞扬他是‘伟大的爱国者’,对‘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10月16日的《沈阳晚报》第一版刊登了新华社消息《**向张学良亲属发去唁电》: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获知张学良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今天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唁电全文如下:
    张学良先生亲属:
  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GCD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六十五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此后,张学良先生虽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却始终淡泊荣利,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企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景仰。中国GCD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张学良先生千古!
  中国GCD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二00一年十月十五日”

    2001年10月15日,以“中华民国”自居的台北方面,陈水扁“总统”发出唁电,全文如下:
    “张汉卿先生家属礼鉴:
  惊悉汉卿先生捐馆,曷胜震悼,谨电致唁,敬祈节哀。
  陈水扁
  中华民国九十年十月十五日”

    2001年10月19日,台湾当局发布对张学良的褒扬令全文如下:
    “东北耆宿张学良,早预戎行,勇略聿昭,英隽秀发,蜚声于时。民国十七年,临危受命,主政东北。怀民族大义,秉爱国志节,勇拒日人威逼利诱,毅然宣布易帜,拥护中央,促成统一奠定。训政时期,建设根基,旋于中原大战期间,通电支持国民政府,调停各方,止息战祸,厥功至伟。终其生平,爱国情殷,慷慨贞固,淡泊恬静,寿登期颐。惊闻殂谢,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笃念耆贤之至意。
  总统陈水扁 行政院长张俊雄
  中华民国九十年十月十九日”

    2001年10月20日,张学良将军的亲属在北美洲《世界日报》上刊登了“讣闻”:
    “女闾瑛男闾琳侍奉无状祸延显考
  张公汉卿将军讳学良府君恸于二00一年十月十四日下午八时五十分奉主宠召,寿终正寝于夏威夷史特劳比(STRAUB)医院,距一九0一年六月一日生得年百有一岁,积闰享寿百有五龄,闾瑛等随侍在在侧,遵礼成服。谨择于十月廿三日上午十时移灵波扶域殡仪馆(BbrthwickMortuary,Honolulu)大殓,并举行追思礼拜与公祭,旋即发引殡葬于神殿谷纪念陵园墓地(ValleyoftheTemples,MemorialParkCemetery)安息。
  叨世乡戚在学族寅闻谊哀此讣
  未亡人于凤至赵一荻
  哀孤女闾瑛婿陶鹏飞
  哀孤子闾珣闾玗闾琳媳陈淑贞”转引自《张学良家事》第十四章《终老美国夏威夷》第4节《平静谢世》
    夏威夷时间2001年10月23日上午10时,张学良之葬礼在檀香山市博思威克殡仪馆附设的礼拜堂内简单而又隆重的举行了。葬礼结束之后,张学良遗体旋即被移往檀岛北方神殿谷纪念公园中的“中国海景”墓地,与2000年去世的赵一荻女士合葬在一起。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6 2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赤壁花卉种植户 于 2013-12-26 21:48 编辑

不忠不义 不仁不孝 遇敌不抵抗 最大的卖国贼。。。祸害千年的张学良
以下死转帖


张作霖死后,少帅通电易帜,使中国重归统一,免于内战。这是功劳。



中东路战争之时,率部抵抗苏军。维护东北,也是功劳。



中原大战,蒋、冯、阎混战正酣,少帅挥师入关,结束战乱。这也算是功劳。



但是,张学良一生,无论如何,功难抵过。



九一八,日寇肆虐,天真公子张学良晚年自述,“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幻想避开战端的后果就是,仅仅三个月,东北沦陷!土匪出身的马占山在抗日,他身为中国二号人物的张学良,在做什么?



置守土之责于不顾,是为不忠;弃父仇(当时还普遍认为,日本人炸死张作霖)于不顾,是为不孝;见百姓沦亡而不问,是为不仁;视义兄命令于不问,是为不义。



双十二,挟私愤囚禁领袖,而枉顾国家命运、抗战前途。又是不忠、不义。如果没有复杂的国际局势,蒋介石一旦身首异处,那中国真是亡国不远。(其间内幕颇多,难辩真伪,可参加《毛解冻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话,千古罪人将不是无国可卖的汪精卫,而是一手祸国的张学良。



张季鸾为《大公报》撰文《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空投西安,文章开宗明义,“主动及附和此次事变的人们听着!你们完全错误了。错误的要亡国家,亡自己。现在所幸尙可挽回,全国同胞,这几天都悲愤着焦燥着,祈祷你们悔祸。”又说,“要知道你们的举动,充其量,要断送祖国的运命,而你们没有一点出路。”



抗战之后,国家本应转入建设。然而事实却是,大战方息,巨战又起,说到底,还不是张汉卿作孽!



少帅晚年亦自悔过,“立志救国,反而误国,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计图谋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洒至中日战场上一点一滴;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甚!坐收其利者,反为GCD耳……中国今日之浩劫,不悉祸至何日,其罪固在良之一身。”



蒋介石对张学良,那叫做仁至义尽。张作相说,小六子幼稚,竟亲送老蒋回南京。从个人安危角度看,幼稚不假;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当时张学良或以感到自己作为鲁莽,酿下大错,所以才执意与蒋同归。军事法庭之上,小六子说的明白,此次随蒋回京,是要“维持纪律,不隳我中国在国际地位;恢复及崇高领袖之尊严;此事余一人负责,应当得应得之罪,我并无一点个人的希求,一切的惩罚我甘愿领受。”张汉卿后来爱国不假,可所为过分。一生禁锢,也算得罪有应得。



张学良在西安,今天看来,根本就是一场未遂政变,老蒋非但不杀,之后更是特赦软禁,显然是念及少帅之前对国家、对老蒋的恩义。君不见,杨虎城全家被屠,殃及秘书。



历史的是是非非,一言难尽。总之,我是要借机骂上一句,张学良,你小子实在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功过得失,看的都是一己得失,好在你真真正正地活了百岁,熬死了两蒋、熬死了毛周,好歹算是心怀忏悔,知道向唐德刚坦言,“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绝对不是的。”




文章相关图片(0) [color=#666666 !important]幻灯式播放相关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27 11:01 | 只看该作者
赤壁花卉种植户 发表于 2013-12-26 21:45
不忠不义 不仁不孝 遇敌不抵抗 最大的卖国贼。。。祸害千年的张学良
以下死转帖

人贵有自知之明,张后来知道了自己是历史的罪人,故而不敢回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28 04:3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千古罪人张学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28 08:0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张学良在战场上的表现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可以说他是个饭桶不为过,还好最终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没有犯错,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是过大于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0-2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