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一块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米砖茶,却见证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8: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吃茶去 于 2015-10-28 18:26 编辑

俄文简介:

最上面第一排   “ЦЕЙЛОНСКИЙ”(锡兰的)

第二排     “ЧАЕУПРАВЛЕНИЕ”(为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чайный, кофейный и цикорный трест 国家茶咖啡可可基金会之简称,1918-1926)

第三排    “C.С.C.P.”(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第四排    “В.С.Н.Х.”( Высший Совет Народ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最高经济委员会,1917-1932),

C.С.C.P.(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成立于1922年12月30日。ЧАЕУПРАВЛЕНИЕ”国家茶咖啡可可基金会,1918-1926)于1926年撒销,由此判断,此茶砖产制年代约在1923-1926年之间。

此砖外形尺寸约23.7*18*1.7  公分       重量近1000克


        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在这一阶段里,列宁试图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设想,直接运用到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思想,也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佔优势的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在这个发展阶段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   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   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   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   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   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带有极左的倾向,超越了社会发展的阶段,不符合俄国的国情,结果是造成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危机,从法令、命令本身来说,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由于不顾条件,强令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倒闭,1920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为1917年的21%;取消一切私人贸易后,合作社和国营商业没有相应发展,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工业生产的总管理局体制造成中央与地方的不协调,出现官僚主义滋长经济效益低下现象;特别是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征收的不仅仅是余粮,必需的口粮和饲料粮甚至种子粮都被征收,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损于工农联盟。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其特点是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中,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俄共(布)在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空想错误。特别是到1920年底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不但没有因非常时期结束而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如余粮收集制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有大中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等,这些措施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1921年,苏维埃共和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士兵叛乱。这种情况使列宁认识到必须采取另一种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于是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并说:“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实践证明,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是成功的。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失败的。。

      根据 俄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小农经济占优势”这一基本国情,作为探索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列宁认识到俄国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间接过渡的办法。

       必须通过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形式和途径,来改造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对立的一面,但列宁在对立中看到了二者也有统一的一面,并且在所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形式即可利用的手段中,国家资本主义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如租让制、租借制、合作社和代购代销),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家的资金、技术、商业经验和经营管理方式等,来改造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准备。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但根据俄国当时的国情,只有采取“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手段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问题相给合,才会产生正确的路线、政策,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真正的拥护,变成生产力,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仅举茶叶一例,据武汉城志记载;‘1926年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后,苏联商人在汉口成立协助会,在羊楼洞委托华商收购,并委托太平洋行茶砖厂(即以前的新泰洋行)压制砖茶,同时收买山西茶商的制成品。对苏联的出口回升到15万担,砖茶产量大为增加,颇有恢复十月革命前的盛况之势。’

      我因想了解中国商人是怎样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进行贸易的?于是在网络寻找相关资料,仅找到武汉城志,有介绍外,其他能看见的资料都语焉不详〈可能是我检索有问题〉。于是我去寻找1917年后俄国的政治、经济背景资料,看见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两个关键词,在仔细阅读后,明白了1918—1920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从1922年起,随着苏联恢复收购华茶,汉口茶市开始复苏。于是就有兴义茶厂、兴商砖茶厂、聚兴顺茶厂,先后建厂的举动。也明白了苏联商人在汉口成立的协助会,是个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组织。也知道了中国商人怎样与苏联进行贸易的。不过这种有多种经济成份的贸易形式于1928年结束了。,

      1928年起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城市全部实现国营经济,在农村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政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既进入斯大林模式。

  一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生产的米砖茶,却记录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第一次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密码,记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一块原本要通过万里茶道出现在异国他乡的米砖茶,不知道什么原因留在了原地,躲过了一次次随时会被砸碎喝掉的宿命,躲过了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只是默默地躲藏在箱底,似乎也想见证60年后发生的另一次历史意义更深远,受益人数更多,持续至今仍然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感谢‘四宜茶坊’博主,如果没有读到他的文章,此刻这块米砖茶依然躺在箱底,因为芷主不懂外文。如果没被有图片,有旁证,有实物,经过考证的文章深深吸引,是不会花功夫去探索此块砖茶的背景资料。

感谢百度百科,360好搜百科,默默无闻的词条编辑,使我很方便找寻到需要了解的资料。

备注:

此文中全部俄文翻译摘录于‘四宜茶坊’莫斯科的「珍珠」(перл)传奇—充满中国元素的别尔洛夫 (Перловы) 茶馆一文

此文中‘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词条摘录于百度百科、360好搜百科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5-10-30 10: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可是价值不菲的收藏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30 19:37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说这块茶砖在羊楼洞被发现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好·吃茶去 于 2015-10-30 22:43 编辑
赤壁li 发表于 2015-10-30 10:21
这个可是价值不菲的收藏品啊!

谢谢,可能政治意义大些,见证了列宁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后的发展,也见证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在中国实践后的发展,至于是汉口生产的,还是在羊楼洞生产的,真说不准。请了解情况的知情者提供帮助,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1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