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剑18 于 2016-1-12 08:00 编辑
随阳是个偏僻乡村,地方花鼓戏流传了几百年,花鼓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时间越长,品起来越香。花鼓戏又称“夕阳戏班”。 戏班是由十几人组成。最小年龄五十岁,最大年龄七十九岁。逢年过节,这个戏班走村串户。开场锣鼓响起,台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浓妆的佳人,戏子移小碎步,掐兰花指,娉婷而来,唱腔悠扬回荡山谷,为乡村带来了蒸腾的活力。
小时候,我们茅坪村,戏班就有两个。一个叫新屋陈花鼓剧团,一个叫茅坪花剧团。那时候,我们不懂戏,因为戏是一唱三叹,尾音呀呀咿拖得很长,像鸡公那样叫。所以,娃娃把它叫鸡公戏。说起鸡公戏,逢年过节,祝寿、生小孩、娶媳妇等 ,一般都会唱几场戏。戏子忙得不亦乐乎。 农闲时,他们自编自演,自筹资金,买道具和服装。戏班全是清一色的男演员,就连戏里的小姐、太太,婆婆嬷嬷,都是男演员来扮演的。记得我的父亲就是扮演花旦主要角色。乡下没有人说反串,演旦角叫唱化妆。唱戏之前,都要化妆,打底、吊眉、贴片、带假发、梳妆、加配饰。 寒冷冬天,他们自挑道具,翻山越岭,走过很多荒村僻乡,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唱,有时,一唱三天三夜。特别是逢年过节,要唱十几场戏才回家。戏台一般搭在村头的大树底下,打谷场上,大堂屋里,家家拆木门搭戏台。不论天晴下雨都能唱戏。那时候,没有电视和电影,戏成了家乡精神文化。特别在夜晚唱戏,他们用四盏气灯,吊在戏台上。围一方帷幔,锣鼓、唢呐、笙、二胡、笛子,一齐响起。观众早就集满,整个戏场立马鸦雀无声,有凳子的坐在前面,没凳子的站在后面。不管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是脚挨着脚,肩碰着肩,盯着戏台。特别是《血掌印》、《南山拣子》、《陈世美不认前妻》等戏。深受观众喜欢。乡客捧腹大笑,笑得前合后仰,整个村子洋溢着的和谐的气氛。 花鼓戏不仅表演形式活泼,而且剧情是从孝道、恋爱、生娃、夫妻休书离婚等等;形式上,说、表、拉、打、唱、弹,无所不能。有喜剧、有悲剧,演出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演出了婆媳和睦相处。特别在花鼓戏中,一个痴迷的女人爱上她孝顺的儿子。深深地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乡村的花鼓戏多了粗俗和随意,戏中有情有义,流传了人间传统美德。符合老百姓的口胃,可以启发人、教育后代。 长大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电视、手机侵占乡村文化市场。人们的兴趣发生了改变;逢年过节,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看花鼓戏,四人一乐,铸造麻将。有些演员为了赚钱养家,有的流浪他乡。花鼓戏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不是戏不好看,而是戏不符合观众的口味。戏,却只能在旧时光里徘徊。 为了让百姓的喜爱,故乡花鼓戏重振旗鼓,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政府扶持下,增加了音响和灯光设备,戏服换新了,有男女参加,村里聘请了超级戏迷,重新组建花鼓戏剧团,根据现实生活进行了改编。唱腔优美迷人。看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百年的老戏,又在乡村拉开了序幕,给乡村充满了文化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