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来物种入侵典型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墨西哥,后来扩散到北美,上世纪20、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目前,包括北京、安徽、湖南、浙江和江苏等地在内,其数量已非常惊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解焱一边出示各种“小龙虾”破坏农田的照片,一边告诉记者:“小龙虾”善于“随遇而安”,江河、湖泊、水库、稻田和池塘都可成为它们的安身之所。并由于有在水面下打洞穴居的习性,所以“小龙虾”大量繁衍和打洞,必然对湖泊、水库和江河的堤坝安全造成威胁。我国专家在对洞庭湖地区的“小龙虾”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查时发现,由于一些逃逸的“小龙虾”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严重影响了湖区的防洪堤坝设施。专家甚至认为,1998年长江中下游遭受洪灾时,很多堤坝的险情都与它们的破坏有关。
“小龙虾”适应性很强,在各种水体中都能生存,食性十分广泛。解焱说,现在很多“小龙虾”并不是人工饲养的,因为根本不需要投放饲料,每年去捞就行了。“小龙虾”建立种群和繁殖速度极快,即使是想在一片水域中清除它们,也是非常困难的。在有“小龙虾”存在的水域中,其它物种非常少,因为它们对同一水域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和水稻等威胁很大,所以不但破坏水生环境,而且严重损害了生物多样性。如今,“小龙虾”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忧患,专家们正试图寻找方法,控制“小龙虾”的过度入侵和扩散,保护洞庭湖等水域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