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常听老辈口口相传,万物皆为下品,唯有读书高。书里出颜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开国总理一句至理名言:为中华掘起而读书!让我至今念念不忘,历历在目。
孩提就是在粗放式中长大,农忙季节刚背起书包准备上学时,家长就把牛绳一递,只得乖乖牵出去放牧。
夏天平时和同伴一起去学校,混到放学后就去抠鳝鱼。成绩好坏和是否升级留级都不重要,有时全班同学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给他们家地里干活。像一群散开的鸭子乱糟糟在地里跑来跑去,精力充沛激情四射的忙碌着。就在这半工半读的局面中完成我的高小,结束了我的童年。
长大后终于在这个小山城驻扎下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走关系进机关幼儿园,给红包上一小,求大神转一中,报才艺班补习班灌肠式的教育,幼小的心灵就背上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对如此强大需求,校内课外各种辅导补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各种传单让家长目不暇接。
老师以有偿补习为主,正常课程敷衍了事。让我想到小品卖拐中一句:一个厨师不好好炒菜,确研究防忽悠来。至今还深深留在我那反应迟钝的脑海里,永不消失。
恰逢这个补习至上潮流中,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又关住了她们对快乐童年美好的憧憬。当语数老师补习划分楚河汉界各自为政的重压中,家长和小孩夹在中间如履薄冰,直到风紧语数将相和时孩子才兴趣学习。
直到有一天孩子郑重告诉我:她没天赋不是读书的料,不要对她期望值太高,那一刻我才知道花费这么多年精力,其实都是在为补习老师义务劳动。美名其曰补习实为敛财,就是在老师的注视下做完家庭作业。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完善自己。思路决定出路,尊重孩子给她空间放飞梦想。
每当看到一群三四年级孩子背着沉重书包像归巢候鸟,直奔老师在某各个角落租的地点。又想起了昨天让我孩去补习的那一幕情节……!真想呐喊一声有偿补课几时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