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6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龙舟竞赛到底要花多少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3: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05月30日 11:05
来源:南方日报
往年的龙舟锦标赛,各村和镇都要花费大量经费。苏仕日 摄
5月29日是农历五月初一,东莞传统的龙舟月在万江拉开序幕。与传统不同的是,今年多镇街龙舟活动“瘦身”——只“趁景”,不竞赛。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节俭。以往各地在龙舟竞赛环节到底要花多少钱,连日来,这一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终于揭开谜底。
多地叫停龙舟竞赛
今年,包括万江街道在内的多个镇街均取消了竞赛环节,改为交流游船性质的“趁景”。
按传统,今年是三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年。5月29日,东江万江段出现了龙舟的身影,不过龙舟上的队员们划得轻松自如,远没有竞赛时百舸争流、踏浪搏击的气势。
对于这一改变,不少村觉得松了口气,但也有市民希望尽可能把竞赛办下去。
东莞的“龙舟制作技艺”和“赛龙舟”,双双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因而成为“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就是龙舟竞渡,即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街),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自己村龙舟景观的日子。
在东莞,有一首广为人知的民谣:“初一万江;初二西塘尾、道滘、斗朗、蕉利;初三卢村、大汾;初四牛涌尾、槎滘、滘联……十二新塘;十三中堂;十四新村;十六麻涌。”民谣共列举了东莞水乡片参加“龙舟活动”的29个镇村,还包括了增城的新塘。
不过办一场龙舟赛的花费并不小。
训练一月要30多万元
水乡片一位村干部按照三年前的一次竞赛花销算了一笔账,开支一个月训练下来就要31万元左右。
一条龙舟上有70人,加上后勤保障、替补队员大概需要90人左右。为了竞赛,一般提前一个月就要组织队员训练,队服每人一套大概55元。在其此间,每人每天误工费80元,午餐晚餐伙食费20元,每天训练3小时至少消耗矿泉水3瓶计3元。以上开支9200元左右。为了保障训练安全,村里还需要雇用一条快艇随行保障,租金每天1000元。仅上述开支一个月训练下来就要31万元左右。
还有社区干部说,参加趁景的龙舟一般可以重复使用,而参加竞赛的龙舟往往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最多用两次。在竞赛后,有的获胜村和社区还会举行比较大规模的吃“龙船饭”活动,“算下来四五十万开支都正常。”
镇街的开支也不少。据公开报道显示,2010年,中堂举办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总预算400多万元。万江龙舟节7家赞助单位共赞助200多万元。石龙镇龙舟文化节政府投入近200万元,此外还有多个企业赞助。而“2010沙田水文化节”更是打造成一场高层次的文化盛会。开幕式邀请到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胡一虎和曾子墨担当主持,“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颁奖典礼暨2010沙田水文化节闭幕式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行,开支也不会少。
取消竞赛村民网民看法相左
有村干部认为,中央八项规定、“节俭”等要求也对举行龙舟竞赛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万江、道滘等镇街停办龙舟竞赛让一些村和社区松了一口气。
不过在东莞阳光网举行的“停办龙舟赛 该赞还是弹?”网络调查中,不少网民希望保留龙舟赛。
截至昨天20时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网友认为龙舟竞赛是端午节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分之二认为这是端午节全家、全村的一个节目,大家热闹一下。对于停办龙舟赛,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反对停办,认为这是东莞文化符号,政府不支持就会消失。三分之二的希望龙舟赛尽可能办下去。支持龙舟赛继续举行的网民中,一半人认为赛龙舟是东莞水乡文化代表符号,不可或缺,一半认为只有通过竞技才能激发龙舟文化在基层的活力。
认同取消龙舟赛的网民中,一半人选择“办一次龙舟赛花费几十上百万元,太过浪费”,另外一半则认为“各种龙舟赛常聘请专门队伍参赛,已然变味”。
对于支持继续举办龙舟赛的网民,一半认为政府应搭好平台,通过引进民间力量解决经费问题。还有一半则认为政府应保持对龙舟文化的专项投入,鼓励发展。
背景
龙舟习俗有几百年
追溯历史,唐代以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逐渐崛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屈原魂归汨罗江的故事及端午习俗也传到了珠三角地区,东莞地区开始有龙舟活动。
直到明末清初,番禺籍的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有记载:“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如彭峡者可纪也。”
也就是说,在屈大均的印象中,广东珠三角地区盛行端午节划龙船,其中东莞最为流行。东莞水乡片地区,就广泛存在了龙船竞赛的风俗。
在东莞的本土文献、明朝崇祯版的《东莞县志》记载:“五月初一日,饮菖蒲酒,食角黍,观竞渡。”
东莞本土学者杨宝霖曾解释说,早在清代之时,龙舟就早已成为东莞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了。这本《东莞县志》成书距今已近400年,它所记载的吃粽子、赛龙舟之盛事,虽未述及起始之期,但把这些事以专条记述,当是时日不浅,非有百数之年不可。
数百年间,龙舟与本土文化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龙舟活动持续一月
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因而成为“龙舟月”。
资料显示,设标的称竞渡,即是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类似于交流活动。也正因有如此的传统,为东莞端午龙舟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可能。
以万江为例,从清乾隆二年五月初一开始划龙舟算起,迄今200多年,万江人固守“五月初一”划龙舟的传统。今年,万江龙舟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到端午,水乡镇镇划龙舟,而万江龙舟更因此被称为“东莞龙舟第一景”。
除了传说,龙舟给东莞带来了美食。龙舟文化还包括了粽子、龙船饭、龙舟制作等相应的文化活动。可以说,“龙舟文化”已成水乡片东莞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而美食最为人所称道。

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吴少敏 实习生 钟靖琪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3:21 | 只看该作者
发这个帖子不是唱反调啊,赤壁能办起龙舟赛,能玩得起龙舟那肯定是好事。
估计东莞随便拿一个镇,都比赤壁牛逼,更不用说虎门、长安这种能把赤壁甩几条街的强镇,人家办一场赛事养几条龙舟都觉得累,不晓得赤壁这钱从哪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3:50 | 只看该作者
本报长沙讯 朱炳武已经60多岁,多年担任望城千龙湖龙舟队的领队。他与这次的参赛队员磨合时间只有一个月。“好在他们平时都是龙舟爱好者,很多人参加过一些小的赛事,基本功都可以”,朱炳武说。这一次参加总决赛,千龙湖龙舟队拿到了两项比赛的第二名。在朱炳武看来,他们如果训练时间更长一点,结果可能会更好。

一支这样群众性的龙舟队一年大致需要多少费用?以千龙湖龙舟队来看,这样一支队伍如果要长期坚持训练和参赛,一年的运转费用至少需要200万元。这支队伍的队员一般只在重大比赛时集结,比赛费用由当地的龙舟协会拨付一部分,大部分由冠名的企业赞助。队员的训练费、工资、服装、医疗等费用都从这些经费中开支。 记者颜宇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6-6 14:50 | 只看该作者
喜庆是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6 15: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6 15:19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的愿望是好的,但他们不知道他们这一愿望给相关部门带来多少压力。
搞,是响应民声,不搞,是不顺民意,没担当。总之,众口难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5:43 | 只看该作者
超级好人 发表于 2016-6-6 15:05
楼主脑残 有什么话直接说好了 最鄙视

咬死老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6-6 16:03 | 只看该作者
卖好你的烧烤,莫操达些野鸡壳个心!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6 16:3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6 17:07 | 只看该作者
要搞龙舟赛?好事,应该支持,不应该泼冷水。

有钱按有钱的办,没钱节俭点一样玩。龙舟赛是南方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既是一个传统民俗,还有提倡全民健身,强身健体的正面导向,何乐而不为。广府周边龙舟赛年年看,特别热闹,除了在广州老看珠江上的龙舟赛,偶尔过节回顺德也会看当地的,参赛队伍很多,经常还有香港和澳门的龙舟队过来打友谊波。你上面提到的那些情况,是因为人家有那个经济能力,而且这些年一直玩下来有经验也有传统,所以龙舟赛都办的很热闹,很多仪式,弄完了还有大餐吃,人家有民间的私营业主赞助,蒲圻民间是没这个能力,只能希望政府和一些大企业(例如华润之类的)能拿点钱出来赞助,支持下这类活动,哪怕规模小点,节俭一点,就在河边上也来一场,总比把钱拿去拆了建,建了拆的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6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